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502042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2000年第3期
     作者:张艳英

    单位:张艳英(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卫生所,河南 郑州 450052)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3141

    1资料与方法

    38例患者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均在45岁以上。脑出血16例,脑血栓20例,脑栓塞2例。病程在3个月之内23例,4个月至半年11例,7个月到1年2例,1年以上2例。

    中药治疗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方加减:黄芪50g,桃仁、红花各12g,赤芍、当归各15g,全蝎、地龙、乌梢蛇各10g,蜈松3条,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两次服用。若中风偏瘫兼有高血压加夏枯草、川牛膝;若中风偏瘫伴心悸失眠加龙骨、牡蛎、炙远志;若肢体不温加鹿筋、桂枝。服药15~54剂。

    针灸康复:上肢不遂针灸肩骨禺、曲池、合谷、内关;下肢不遂针灸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病久上肢可配大椎、肩外俞,下肢可配腰阳关。酌情补泻,均针灸患侧,每1次/d。

    2结果

    基本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由原来瘫痪肢体完全失用,经治疗后,活动恢复正常,基本能独立生活,19例。好转: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能自理,15例。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4例。总有效率89.5%,临床观察,下肢恢复比上肢快,近端比远端快,病程短的疗效好,恢复较快,病程长者,疗效较差,恢复较慢。

    3体会

    本文专述气虚血滞,脉络淤阻所致半身不遂,用补气药与活血通络之品相配伍的方剂。方中重用黄芪,而大补元气,使气旺则血行,佐以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川芎等活血化淤,地龙、全虫、蜈蚣通经活络,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之功,从而恢复肢体痿废之功。

    针灸选穴以太阴、阳明经穴为主,太阴、阳明气血充足,能使肢体肌肉运动如常。针灸疏通经络,取穴于太阴、阳明,既可扶正,又可去邪。

    收稿日期:1999-11-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