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肿瘤防治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502717
以肝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膀胱小细胞癌一例
http://www.100md.com 《肿瘤防治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薛洪范 石学涛 蔡淑萍

    单位:济南市 250117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关键词:肝肿瘤/继发性;膀胱肿瘤;癌小细胞

    肿瘤防治杂志000378 中图分类号:R737.1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4571(2000)03-0333-01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51岁。因上腹饱胀、乏力1个月于1999年8月3日以肝癌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软,肝剑突下4 cm,右肋缘下1 cm,质韧、表面光滑、压痛,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入院后出现2次肉眼血尿。实验室检查:肝功正常,AFP 16 μg/L,HBsAg阴性,尿液脱落细胞查到癌细胞。上腹部CT示:肝左外叶8.1 cm×7.4 cm低密度灶,边界不清,其内可见液化坏死低密度影,肝门区示肿大融合淋巴结影。B超:膀胱右侧壁3.1 cm×2 cm强回声光团,向膀胱内突出。于8月10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脏质地正常,肝左外叶中见9.0 cm×8.5 cm大小肿瘤,质硬、边界清,肝右叶5个0.5 cm×1 cm大小肿瘤,质硬。第一肝门淋巴结肿大,质硬,部分融合成团;自腹腔触摸膀胱未见异常。行肝左外叶切除术,肝右叶瘤体无水酒精注射。术后恢复顺利。病理:切除肝组织查见9.5 cm×8.5 cm×7 cm肿物,呈灰白色,质粗,中央液化坏死。镜下:瘤细胞核呈圆形、椭圆形、短梭形,染色质粗,核仁不清,核膜厚,胞浆量少,呈嗜酸性,核分裂多,大于10个/HPF,瘤组织排列呈巢状,偶见菊形团(图1、图2)。免疫组化:NSE阳性、EMA阳性、CgA灶状阳性、Keratin阴性、Vimentin阴性、NF阴性。病理诊断:肝脏转移癌,膀胱小细胞癌肝转移。患者术后4个月死于肝转移、肝功能衰竭。

    图1 小细胞癌巢内见菊形团(HE×100)

    图2 肝细胞索条间转移的小细胞癌(HE×100)

    2 讨论

    膀胱小细胞癌属于膀胱非尿路上皮肿瘤,临床上较罕见,占膀胱恶性肿瘤的0.3%以下,发生于神经内分泌干细胞,属于APUD系统肿瘤。有人认为膀胱小细胞癌起源于正常尿路上皮内的神经元树突细胞,免疫组化可发现在神经特异的烯醇酶。肿瘤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转移。此患者原发肿瘤较隐匿,肝脏转移灶很大,在肝占位诊断后才偶尔出现肉眼血尿。膀胱小细胞癌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

    收稿日期:2000-05-09 修回日期:2000-06-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