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498404
榄香烯乳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年第5期
     作者:江卫龙 凌春华

    单位:江卫龙(江阴市中医院 214400);凌春华(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215006)

    关键词:榄香烯乳注射液;恶性胸腔积液

    苏州医学院学报000537 摘要 目的 观察榄香烯乳注射液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将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榄香烯乳治疗组及顺铂对照组。两组均在注药前1日,注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查白细胞、肝功能、肾功能(肌苷、尿素氮)。结果 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68%;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24%。两组相比有极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 榄香烯乳注射液胸腔内注入对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疗效。

    中图法分类号 R56.5▲

    在1994年5月至1998年5月间对住院恶性胸腔积液50例患者分别行榄香烯乳注射液(大连金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或顺铂胸腔内注入治疗,各25例并作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 50例病人均为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32~74岁,平均52.3岁),随机分为榄香烯乳注射液治疗组25例和顺铂对照组25例。

    1.1.1 治疗组中24例肺癌(腺癌16例、小细胞癌3例、鳞癌3例、鳞腺癌2例),乳腺癌1例。大量胸腔积液20例,中等量胸腔积液5例(经B超和X线证实),引流胸液21例为血性,4例为草黄色。

    1.1.2 对照组中23例为肺癌(腺癌16例、小细胞癌5例、鳞癌2例),乳腺癌1例,恶性淋巴瘤1例。大量胸腔积液19例,中等量胸腔积液6例,22例为血性胸液,3例为草黄色胸液。50例生活质量根据Karnofsky标准[1]为50~70分,平均为61分。

    1.2 方法 治疗组:用细硅胶管将胸液在12至24小时引流尽后,将榄香烯乳300mg经硅胶管注入胸腔,嘱患者反复变换体位2小时,使药物与胸膜广泛接触。对照组用顺铂60mg(用生理盐水40ml稀释)注入胸腔,具体方法同治疗组。两组均在治疗前1日,治疗后第3、7、14天查白细胞、肝功能、肾功能(肌苷、尿素氮)。
, http://www.100md.com
    1.3 疗效评定[2] 经X线和B超复查对照,胸液消失持续6周以上为显效,胸液减少1/2以上持续6周为有效,胸液减少<1/2或增加为无效。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68%,无效8例。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24%,无效19例,两组相比极显著意义(P<0.0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表现为胸痛15例(60%)、发热13例(52%)、食欲不振及恶心8例(32%)、呕吐2例(8%)。对照组表现为食欲不振及恶心14例(56%)、呕吐6例(24%)、无胸痛、发热病例。两组白细胞、肝、肾功能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榄香烯乳是中药莪术中提取的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为β榄香烯,可抑制肿瘤细胞的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可直接使肿瘤细胞死亡,而对正常细胞无伤害作用[3]。胸水成因之一是肿瘤直接侵犯胸膜和伴随的炎症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4],而榄香烯乳液注入胸腔后直接杀死转移至胸膜的癌细胞,使癌性渗液减少。另外,胸腔注入榄香烯后,大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胸膜增厚,部分病人有液体分隔或纤维包裹,提示其抑制胸水的产生与促使胸膜粘连有关。
, http://www.100md.com
    胸腔注入榄香烯主要不良反应是发热、胸痛,经口服液消炎镇痛药后均能缓解,无白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损害,故榄香烯为恶性胸水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安全、有效的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Karnofsky DA,Burcheal JH.Th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chemotheraputic agents in cancer.In:macleod CM,ed.evaluation of a chemotherapentic agents New York:Cokunbio University Press,1949:199

    [2] 赵家美,缪美琳,徐和凤,沙培林.对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4;17(6):161

    [3] 傅乃武.榄香烯的抗肿瘤作用和药理学研究.中医通报,1984;2:35

    [4] 胡华成.恶性胸水.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2;3:113

    2000年3月2日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