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498416
CT在评价胸腰段椎体骨折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年第5期
     作者:岳建国 丁勇俊 蔡毅 李晓红

    单位:苏州医学院附属四院影像科,无锡,214062

    关键词:椎体骨折;CT;诊断

    苏州医学院学报000523 摘要 回顾性分析90例椎体骨折患者的CT影像和临床资料。结果,在110个椎节中,单椎体骨折74例,多椎体骨折16例;以压缩型(61.8%)和爆裂型(34.5%)骨折多见;三柱受累中,以前柱(34%)和前中柱(31%)多见,椎体狭窄率为36%。认为CT扫描在胸腰段骨折的诊断、分类、判断脊柱失稳、评价脊髓损伤及选择治疗方法上均有重要价值。

    中图法分类号 R814.42; R683.204▲

    为探讨CT对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价值,笔者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椎体骨折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报道于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 90例胸腰椎损伤病例均经X线平片诊断骨折而行CT扫描,其中男49例,女41例,年龄20~77岁,平均47.3岁。临床表现主要为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使用Picker 公司的PQS 型全身CT扫描仪。取仰卧位,根据X线平片所示和临床定位确定扫描范围,扫描平面与椎管垂直,层厚层隔5~10mm, 130 kV, 450 mAs,连续或螺旋扫描,必要时进行三维重建,以明确骨折及其周围结构的变化。

    1.3 结果

    1.3.1 骨折范围、程度 90例110节椎体骨折中,单椎体骨折74例,多椎体骨折16例(其中2椎体12例,3椎体4例),发生于T11~L2者73例,占81%。按三柱结构分,骨折累及前柱37椎节,前中柱31椎节,前中后柱38椎节,常见;前后柱2椎节,中柱后柱各1椎节,少见。
, http://www.100md.com
    1.3.2 骨折分类及CT表现 按受伤机制、脊柱三柱结构和椎管受累情况进行综合分类:①压缩型:68椎体(占61.8 %),X线平片示椎体楔形变,前部变扁,后部高度正常;CT显示椎体前缘不规则弧形骨折,骨小梁和椎体密度改变,骨折线累及前柱或前中柱,但不涉及后柱。②爆裂型:38椎体(占34.5 %),X线平片示椎体楔形变,但椎体前后部均高度减低,椎弓根间距增宽;CT示中柱受累,涉及椎体后壁或三柱,骨折片常突入椎管内,造成脊柱受压,部分病例伴有脊髓水肿。③脱位型:4椎体(占3.6 %),X线平片示脱位或半脱位;CT表现为双边征,骨折线可累及三柱中任何一柱或多柱。

    2 讨论

    CT扫描可为胸腰椎骨折的分类提供依据。按Denis三柱理论,三柱结构中,中、后柱是极为重要的结构。骨折分类时:①以中柱或椎体后缘是否受累来确定压缩或爆裂型骨折,前者可累及中柱而不累及椎体后壁,后者骨折线可通过椎体后壁;②无椎管狭窄者见于压缩型,有狭窄者多见于后两型;③有无脱位可判断爆裂型和骨折脱位型,前者以椎体压缩变扁为主,后者则以骨折脱位为主。这种分类方法包含了骨折类型、受累范围和程度及椎管的情况,简单方便容易掌握,对正确评价脊柱和脊髓损伤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http://www.100md.com
    CT扫描可对脊柱及脊髓损伤情况作出评价CT。扫描可明确椎管狭窄的程度和骨性椎管的形态。椎管狭窄程度基本上反映脊髓受压损伤的程度,这也与脊柱外伤的水平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脊柱的外伤水平段较高(例如T12、L1),则椎管狭窄和神经障碍程度亦增高[1]

    CT扫描有利于明确脊柱骨折的不同类型及脊髓受压情况。不稳定性骨折的CT表现为①骨折累及二柱或三柱;②椎管受压变窄或骨片突入椎管;③椎体高度压缩超过50%;④骨折脱位和较严重的后突畸形。当外伤后怀疑为脊柱不稳定性骨折时,均应作CT检查以明确诊断。本组有失稳椎体40节。脊髓受压的主要CT表现为椎管变形、变窄;骨折片或骨折后骨质增生突入椎管内;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囊受压变形。本组除有上述变化之外,还发现有椎间盘脱出和脊髓水肿等合并损害。

    参 考 文 献

    [1] 张雪哲.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6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