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502810
抗氧化剂对改善慢性乙肝病人肝功能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5期
     作者:付爱红 叶光鼎 郭超荣

    单位:付爱红 叶光鼎(湖北省宜昌市中心医院 443003);郭超荣(宜昌市三医院)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566 在慢性乙肝病人中的抗氧化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人员的重视,但不同类型的抗氧化剂对肝功能作用的研究少有报道,现将其研究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1997年8月~1998年11月本院住院病人,参照第五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诊断为慢性乙肝共60例,排除重叠感染病例。随机分三组,采用常规护肝治疗。第一组加硫普罗宁(硫普罗宁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平均年龄35.9岁;第二组加丹参(丹参组)14例,男12例,女2例,平均年龄35.6岁;第三组对照组22例,男19例,女3例,平均年龄37.3岁。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和治疗15天后检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肝功能。

    1.2 标本收集 清晨空腹抽血,肝素抗凝,-20℃保存,集中检测。

    1.3 试剂 SOD试剂盒由南京聚力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1.4 仪器 RA-5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1.5 数据处理均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经过硫普罗宁和丹参治疗前后的SOD检测结果和对照组的SOD检测结果变化,观察发现硫普罗宁的抗氧化作用较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2.2 治疗前后各项肝功能的变化值结果见表2。

    3 讨 论

    SOD是目前所知体内唯一以自由基为底物的酶,它的活性可反映人体内氧自由基数量。SOD活性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体内降低,导致氧自由基的数量增多,与肝细胞的膜结构中的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引起肝功能的变化。

    表1 治疗前后SOD的检测结果(x±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丹参组

    24

    96.24±44.55*

    132.03±45.18

    硫普罗宁组

    14

    109.45±46.40**

    151.05±61.18

    对照组

    22

    111.35±33.45***

    127.50±38.80

    注:*P<0.01、**P<0.05、***P>0.05表2 各组治疗前后ALT、TBil(x±s)的变化值表 组别

    n

    ALT(U/L)

    TBil(μmol/L)

    硫普罗宁组

    24

    128.56±111.13*

    18.72±11.45

    丹参组

    14

    99.25±79.14

    33.81±26.14*

    对照组

    22

    84.58±83.17

    15.64±11.30

    注:P<0.05(与对照组比较)

    本组资料显示硫普罗宁组的SOD活性升高最显著(P<0.01),硫普罗宁是一种巯基化合物,它通过提供巯基活化SOD;丹参组的活性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硫普罗宁活化SOD优于丹参。硫普罗宁组改善ALT明显优于丹参(P<0.05),而丹参组对改善黄疸有一定的作用(P<0.05)。抗氧化治疗通过活化SOD,降低氧自由基的数量,缓解脂质过氧化反应来改善肝功能。因此抗氧化治疗对改善肝功能有显著的作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