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藏药行为分析及护理
作者:陈学萍
单位:陈学萍(宁夏公安厅安康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关键词:
宁夏医学杂志000636 文章编号:1001-5949(2000)06-0378-02▲
精神病人中的藏药行为比较常见,保证精神病人按时按量服下药物是保证疗效和护理安全的重要护理问题,现将177例住院精神病人藏药行为分析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1998年1月~1999年2月期间住宁夏公安厅安康医院精神病人177例,住院时间均在两个月以上。其中男105例,女72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39.99±10.23岁。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下149例,大学及大学以上28例。精神分裂症126例,情感性精神病31例,其它精神病20例。
, 百拇医药
1.2 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接触交谈,了解病人的藏药情况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177例患者中有藏药行为者27例,占15.25%。藏药行为与病人的性别、文化程度及精神病的诊断均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和病种的患者藏药率比较 分组
例数
藏药
n %
性别
男
105
, 百拇医药
16
15.24
女
72
11
15.28
文化程度
高中以下
149
20
13.42
大学以上
28
, http://www.100md.com
7
25.00
疾病类型
精神分裂症
126
22
17.46
情感性精神障碍
31
3
9.68
2.2 30岁以下较30岁以上、否认有病较承认有病,服药被动较主动者藏药率均显著增高,均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对疾病认识和服药态度的患者藏药率比较 分组
, 百拇医药
例数
藏药
n %
年龄(岁)
<30岁
95
21
22.11
≥30岁
82
6
7.32
对疾病认识
, 百拇医药
承认有病
61
3
4.92
否认有病
116
24
20.69
服药态度
服药主动
82
3
3.66
, http://www.100md.com
服药被动
95
24
25.26
2.3 有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病人藏药行为比率高于无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病人(P<0.05),见表3。 表3 是否有锥体外系副反应的患者的藏药率比较 锥体外系
副反应
例数
藏药
n %
χ2
P
, http://www.100md.com
有
62
14
22.58
3.96 <0.05
无
115
13
11.30
2.4 护理人员通过服药时检查、服药后观察发现,27例有藏药行为的病人中,将药藏在口腔内(舌下、颊与齿之间、缺齿处)11例,将药藏在手中5例、藏在衣袋内3例,将药吐掉(污水桶、喝水杯中)5例,人为呕出2例,暗中丢弃1例。
, http://www.100md.com 3 护理
3.1 充分认识精神病人的抗药心理,注意观察服药观察。对年龄在30岁及30岁以下,否认有病,服药被动或拒绝服药,药物副反应明显以及妄想、幻觉、自杀企图等精神症状明显者尤其应重点观察。
3.2 了解病人藏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请病情好转的病人现身说法有助于消除病人对服药的顾虑。并耐心解答患者与服药有关的疑问。加强卫生宣教,使恢复期病人认识到坚持服药的重要性。消除对抗精神病药物的错误认识。
3.3 护士应了解各种精神药物的反应,给药途径、常用剂量。如发现患者出现较严重的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3.4 护士在发药过程中,应巧妙地运用暗示,使病人乐于接受药物治疗。对病人通过言语、行为等树立威信,使病人产生信赖感、安全感,使对服药持消极态度的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 http://www.100md.com
3.5 发药最少要有2名护士负责,做到精力集中,发药到手,看服下肚。注意观察病人服药时的动作和神态,对可疑藏药者,加强检查,服药后仔细观察,以便及时发现藏药行为。
3.6 对多次藏药,方法巧妙,手段“高明”者给以粉剂或水剂。对人为将药呕出的,服药后可安全保护一小时。
4 讨论
4.1 藏药行为的发生原因:精神病人入院时,一般处于发病急性期,病情重,精神症状明显,缺乏自知力,在妄想、幻想支配下藏药,也有的为储藏药物作为自杀手段藏药。恢复期病人因害怕药物的副反应会损害身体或认为病已痊愈没有必要继续服药而藏药。藏药主要与精神症状,对疾病的认识有关。
4.2 否认有病是精神病人藏药常见原因。当患者认为自已没有病时,主观上必然不愿意接受治疗,故而有藏药和被动服药的表现。因此,否认有病和被动服药者藏药率较高。关于30岁及30岁以下较30岁以上藏药率增高,可能是与前者发病次数较少,对疾病认识不够,病程较短,精神症状突出有关。
, 百拇医药
4.3 锥体外系副反应是精神药物最常见的副反应之一。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巴金森氏综合症,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等。不仅使病人感到躯体上严重不适、行动困难,而且常伴有焦虑、烦躁、忧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由此可以产生或加重对服药的抵触情绪。因此,有锥体外系副反应者较无锥体外系副反应者藏药率较高。
4.4 预防和合理解决精神病人藏药行为是精神科常见和重要的护理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对急性期症状明显、无自知力的病人、有严重自杀企图的病人及出现明显药物反应的病人,尤其应严密观察,保证将所发药物当时服下。对有藏药行为者给予解释性心理治疗,普及精神病及精神药物知识,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预防藏药行为的发生。
收稿:1999—11—09
修回:1999—12—27, http://www.100md.com
单位:陈学萍(宁夏公安厅安康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关键词:
宁夏医学杂志000636 文章编号:1001-5949(2000)06-0378-02▲
精神病人中的藏药行为比较常见,保证精神病人按时按量服下药物是保证疗效和护理安全的重要护理问题,现将177例住院精神病人藏药行为分析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1998年1月~1999年2月期间住宁夏公安厅安康医院精神病人177例,住院时间均在两个月以上。其中男105例,女72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39.99±10.23岁。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下149例,大学及大学以上28例。精神分裂症126例,情感性精神病31例,其它精神病20例。
, 百拇医药
1.2 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接触交谈,了解病人的藏药情况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177例患者中有藏药行为者27例,占15.25%。藏药行为与病人的性别、文化程度及精神病的诊断均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和病种的患者藏药率比较 分组
例数
藏药
n %
性别
男
105
, 百拇医药
16
15.24
女
72
11
15.28
文化程度
高中以下
149
20
13.42
大学以上
28
, http://www.100md.com
7
25.00
疾病类型
精神分裂症
126
22
17.46
情感性精神障碍
31
3
9.68
2.2 30岁以下较30岁以上、否认有病较承认有病,服药被动较主动者藏药率均显著增高,均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对疾病认识和服药态度的患者藏药率比较 分组
, 百拇医药
例数
藏药
n %
年龄(岁)
<30岁
95
21
22.11
≥30岁
82
6
7.32
对疾病认识
, 百拇医药
承认有病
61
3
4.92
否认有病
116
24
20.69
服药态度
服药主动
82
3
3.66
, http://www.100md.com
服药被动
95
24
25.26
2.3 有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病人藏药行为比率高于无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病人(P<0.05),见表3。 表3 是否有锥体外系副反应的患者的藏药率比较 锥体外系
副反应
例数
藏药
n %
χ2
P
, http://www.100md.com
有
62
14
22.58
3.96 <0.05
无
115
13
11.30
2.4 护理人员通过服药时检查、服药后观察发现,27例有藏药行为的病人中,将药藏在口腔内(舌下、颊与齿之间、缺齿处)11例,将药藏在手中5例、藏在衣袋内3例,将药吐掉(污水桶、喝水杯中)5例,人为呕出2例,暗中丢弃1例。
, http://www.100md.com 3 护理
3.1 充分认识精神病人的抗药心理,注意观察服药观察。对年龄在30岁及30岁以下,否认有病,服药被动或拒绝服药,药物副反应明显以及妄想、幻觉、自杀企图等精神症状明显者尤其应重点观察。
3.2 了解病人藏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请病情好转的病人现身说法有助于消除病人对服药的顾虑。并耐心解答患者与服药有关的疑问。加强卫生宣教,使恢复期病人认识到坚持服药的重要性。消除对抗精神病药物的错误认识。
3.3 护士应了解各种精神药物的反应,给药途径、常用剂量。如发现患者出现较严重的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3.4 护士在发药过程中,应巧妙地运用暗示,使病人乐于接受药物治疗。对病人通过言语、行为等树立威信,使病人产生信赖感、安全感,使对服药持消极态度的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 http://www.100md.com
3.5 发药最少要有2名护士负责,做到精力集中,发药到手,看服下肚。注意观察病人服药时的动作和神态,对可疑藏药者,加强检查,服药后仔细观察,以便及时发现藏药行为。
3.6 对多次藏药,方法巧妙,手段“高明”者给以粉剂或水剂。对人为将药呕出的,服药后可安全保护一小时。
4 讨论
4.1 藏药行为的发生原因:精神病人入院时,一般处于发病急性期,病情重,精神症状明显,缺乏自知力,在妄想、幻想支配下藏药,也有的为储藏药物作为自杀手段藏药。恢复期病人因害怕药物的副反应会损害身体或认为病已痊愈没有必要继续服药而藏药。藏药主要与精神症状,对疾病的认识有关。
4.2 否认有病是精神病人藏药常见原因。当患者认为自已没有病时,主观上必然不愿意接受治疗,故而有藏药和被动服药的表现。因此,否认有病和被动服药者藏药率较高。关于30岁及30岁以下较30岁以上藏药率增高,可能是与前者发病次数较少,对疾病认识不够,病程较短,精神症状突出有关。
, 百拇医药
4.3 锥体外系副反应是精神药物最常见的副反应之一。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巴金森氏综合症,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等。不仅使病人感到躯体上严重不适、行动困难,而且常伴有焦虑、烦躁、忧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由此可以产生或加重对服药的抵触情绪。因此,有锥体外系副反应者较无锥体外系副反应者藏药率较高。
4.4 预防和合理解决精神病人藏药行为是精神科常见和重要的护理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对急性期症状明显、无自知力的病人、有严重自杀企图的病人及出现明显药物反应的病人,尤其应严密观察,保证将所发药物当时服下。对有藏药行为者给予解释性心理治疗,普及精神病及精神药物知识,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预防藏药行为的发生。
收稿:1999—11—09
修回:1999—12—2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