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作者:石韫珍 崔阳 崔锦芳
单位:510080 广州市,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科
关键词:生长抑素;关节炎,类风湿;关节内注射
实用医学杂志000740 摘 要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生长抑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在应用氨甲喋呤(MTX)、青霉胺(D-PEN)、柳氮磺胺吡啶(SSZ)等药物的基础上,对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在膝关节腔内注射生长抑素750 μ g,每周1次连续6次。结果:炎症缓解率57%。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生长抑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生长抑素是一种具有14个氨基酸的肽类激素。我科从1998年7月~1999年7月应用生长抑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伴有大关节炎症共3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30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符合ARA(1987)对RA的诊断标准[1],且伴有大关节的炎症、并处于活动期(休息时伴有中度疼痛、晨僵>1 h、3个以上关节肿胀、关节压痛>8个,血沉>28 mm/h),经应用氨甲喋呤(MTX)、青霉胺(D-PEN)、柳氮磺胺吡啶(SSZ)及改变病情药(DMARDs)后小关节炎症缓解,仍有大关节炎症的患者。同时除外严重的心、肝、肾疾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有药敏史及关节局部皮肤有破溃炎症者。其中女24例,男6例,年龄40~75岁,病程少于1年者3例,1~5年者10例,超过5年者17例。
1.2 给药方法 每次在伴有炎症的大关节腔内注入750 μ g生长抑素,每隔7 d重复1次,共6次。试验的同时关节腔内禁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过程中,DMARDs维持不变。
1.3 疗效判断标准 所有的病例都由专科医生检查、记录及评价。观察项目如下。(1)晨僵时间:无=0分,~30 min=1分,~60 min=2分,60 min以上=3分;(2)关节痛积分: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3)关节肿积分: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4)关节压痛积分: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5)关节功能积分:不受限=0分,轻度受限=1分,中度受限=2分,重度受限=3分;(6)注射前、注射后、第2及第5周检查血沉、血尿常规、肝肾功能;(7)不良反应。
, 百拇医药
2 结果
所有的数据以±s表示,用配对t检验做显著性检验。
以晨僵时间、关节痛、关节肿、关节压痛及关节功能5项指标积分计,注射生长抑素前,30例患者5项平均积分为(10.4±2.0)分,其中11分以上17例(57%),最低积分5分。注射生长抑素后第1,2,3,4,5,6周时5项平均积分分别为9.1±2.0,6.3±1.6,5.0±2.2,3.7±1.5,3.3±1.9,3.2±1.7,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1周积分为0者7例(23%),第2周积分为0者10例(33%),第3周积分为0者1例(3%),第4周及第5周积分为0者各3例(10%)。说明注射生长抑素第2周后有57%患者5项炎症指标基本或完全缓解。10%的患者疗效缓解持续到第5周。
血沉于注射第2周后下降。第5周后<28 mm/h者25例,有3例ESR为30 mm/h,2例血沉下降不明显,1例略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在注射前、注射第2周后及结束病程后检查。应用生长抑素对结果无影响。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生长抑素的生理功能是抑制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调节外围器官的外分泌及内分泌功能,通过抑制感觉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而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反应。P物质被认为是一种神经源性炎症反应的介质,并能通过诱导单核细胞和滑膜细胞的作用而破坏软骨。有研究[3]显示,RA患者滑液中的P物质水平增高表示对神经末梢的逆向刺激导致大量的神经肽释放入关节腔内。生长抑素通过抑制P物质,使Ⅰ型和Ⅲ型感觉神经末梢失去活性而减少疼痛,通过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单核细胞的趋化性起到抗炎作用,我们观察了30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生长抑素750 μ g,2周内使晨僵时间、关节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功能等5项炎症指标全部缓解,缓解率达57%,持续5~6周仍有20%的缓解率,总疗效达76%,疗效令人满意。
当然30例RA患者在关节腔内注射生长抑素的同时,并用了MTX,D-PEN,SSZ,因此所起的疗效不排除DMARDs的协同作用。不过同时也观察到生长抑素的局部镇痛作用较强,在注射关节炎症得到缓解,而非注射关节的炎症达不到前者的缓解效果,其中1例患者在注射第2周时关节肿痛明显缓解,功能恢复,第3周因过度行走后炎症复发,再行注射3次后,又获缓解,随访至第8周无复发。
, 百拇医药
总之,关节腔内注射生长抑素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有大关节受累的患者,具有明显的局部镇痛、消炎作用。局部应用无明显的副作用,尤其对合并有胃溃疡及因血小板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而不能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者更加适宜,是我们专科医师治疗中又一优化的选择。因我们仅观察了关节腔内注入生长抑素后6周的疗效,对其全身作用及远期疗效尚需继续追踪。
参考文献
1,Arnett Fc,Edworths Bilk DA,et al. The 1987 revised ARA criteria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Rheum,1988,31(5):517.
2,Marshall KW,Chiu B,Inman RD. Substance P and arthritis:analysis of plasma and synovial fluid levels. Arthritis Rheum,1990,33(1):87.
(收稿日期:2000-02-26), http://www.100md.com
单位:510080 广州市,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科
关键词:生长抑素;关节炎,类风湿;关节内注射
实用医学杂志000740 摘 要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生长抑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在应用氨甲喋呤(MTX)、青霉胺(D-PEN)、柳氮磺胺吡啶(SSZ)等药物的基础上,对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在膝关节腔内注射生长抑素750 μ g,每周1次连续6次。结果:炎症缓解率57%。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生长抑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生长抑素是一种具有14个氨基酸的肽类激素。我科从1998年7月~1999年7月应用生长抑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伴有大关节炎症共3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30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符合ARA(1987)对RA的诊断标准[1],且伴有大关节的炎症、并处于活动期(休息时伴有中度疼痛、晨僵>1 h、3个以上关节肿胀、关节压痛>8个,血沉>28 mm/h),经应用氨甲喋呤(MTX)、青霉胺(D-PEN)、柳氮磺胺吡啶(SSZ)及改变病情药(DMARDs)后小关节炎症缓解,仍有大关节炎症的患者。同时除外严重的心、肝、肾疾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有药敏史及关节局部皮肤有破溃炎症者。其中女24例,男6例,年龄40~75岁,病程少于1年者3例,1~5年者10例,超过5年者17例。
1.2 给药方法 每次在伴有炎症的大关节腔内注入750 μ g生长抑素,每隔7 d重复1次,共6次。试验的同时关节腔内禁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过程中,DMARDs维持不变。
1.3 疗效判断标准 所有的病例都由专科医生检查、记录及评价。观察项目如下。(1)晨僵时间:无=0分,~30 min=1分,~60 min=2分,60 min以上=3分;(2)关节痛积分: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3)关节肿积分: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4)关节压痛积分: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5)关节功能积分:不受限=0分,轻度受限=1分,中度受限=2分,重度受限=3分;(6)注射前、注射后、第2及第5周检查血沉、血尿常规、肝肾功能;(7)不良反应。
, 百拇医药
2 结果
所有的数据以±s表示,用配对t检验做显著性检验。
以晨僵时间、关节痛、关节肿、关节压痛及关节功能5项指标积分计,注射生长抑素前,30例患者5项平均积分为(10.4±2.0)分,其中11分以上17例(57%),最低积分5分。注射生长抑素后第1,2,3,4,5,6周时5项平均积分分别为9.1±2.0,6.3±1.6,5.0±2.2,3.7±1.5,3.3±1.9,3.2±1.7,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1周积分为0者7例(23%),第2周积分为0者10例(33%),第3周积分为0者1例(3%),第4周及第5周积分为0者各3例(10%)。说明注射生长抑素第2周后有57%患者5项炎症指标基本或完全缓解。10%的患者疗效缓解持续到第5周。
血沉于注射第2周后下降。第5周后<28 mm/h者25例,有3例ESR为30 mm/h,2例血沉下降不明显,1例略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在注射前、注射第2周后及结束病程后检查。应用生长抑素对结果无影响。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生长抑素的生理功能是抑制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调节外围器官的外分泌及内分泌功能,通过抑制感觉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而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反应。P物质被认为是一种神经源性炎症反应的介质,并能通过诱导单核细胞和滑膜细胞的作用而破坏软骨。有研究[3]显示,RA患者滑液中的P物质水平增高表示对神经末梢的逆向刺激导致大量的神经肽释放入关节腔内。生长抑素通过抑制P物质,使Ⅰ型和Ⅲ型感觉神经末梢失去活性而减少疼痛,通过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单核细胞的趋化性起到抗炎作用,我们观察了30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生长抑素750 μ g,2周内使晨僵时间、关节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功能等5项炎症指标全部缓解,缓解率达57%,持续5~6周仍有20%的缓解率,总疗效达76%,疗效令人满意。
当然30例RA患者在关节腔内注射生长抑素的同时,并用了MTX,D-PEN,SSZ,因此所起的疗效不排除DMARDs的协同作用。不过同时也观察到生长抑素的局部镇痛作用较强,在注射关节炎症得到缓解,而非注射关节的炎症达不到前者的缓解效果,其中1例患者在注射第2周时关节肿痛明显缓解,功能恢复,第3周因过度行走后炎症复发,再行注射3次后,又获缓解,随访至第8周无复发。
, 百拇医药
总之,关节腔内注射生长抑素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有大关节受累的患者,具有明显的局部镇痛、消炎作用。局部应用无明显的副作用,尤其对合并有胃溃疡及因血小板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而不能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者更加适宜,是我们专科医师治疗中又一优化的选择。因我们仅观察了关节腔内注入生长抑素后6周的疗效,对其全身作用及远期疗效尚需继续追踪。
参考文献
1,Arnett Fc,Edworths Bilk DA,et al. The 1987 revised ARA criteria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Rheum,1988,31(5):517.
2,Marshall KW,Chiu B,Inman RD. Substance P and arthritis:analysis of plasma and synovial fluid levels. Arthritis Rheum,1990,33(1):87.
(收稿日期:2000-02-2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