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500573
猴结核病
http://www.100md.com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0年第3期
     王彭军

     关键词:猴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猴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以在猴的多种组织器官中形成结核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结节病灶为特征的一种人兽共患性慢性传染病。

    1 历史与分布

    结核病曾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非人类灵长目动物结核病的一些早期报道见于动物园的动物。美国18个州的动物园、游乐园及非人类灵长目群体曾暴发牛型结核病。曾从非人类灵长目动物包括狒狒在内分离出人型、牛型和禽型结核杆菌。

    2 病原学

    猴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有三个型:牛型、人型和禽型结核杆菌,非人类灵长目动物对牛型、人型和禽型结核分枝杆菌均敏感,由人型结核分枝菌引起的结核病最为普遍。据统计,从非人类灵长目动物的组织中分离分枝杆菌的分离率达73%,其中绝大多数是从猴中分离到。曾从72只监养野生动物中分离出牛型结核分支杆菌,其中26个分离物来自猴,13个来自鹿,12个来自捻角羚等;从28只分离出人型结核杆菌的动物中,其中21个分离物来自猴;从54个外来哺乳动物分离出禽型结核杆菌,其中46个分离物来自动物园灵长目群体的猴。结核杆菌分布于机体中各个器官的病灶内,包括肺、肠、肝、脾、肾及生殖道。其形态随不同型而稍有差别,人型结核杆菌是直的或微弯的细长杆菌,呈单独或平行相聚排列,多为棍棒状,间有分枝状;牛型结核杆菌比人型菌粗短,且着色不均匀;禽型结核杆菌短而小,呈多形性。
, 百拇医药
    结核杆菌具有蜡质膜,不能用普通的苯胺染料染色,常用萋耳-纳尔逊(Ziehi-Neelsen)抗酸染色法或含有石炭酸复红的Kingoum方法。一旦着色后,即使用酸处理,也难使之脱色,故又称作抗酸性菌。

    本菌为严格需氧菌。初次分离结核菌时,生长缓慢,培养基中加入蛋黄、血清、牛乳、马铃薯、甘油及吐温-80等有助于该菌生长。通常在培养基中经2~6周后长出菌落。

    结核杆菌富含脂类,在外界环境中生存力较强,对酸、碱及干燥的抵抗力强,对热抵抗力差,60℃30min即死亡,常用消毒药约4小时方可杀死,而在70%酒精或10%漂白粉中很快死亡。

    3 流行病学

    结核病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包括结核病人,特别是向体外排菌的开放性结核病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非人类灵长目动物患牛型及人型结核病能产生广泛性的病灶,包括肺部实质及肺外的组织。美洲猴结核病较欧洲猴发病率低,这说明美洲猴不易感,同时进行实验性接触也不易感,但动物接种细菌后能引起发病。在松鼠猴、夜猴、蛛猴、悬猴属都曾报道过类似情况。野生灵长目动物发病率很低,甚至不发病,但将捕获的灵长目置于患结核病的人类或其他灵长目动物群中,也能感染结核病。
, 百拇医药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比较常见,易引起肺和支气管淋巴结病变,疾病通过患病动物咳嗽以借含结核杆菌的飞沫及气溶胶传播。健康动物亦可经患病动物排出的结核病菌通过其尿液、粪便及分泌物污染饲料及水源而引起感染。在动物和人类中,拥挤的环境,尤其在动物园等游乐场所,对传播和散布结核病更引起严重的威胁。

    4 临诊症状

    猴结核病的性质涉及病原微生物的毒力、感染途径及一些宿主的有关因素。动物园的猴发生结核病常因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且多为人型结核杆菌。Sesline,等,1975年报道猴暴发禽型结核杆菌,可涉及消化道及有关淋巴结。患肺结核病的猴表现咳嗽,呈现呼吸困难,晚期病例进行触诊,脾和肝肿大。进行性病例局部淋巴结肿大,甚至体表淋巴结破溃;慢性病例表现明显消瘦,皮毛粗糙或脱毛;急性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往往在死前未见明显症状。患肠结核猴经常表现出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病程后期,呈现脱水状态和皮毛蓬乱。
, http://www.100md.com
    5 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

    结核分枝杆菌既不产生外毒素,也未能证明含有内毒素,其致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本菌侵入机体后大量繁殖,其菌体某些成分如脂质、蛋白质、多糖等及其代谢产物对机体的直接损害作用,以及由菌体蛋白的刺激引起的变态反应。

    被摄入的结核杆菌易被体内巨噬细胞吞食。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病灶的能力依赖于其能否在细胞内生长抑或为宿主细胞所抑制。某些情况下细菌不但不被杀死,而且能在巨噬细胞内繁殖并沿淋巴管蔓延。局部病变主要是该菌的直接作用形成特异性原发性病灶—原发性结节所致。当动物机体抵抗力强时,则原发病灶包囊化,该部位形成瘢痕或钙化而痊愈。悬猴类动物的病变通常没有包囊包围。而动物抵抗力弱时,病菌可以从淋巴、血流和天然管道途径散布全身,引起其他组织器官的结核病灶或全身性结核。

    发生结核病的猴,在病变部位出现明显的结核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坏死病灶。结节常见于肠腔和腹腔的浆膜上,一般为粟粒至豆大的透明或半透明灰白色或黄色结节,似珍珠状,相互联结,状如葡萄。而结节中心常是干酪化或钙化。
, 百拇医药
    该病的病理学特点即是组织器官发生增生性或渗出性炎症,或两者同时存在。动物出现抵抗力强时,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反应以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增生性结核结节,由类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集结在结核菌周围,构成特异性肉芽组织;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机体的反应则以渗出性炎症为主,即在组织中有纤维蛋白和淋巴细胞的弥漫性沉积,随后发生干酪样坏死、化脓或钙化,这种变化常见于肺和淋巴结。

    6 诊断

    当猴群出现无明显原因的渐进性消瘦,嗜眠,长期不愈的咳嗽,精神不旺盛,并伴有肺部异常,淋巴结明显肿大,顽固性下痢等症状,可作为疑似本病的依据。注意临床上与其他消耗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结核菌素皮内试验是用来检查猴结核病的最广泛的临床试验。但由于猴个体不一,结核菌素不同,生产厂家不一致等原因,目前该病的检出率约为95%左右,有时还可出现非特异性反应。美洲猴结核菌素试验的准确性还未定论,试验结果也有待进一步证实。对于鼠猴、卷尾猴和夜猴往往产生非特异性反应或不反应。若这些动物结核菌素试验反应阳性,但剖检后未发现肉眼可观的病理变化,也没有结核病的镜下病理变化。由此,还需结合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及血清学等实验室方面进行综合诊断。
, 百拇医药
    目前诊断猴结核病多采用牛型结核菌素与上眼睑皮内注射法,另有报道腹部部位也可作皮内试验用。常用的试剂有郭霍氏的老结核菌素(KOT)、USDA老结核菌素(USDA-OT)和提纯核蛋白衍生物(PPD)。牛型老结核菌素用量一般25 000IU/ml,PPD用量为18 500~20 000IU/ml,上眼睑皮内注射每只0.1ml后,分别在24、48及72h进行观察,观察时应仔细检查注射部位有否红、肿、热、病等炎性反应,并与对侧正常上眼瞪作对照,详细记录反应结果。

    对呈结核菌素阳性及阴性反应的猴子,比较其血清类脂及脂蛋白外貌,显示出结核菌素阴性反应猴子有“β”成份,而阳性反应猴子无,而在结核菌素阳性反应猴子中,甘油三脂价明显较高。

    实验室诊断包括X-线胸部透视,淋巴细胞免疫激发试验,酶免疫测定试验(EIA),可溶性抗原荧光抗体试验,以及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抗酸性染色)。

    7 防治
, http://www.100md.com
    控制猴结核病的关键在于预防。制订有效的检疫程序是预防的基础。对于进出口的非人类灵长目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程序,检疫期间发现阳性动物要及时隔离处理,对于饲具、场地、笼舍等严格消毒。动物园和实验动物、经济动物养殖场的动物也应定期检疫。结核病很容易在生活于同一环境中的猴群中散播,而且检出和根除都很困难,一旦在猴群中暴发结核病,应停止全部猴子的流动,将先前与感染者同居一室的猴子每隔2周做一次结核菌素试验,至少连续5次是阴性者,才可判为结核病阴性猴。

    目前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对氨水杨酸(PAS)和链霉素。应用异烟肼的推荐剂量是每日每千克体重5~20mg,为期1年;PAS的治疗剂量为每千克体重40~60mg。同时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猴子营养。

    王彭军(白云机场动植物检疫局 广州,510406)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局.野生动物疾病〔M〕. 出版社,1990,82~88.

    2,于大海,等.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规范〔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413~419.

    3,蔡宝祥,等.实用家畜传染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342~349.

    4,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疾病诊疗大全〔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257~25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