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解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1例
作者:郭希高 苏正 段传志 李铁林
单位:郭希高(510282 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原工作单位:528300 广东省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外五科);苏正 段传志 李铁林(510282 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000863 脑动脉瘤(aneurysm,AN)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AN破裂导致颅内出血和脑血管痉挛是AN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趋向于急性期手术或栓塞治疗AN。急性期由于病情危重,加之动脉瘤部位不同,部分不适于急症开颅手术。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采用电解解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经血管内栓塞治疗11例AN,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34~54岁,平均53.3岁。均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症入院。Hunt-Hess分级Ⅱ级5例,Ⅲ级5例,Ⅳ级1例。1次出血4例,2次出血3例,3次出血3例,4次出血1例。其中前交通动脉瘤5例,后交通动脉瘤6例。CT均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2例合并有脑积水。1例栓塞术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血管造影检查后择期栓塞治疗9例,造影检查同时行栓塞治疗2例。2例在出血后1周内栓塞,1例在栓塞过程中发生脑栓塞。
1.2 治疗方法 术中采用神经安定镇痛麻醉,按1 mg/kg肝素量使全身肝素化。股动脉穿刺插管,DSA下全脑血管造影,顺序为先行健侧脑血管造影,再行患侧脑血管造影。如遇有血管壁硬化,为防止硬化斑块脱落,宜先行颈总动脉分叉起始部造影。判断、了解AN数量、大小、形态、位置,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并测量瘤颈、瘤体直径,脑血液循环情况。置入Fas GUIDE-6F软端导引导管至颈内动脉近颅底处。根据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角度,将Fas Tracker-10微导管头端用蒸汽塑形,借助导引导丝微导丝引导,在数字成影示踪下,沿导引导管将微导管前端送入动脉瘤内,经导引导管及微导管造影,调整至最佳位置,将微导管头端送至动脉瘤腔内1/3处。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大小的GDC微弹簧圈。第一个GDC的选择尤为重要,直径应与动脉瘤的直径相同,长度尽量长,以期达到形成“篮筐”,为下一个GDC的放置奠定基础。AN栓塞应达到完全致密。栓塞后造影,观察栓塞效果及载瘤动脉通畅情况。术毕不中和肝素,6~7 h后拔除导管鞘,局部压迫止血、加压包扎。用速避凝、低分子右旋糖苷抗凝治疗1周,口服阿斯匹林3个月。
, 百拇医药
2 结果
11例11个动脉瘤均100%栓塞。1例术后第3天复查头颅CT,发现载瘤动脉远端出现小片状脑梗塞,无明显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1周后痊愈出院。临床随访半年,CT及临床检查无明显异常,尚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资料。
3 讨论
3.1 GDC的栓塞技术要点 AN栓塞前应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颅内血液循环情况。选择合适的X线机球管的投射角度并测量动脉瘤颈、瘤体大小。选择合适的导管、导丝,并根据动脉瘤长轴与载瘤动脉的角度对微导管前端塑形。术中为防止血管痉挛,可从导引导管注入尼卡地平0.5 mg或罂粟碱30 mg。手法要轻柔,在数字减影示踪下操作。导管前端应在瘤腔的近1/3处,不宜进入动脉瘤小泡。微导管在行进中可能有一个惯性,当微导管到位后,注意要在透视下观察一会。第一个弹簧圈的直径一般与动脉瘤的直径大小相当,放置时尽可能使其沿着动脉瘤的壁盘旋绕成“篮筐”,应致密填塞,最后一个弹簧圈不宜过长。发现输送的弹簧圈在导管中运行滞涩,呈“W”形时,应及时更换导管。弹簧圈解脱前应造影证实在动脉瘤内,载瘤动脉通畅。栓塞结束后,经导引导管造影并与栓塞前进行对比[1]。
, http://www.100md.com
3.2 并发症的处理 本组1例术后头颅CT发现在载瘤动脉远端有小片脑梗塞,此并发症多因动脉瘤内有血栓,可脱性弹簧圈在瘤内盘绕后解脱时,可致弹簧圈转动或变位,造成瘤内血栓脱落逸出动脉瘤,栓塞正常血管,造成患者瘫痪、失语甚至长期昏迷。另外,GDC电熔解脱过程中,易吸附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成血栓,若血栓脱落后可造成脑梗塞[2]。明确脑梗塞后,应立即动脉内用尿激酶溶栓,效果较好。栓塞术后肝素化,术后短期抗凝治疗,以及应用血管解痉剂,还应加强围手术期的患者管理。
郭希高为进修生
4 参考文献
1,凌 峰,李铁林. 介入神经放射影像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61~281.
2,Pelz DM,Lownie SP,Fox AJ. Thromboembolic ev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aneurysms with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 Am J Neuroradiol,1998,19(8):1541~1547.
(收稿日期:2000-02-01), 百拇医药
单位:郭希高(510282 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原工作单位:528300 广东省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外五科);苏正 段传志 李铁林(510282 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000863 脑动脉瘤(aneurysm,AN)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AN破裂导致颅内出血和脑血管痉挛是AN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趋向于急性期手术或栓塞治疗AN。急性期由于病情危重,加之动脉瘤部位不同,部分不适于急症开颅手术。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采用电解解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经血管内栓塞治疗11例AN,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34~54岁,平均53.3岁。均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症入院。Hunt-Hess分级Ⅱ级5例,Ⅲ级5例,Ⅳ级1例。1次出血4例,2次出血3例,3次出血3例,4次出血1例。其中前交通动脉瘤5例,后交通动脉瘤6例。CT均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2例合并有脑积水。1例栓塞术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血管造影检查后择期栓塞治疗9例,造影检查同时行栓塞治疗2例。2例在出血后1周内栓塞,1例在栓塞过程中发生脑栓塞。
1.2 治疗方法 术中采用神经安定镇痛麻醉,按1 mg/kg肝素量使全身肝素化。股动脉穿刺插管,DSA下全脑血管造影,顺序为先行健侧脑血管造影,再行患侧脑血管造影。如遇有血管壁硬化,为防止硬化斑块脱落,宜先行颈总动脉分叉起始部造影。判断、了解AN数量、大小、形态、位置,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并测量瘤颈、瘤体直径,脑血液循环情况。置入Fas GUIDE-6F软端导引导管至颈内动脉近颅底处。根据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角度,将Fas Tracker-10微导管头端用蒸汽塑形,借助导引导丝微导丝引导,在数字成影示踪下,沿导引导管将微导管前端送入动脉瘤内,经导引导管及微导管造影,调整至最佳位置,将微导管头端送至动脉瘤腔内1/3处。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大小的GDC微弹簧圈。第一个GDC的选择尤为重要,直径应与动脉瘤的直径相同,长度尽量长,以期达到形成“篮筐”,为下一个GDC的放置奠定基础。AN栓塞应达到完全致密。栓塞后造影,观察栓塞效果及载瘤动脉通畅情况。术毕不中和肝素,6~7 h后拔除导管鞘,局部压迫止血、加压包扎。用速避凝、低分子右旋糖苷抗凝治疗1周,口服阿斯匹林3个月。
, 百拇医药
2 结果
11例11个动脉瘤均100%栓塞。1例术后第3天复查头颅CT,发现载瘤动脉远端出现小片状脑梗塞,无明显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1周后痊愈出院。临床随访半年,CT及临床检查无明显异常,尚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资料。
3 讨论
3.1 GDC的栓塞技术要点 AN栓塞前应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颅内血液循环情况。选择合适的X线机球管的投射角度并测量动脉瘤颈、瘤体大小。选择合适的导管、导丝,并根据动脉瘤长轴与载瘤动脉的角度对微导管前端塑形。术中为防止血管痉挛,可从导引导管注入尼卡地平0.5 mg或罂粟碱30 mg。手法要轻柔,在数字减影示踪下操作。导管前端应在瘤腔的近1/3处,不宜进入动脉瘤小泡。微导管在行进中可能有一个惯性,当微导管到位后,注意要在透视下观察一会。第一个弹簧圈的直径一般与动脉瘤的直径大小相当,放置时尽可能使其沿着动脉瘤的壁盘旋绕成“篮筐”,应致密填塞,最后一个弹簧圈不宜过长。发现输送的弹簧圈在导管中运行滞涩,呈“W”形时,应及时更换导管。弹簧圈解脱前应造影证实在动脉瘤内,载瘤动脉通畅。栓塞结束后,经导引导管造影并与栓塞前进行对比[1]。
, http://www.100md.com
3.2 并发症的处理 本组1例术后头颅CT发现在载瘤动脉远端有小片脑梗塞,此并发症多因动脉瘤内有血栓,可脱性弹簧圈在瘤内盘绕后解脱时,可致弹簧圈转动或变位,造成瘤内血栓脱落逸出动脉瘤,栓塞正常血管,造成患者瘫痪、失语甚至长期昏迷。另外,GDC电熔解脱过程中,易吸附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成血栓,若血栓脱落后可造成脑梗塞[2]。明确脑梗塞后,应立即动脉内用尿激酶溶栓,效果较好。栓塞术后肝素化,术后短期抗凝治疗,以及应用血管解痉剂,还应加强围手术期的患者管理。
郭希高为进修生
4 参考文献
1,凌 峰,李铁林. 介入神经放射影像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61~281.
2,Pelz DM,Lownie SP,Fox AJ. Thromboembolic ev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aneurysms with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 Am J Neuroradiol,1998,19(8):1541~1547.
(收稿日期:2000-02-0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