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504089
儿童脑囊虫病例的EEG与CT检查比较
http://www.100md.com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0年第3期
     王中磊 杨淑芳 魏庆宽

     关键词:儿童 脑囊虫病 EEG CT

    脑囊虫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脑疝、痴呆,甚至危及生命。据报道[1]近年儿童脑囊虫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文对自1994年1月~1998年12月在我所住院确诊的儿童脑囊虫病人的脑电图(EEG)和CT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EEG和CT在诊断儿童脑囊虫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0例患者中,男84例,女36例。年龄4~7岁28例,8~11岁49例,12~15岁43岁。病程5d~2年。临床上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者89例(74.2%),其中大发作48例(53.9%),大发作并局限性发作21例(23.6%),余者为局限性发作及肌阵挛小发作等;以头痛、恶心及呕吐发病者31例(25.8%),既有癫痫发作又有头痛等症状的57例(47.5%)。均否认有食米猪肉史,未触及皮下结节,其中26例有绦虫节片排出史。血或脑脊液免疫学检查:囊虫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率为80.8%(97/12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McAb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循环抗原(CAg)阳性率分别为88.3%(106/120)和76.7%(79/103)。所有患儿均符合脑囊虫病诊断标准[2]
, http://www.100md.com
    1.2 EEG检查 采用DNWZI型16导脑电图机,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电极,在清醒、安静、坐位状态下,用单、双极导联进行描记,并做睁、闭眼反应和过度换气试验,结果按文献[3]所载标准进行判断。

    1.3 CT检查 全部患者均行头颅CT平扫,部分病人做了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EEG表现 120例儿童脑囊虫病患者中,EEG正常16例(13.3%),异常104例(86.7%),在异常者中,轻度异常24例(23.1%),中度异常64例(61.5%),重度异常16例(15.4%);异常脑电波的分布:弥漫性异常79例(76.0%),各导联均表现为中、高波幅以δ波或θ波活动为主的基本节律,伴有数量不等的其它波形;局限性异常25例(24.0%),表现为某一脑区的慢波活动,多位于额区、颞区及顶区;阵发性异常波23例(22.1%),即在异常背景上有局灶性高波幅慢波增多或有棘波、尖波及棘(尖)-慢综合波发放。
, 百拇医药
    2.2 CT表现 本组患儿均做了CT检查,正常35例(29.2%),异常85例(70.8%),其中脑实质型66例(77.6%),CT平扫见片状、圆形或卵圆形的低密度影,只有10例呈高密度影;48例强化后低密度影中可见环形或结节状强化;脑炎型9例,病灶呈不规则的低密度影,多位于白质和灰质交界处;脑室型7例,CT上分不清囊壁与周围脑脊液的界限,伴有不同程度脑积水;小脓肿型3例,脑实质内近皮层区出现形态不整的低密度灶。

    2.3 EEG和CT结果的相互关系 在104例异常EEG中,有82例CT扫描显示不同程度的病灶,两者符合率为78.8%;EEG正常的16例中,CT异常3例;CT正常35例中,EEG异常22例。在CT示某脑叶(区)病变的68例中,有43例EEG定侧或定位符合(63.2%)。

    3 讨论

    EEG是反映大脑细胞功能的指标,它同CT、MRI解剖性影像诊断脑部疾病有本质区别,特别对脑功能疾病及各种器质性大脑疾病早期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4]。在本组患儿中,EEG异常率为86.7%,与以往文献报道近似[5],但明显高于成人脑囊虫患者EEG异常率[6],可能与儿童处于发育时期,对寄生于脑部的囊尾蚴反应更为强烈;而EEG的异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与脑囊虫寄生的数量和部位有关,另外与脑囊虫发育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有关。据报道[7]光镜和电镜上已经证明,脑囊虫可分为活动期、退变死亡期及钙化期3个明显的阶段,尤以退变死亡期对大脑损害最为严重,这些不同时期的占位病变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刺激或破坏,引起相应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和脑功能障碍,表现在EEG上出现弥漫性或局灶性慢波活动,及少量的棘(尖)波,棘(尖)-慢综合波;而这些弥漫性慢波的出现,一般认为是两侧半球结构或功能障碍并累及皮层下白质所致,局灶性慢波是由于半球表浅或深部局灶异常所致,常提示脑结构性损伤[8],EEG上的这些表现与CT扫描所见的病灶基本上是一致的,说明EEG检查对儿童脑囊虫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百拇医药
    医学成像技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CT检查在诊断脑囊虫病中有重要作用,对发现病变、确定其位置、大小及数目方面较为敏感可靠,而且可以确诊是低密度影的新鲜病灶,还是高密度影的旧病灶,尤其是对单纯型脑囊虫病的诊断更具有价值。据报道,成人脑囊虫CT异常率可达86.7%[9],该组患儿异常率为70.8%,Ferreira报告中患儿异常率仅为50%[10],说明成人与儿童间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与多数儿童脑囊虫病患者病程较短,寄生于脑实质内的囊尾蚴早期对脑组织只产生机械效应,不足以引起脑组织结构改变有关;该组35例CT未见异常的病人中,有22例EEG异常,说明部分患儿CT上未能发现异常,但已造成脑组织功能障碍;而EEG正常的16例中,3例CT异常,均显示囊尾蚴位于大脑半球深部和底部,表明常规脑电头皮电极对大脑深部病灶敏感性较低,与冯应琨报道是一致的[3];而且,EEG重度异常的16例中,CT均异常(100%),中度异常的64例中,CT异常55例(85.9%),轻度异常的24例中,CT异常14例(58.3%),提示EEG异常程度增加,CT异常率也增高,进一步证明EEG检查的早期诊断作用。
, 百拇医药
    EEG和CT检查对儿童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在120例患者中,EEG异常率为86.7%,CT异常率为70.8%,两者差别有显著性(P<0.01),证明EEG检查在早期诊断儿童脑囊虫病中明显优于CT检查,在CT示某脑叶(区)病灶的68例中,EEG定侧或定位符合率为63.2%,说明脑电图的定位较差,而且由于脑电活动在相邻的大脑皮层间的相互影响,EEG的异常改变较实际病灶大,但是,EEG检查主要是反映脑组织的功能改变,可以测出患者的早期神经生理变化;而CT检查是反映本病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其定性定位准确,并可显示出脑囊虫发育的不同时期,为该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若两者结合起来检查,分别从功能和形态上来确诊本病,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王中磊(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济宁,272033)

    杨淑芳(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济宁,272033)

    魏庆宽(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济宁,272033)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葛凌云,张敬举,王昌源,等.3 956例绦、囊虫病门诊病例分析〔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3,6(1)∶25.

    2,马云祥,薛晓玲,于庆林.关于脑囊虫病诊断,临床分型与疗效判定标准的建议〔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6,7(2)∶134.

    3,冯应琨.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61~64,276.

    4,曹起龙.脑电显著性概率分布图的现状及探索〔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1996,15(2)∶68.

    5,刘绍华,刘景田.小儿脑囊虫病74例报告〔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5,8(3)∶228.
, 百拇医药
    6,王中磊,王昌源,刘玉磊.361例脑囊虫病病人的脑电图分析〔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9,12(2)∶158.

    7,葛凌云,隋邦森.全国第三届囊虫病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1,4(1)∶79.

    8,张志芳.有关小儿脑电图临床应用的若干问题〔J〕.临床脑电学杂志,1998,7(4)∶254.

    9,葛凌云,李庆山.囊虫病诊治〔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167.

    10,Ferreira MS,Costa-Cruz JM,Nishioka SA,et al.Neurocysticercosis in Brazilian children:report of 10 cases〔J〕.Trap Med parasitol,1994,45(1)∶4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