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囊肿的分型与诊断的探讨(文献综述附2例报告)
作者:赵乃昊 农大件 刘贺 吴参胜 陈坚
单位:广西平果县平果铝医院骨科,531400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分型;诊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001134 摘 要 通过本院病例并结合有关文献综述,对蛛网膜囊肿的病因、命名进行总结,并重点探讨其分型与诊断。认为蛛网膜囊肿可分为硬膜内蛛网膜囊肿和硬膜外蛛网膜囊肿两型。MRI对诊断该病准确性高且不易漏诊,脊髓造影也有重要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38.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8478(2000)11-1132-02
A Discussion on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Arachnoid Cyst:Literature Review and Report of 2 Cases
, http://www.100md.com
ZHAO Nai-hao NONG Da-jian LIU He
蛛网膜囊肿的发生率不低,但临床报道不多,系统总结的更少。我们遇到2例,结合有关文献综述,对其病因、命名进行总结,并重点探讨其分型与诊断。
1 病例报告
病例1,女,53岁,因腰痛10年,左下肢无力伴间歇性跛行1年,左下肢肌肉萎缩2月余入院。查体:骶部轻度压痛及叩击痛,左小腿变细,肌力及反射正常。X线片检查:骶尾椎片骨质结构未见异常。腰椎CT扫描:骨质呈退行性变,L3~S1椎间盘正常。MRI检查诊断为骶管内蛛网膜囊肿。于1998年3月12日行蛛网膜囊肿摘除术,术中见S1椎板右侧有一1.5cm×1.5cm骨缺损区,S1水平右侧及S2水平左前方硬脊膜各有一囊肿。术后诊断:骶管内蛛网膜囊肿。术后随访2年,症状消失,左下肢肌肉萎缩基本恢复。
, 百拇医药
病例2,女,33岁,业余排球训练后站立休息时突然出现腰骶部疼痛伴右侧臀部及右大腿前外侧放射痛,弯腰及用力时症状加重,卧位时疼痛不能缓解,症状进行性加重8d入院。查体:L1、L2椎旁压痛及叩击痛,右大腿前内侧皮肤感觉减退,反射正常。X线检查:侧位片L1、L2椎体呈前低后高之楔形改变。脊髓造影:正位像L1~2水平见一上下长4cm的显影密度减低区,造影柱受压左移;侧位像见L1~2水平显影低密度区上下长约3cm,造影柱似有中断;右斜位片造影柱前缘受压深约0.4cm,并可见边缘清楚之密度减低区,上下长4cm。提示L1/2椎间盘突出,L1~2水平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于1999年9月14日行椎管探查术。术中见硬膜囊局部均匀膨胀呈半透明状,触之张力较高,似触气球感,硬脊膜搏动消失。打开硬膜,清亮正常脑脊液呈喷射状涌出。探查见椎间盘向后突入硬脊膜腔内。术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硬膜内蛛网膜囊肿。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2.1 病因及发生 根据病因可将蛛网膜囊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原发性蛛网膜囊肿是硬脊膜存在缺陷或先天性憩室,长期站立、组织渗透和分泌等因素,使脑脊液在缺陷处逐渐流入硬膜憩室内而形成。继发性蛛网膜囊肿的发生则与炎症、外伤等原因有关[1];椎间盘突出也可合并发生蛛网膜囊肿[2]。
2.2 命名及分型 1932年Enderle最早以骶骨内隐性脊膜膨出报告此病,1959年都留[3]等以神经根囊肿报道2例,其后片冈治等[4、5]也将骶神经膜囊肿和骶部硬膜外囊肿统称为骶神经根囊肿。国内张伯勋[6]等于1983年首先以硬膜外囊肿报告2例,对其发生原因等进行了讨论,但对其命名及分型的描述仍不详尽。根据病理变化,多主张称为蛛网膜囊肿,并将其分为硬膜内和硬膜外2型,此观点已被国内许多学者[7]所接受。
, 百拇医药
2.3 诊断
2.3.1 临床表现 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椎管内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很相似。临床上依病变位置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表现。发生部位在腰骶椎者,常见症状有:(1)腰骶部疼痛:长时间站立及咳嗽、弯腰、打喷嚏等均可使症状加重,平卧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较快。(2)坐骨神经痛:与体位改变有关,在站起和坐下的过程中,因腹压增加致脑脊液的动力发生变化,使囊肿对神经根产生压迫而引起疼痛。卧位时较轻,头低位时疼痛更轻,这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3)肌力减弱。(4)间歇性跛行:与椎管狭窄症出现的间歇性跛行相似,但蹲位休息后症状减轻不如卧位后明显。(5)体检:脊柱外形及活动多正常,腰骶部有压痛及叩击痛,受累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减退,下肢肌肉萎缩,膝、踝反射减弱,直腿抬高试验可阳性。
2.3.2 X线片检查 蛛网膜囊肿缺乏特异性表现,骶管内囊肿较大者可出现骶骨侵蚀现象。X线片平片可排除脊椎骨折、肿瘤、炎症、先天性异常及退行性改变[8]。
, http://www.100md.com
2.3.3 脊髓造影 可较清晰地显示出囊肿的轮廓和位置,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叶根茂[9]等建议在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不明显时首选造影。由于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处较狭窄,造影剂进入囊内的速度较慢,有文献报道用Myodil造影时未见异常,1周后复查发现2个囊样显影,术中发现3个硬膜外囊肿[10],因此认为脊髓造影后延迟性透视或拍片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多用吸收较快的水溶性造影剂,故在相同部位出现造影剂充盈缺损或显影密度减低区,硬膜囊末端影像发生中线偏斜现象并显示不整齐的畸形充盈等,均提示有蛛网膜囊肿的存在。
2.3.4 CT检查 在相应部位可发现低密度占位影像,但常显示不清,且因扫描平面可出现选择性误差等而造成漏诊,因此一般不主张作为首选。
2.3.5 MRI检查 MRI对诊断该病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显示椎管内囊肿的形态以及囊肿与脊髓等周围结构的关系。由于MRI可矢状面成像,检查范围较CT横断面扫描大,不易出现选择错误而漏诊,有条件时可作为蛛网膜囊肿的首选检查。
, http://www.100md.com
2.4 治疗 一般主张手术治疗。有效的治疗是椎板切除和囊肿摘除。手术应将囊肿彻底清除,并松解周围的粘连,以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如囊肿切除困难可采用囊肿造袋术。手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和速度快慢,取决于囊肿对脊髓压迫的时间和严重程度。
作者简介:赵乃昊(1963-),男,主治医师,医学学士。电话:(0776)5801085(办)
参考文献
[1] 黑木武房ぼガ.仙骨囊肿の8例.整形外科.1994,45:1 489~1 495.
[2] 渡边康司ほか.腰椎椎间板へルニァを合亻 并しに sacral cyst について.日脊椎外会讠 志,1990,1:182.
[3] 都留三都雄ほガ.仙骨神经根囊肿の2例.脑と神经.1959,11:969~974.
, 百拇医药
[4] 片冈治ほガ.腰*下肢痛の原因してのsacral cyst-1:仙骨神经根囊肿.整形外科.1972,23:81~93.
[5] 张本其,严清理,吴苏稼.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神经根囊肿(附9例报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6:532~533.
[6] 张伯勋,卢世壁,朱盛修,等.骶部硬膜外囊肿—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少见原因.中华骨科杂志,1983,3:272~274.
[7] 洪天禄,赵理铭,陈国平,等.骶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中华骨科杂志,1994,14:546~548.
[8] Olcott EW,Dillon WP.Plain film clues to the diagnosis of spinal epidural Neoplasm and infection.Neuroradial 1993,35:288
[9] 叶根茂,王乾兴,吴苏稼,等.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在诊断椎管内肿瘤中的意义.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6:568~569.
[10] Crellin RQ.Sacral extradural cysts.J Bone Joint Surg(Br),1973,55:21.
收稿:2000-03-14
修回:2000-06-25, http://www.100md.com
单位:广西平果县平果铝医院骨科,531400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分型;诊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001134 摘 要 通过本院病例并结合有关文献综述,对蛛网膜囊肿的病因、命名进行总结,并重点探讨其分型与诊断。认为蛛网膜囊肿可分为硬膜内蛛网膜囊肿和硬膜外蛛网膜囊肿两型。MRI对诊断该病准确性高且不易漏诊,脊髓造影也有重要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38.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8478(2000)11-1132-02
A Discussion on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Arachnoid Cyst:Literature Review and Report of 2 Cases
, http://www.100md.com
ZHAO Nai-hao NONG Da-jian LIU He
蛛网膜囊肿的发生率不低,但临床报道不多,系统总结的更少。我们遇到2例,结合有关文献综述,对其病因、命名进行总结,并重点探讨其分型与诊断。
1 病例报告
病例1,女,53岁,因腰痛10年,左下肢无力伴间歇性跛行1年,左下肢肌肉萎缩2月余入院。查体:骶部轻度压痛及叩击痛,左小腿变细,肌力及反射正常。X线片检查:骶尾椎片骨质结构未见异常。腰椎CT扫描:骨质呈退行性变,L3~S1椎间盘正常。MRI检查诊断为骶管内蛛网膜囊肿。于1998年3月12日行蛛网膜囊肿摘除术,术中见S1椎板右侧有一1.5cm×1.5cm骨缺损区,S1水平右侧及S2水平左前方硬脊膜各有一囊肿。术后诊断:骶管内蛛网膜囊肿。术后随访2年,症状消失,左下肢肌肉萎缩基本恢复。
, 百拇医药
病例2,女,33岁,业余排球训练后站立休息时突然出现腰骶部疼痛伴右侧臀部及右大腿前外侧放射痛,弯腰及用力时症状加重,卧位时疼痛不能缓解,症状进行性加重8d入院。查体:L1、L2椎旁压痛及叩击痛,右大腿前内侧皮肤感觉减退,反射正常。X线检查:侧位片L1、L2椎体呈前低后高之楔形改变。脊髓造影:正位像L1~2水平见一上下长4cm的显影密度减低区,造影柱受压左移;侧位像见L1~2水平显影低密度区上下长约3cm,造影柱似有中断;右斜位片造影柱前缘受压深约0.4cm,并可见边缘清楚之密度减低区,上下长4cm。提示L1/2椎间盘突出,L1~2水平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于1999年9月14日行椎管探查术。术中见硬膜囊局部均匀膨胀呈半透明状,触之张力较高,似触气球感,硬脊膜搏动消失。打开硬膜,清亮正常脑脊液呈喷射状涌出。探查见椎间盘向后突入硬脊膜腔内。术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硬膜内蛛网膜囊肿。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2.1 病因及发生 根据病因可将蛛网膜囊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原发性蛛网膜囊肿是硬脊膜存在缺陷或先天性憩室,长期站立、组织渗透和分泌等因素,使脑脊液在缺陷处逐渐流入硬膜憩室内而形成。继发性蛛网膜囊肿的发生则与炎症、外伤等原因有关[1];椎间盘突出也可合并发生蛛网膜囊肿[2]。
2.2 命名及分型 1932年Enderle最早以骶骨内隐性脊膜膨出报告此病,1959年都留[3]等以神经根囊肿报道2例,其后片冈治等[4、5]也将骶神经膜囊肿和骶部硬膜外囊肿统称为骶神经根囊肿。国内张伯勋[6]等于1983年首先以硬膜外囊肿报告2例,对其发生原因等进行了讨论,但对其命名及分型的描述仍不详尽。根据病理变化,多主张称为蛛网膜囊肿,并将其分为硬膜内和硬膜外2型,此观点已被国内许多学者[7]所接受。
, 百拇医药
2.3 诊断
2.3.1 临床表现 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椎管内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很相似。临床上依病变位置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表现。发生部位在腰骶椎者,常见症状有:(1)腰骶部疼痛:长时间站立及咳嗽、弯腰、打喷嚏等均可使症状加重,平卧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较快。(2)坐骨神经痛:与体位改变有关,在站起和坐下的过程中,因腹压增加致脑脊液的动力发生变化,使囊肿对神经根产生压迫而引起疼痛。卧位时较轻,头低位时疼痛更轻,这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3)肌力减弱。(4)间歇性跛行:与椎管狭窄症出现的间歇性跛行相似,但蹲位休息后症状减轻不如卧位后明显。(5)体检:脊柱外形及活动多正常,腰骶部有压痛及叩击痛,受累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减退,下肢肌肉萎缩,膝、踝反射减弱,直腿抬高试验可阳性。
2.3.2 X线片检查 蛛网膜囊肿缺乏特异性表现,骶管内囊肿较大者可出现骶骨侵蚀现象。X线片平片可排除脊椎骨折、肿瘤、炎症、先天性异常及退行性改变[8]。
, http://www.100md.com
2.3.3 脊髓造影 可较清晰地显示出囊肿的轮廓和位置,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叶根茂[9]等建议在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不明显时首选造影。由于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处较狭窄,造影剂进入囊内的速度较慢,有文献报道用Myodil造影时未见异常,1周后复查发现2个囊样显影,术中发现3个硬膜外囊肿[10],因此认为脊髓造影后延迟性透视或拍片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多用吸收较快的水溶性造影剂,故在相同部位出现造影剂充盈缺损或显影密度减低区,硬膜囊末端影像发生中线偏斜现象并显示不整齐的畸形充盈等,均提示有蛛网膜囊肿的存在。
2.3.4 CT检查 在相应部位可发现低密度占位影像,但常显示不清,且因扫描平面可出现选择性误差等而造成漏诊,因此一般不主张作为首选。
2.3.5 MRI检查 MRI对诊断该病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显示椎管内囊肿的形态以及囊肿与脊髓等周围结构的关系。由于MRI可矢状面成像,检查范围较CT横断面扫描大,不易出现选择错误而漏诊,有条件时可作为蛛网膜囊肿的首选检查。
, http://www.100md.com
2.4 治疗 一般主张手术治疗。有效的治疗是椎板切除和囊肿摘除。手术应将囊肿彻底清除,并松解周围的粘连,以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如囊肿切除困难可采用囊肿造袋术。手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和速度快慢,取决于囊肿对脊髓压迫的时间和严重程度。
作者简介:赵乃昊(1963-),男,主治医师,医学学士。电话:(0776)5801085(办)
参考文献
[1] 黑木武房ぼガ.仙骨囊肿の8例.整形外科.1994,45:1 489~1 495.
[2] 渡边康司ほか.腰椎椎间板へルニァを合亻 并しに sacral cyst について.日脊椎外会讠 志,1990,1:182.
[3] 都留三都雄ほガ.仙骨神经根囊肿の2例.脑と神经.1959,11:969~974.
, 百拇医药
[4] 片冈治ほガ.腰*下肢痛の原因してのsacral cyst-1:仙骨神经根囊肿.整形外科.1972,23:81~93.
[5] 张本其,严清理,吴苏稼.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神经根囊肿(附9例报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6:532~533.
[6] 张伯勋,卢世壁,朱盛修,等.骶部硬膜外囊肿—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少见原因.中华骨科杂志,1983,3:272~274.
[7] 洪天禄,赵理铭,陈国平,等.骶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中华骨科杂志,1994,14:546~548.
[8] Olcott EW,Dillon WP.Plain film clues to the diagnosis of spinal epidural Neoplasm and infection.Neuroradial 1993,35:288
[9] 叶根茂,王乾兴,吴苏稼,等.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在诊断椎管内肿瘤中的意义.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6:568~569.
[10] Crellin RQ.Sacral extradural cysts.J Bone Joint Surg(Br),1973,55:21.
收稿:2000-03-14
修回:2000-06-2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