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病理学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501330
肝脏间叶性错构瘤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0年第4期
     肝脏间叶性错构瘤一例

    张卫国 吴孟超 王一 张秀忠 谭璐

    关键词:肝脏;间叶性错构瘤 患儿女,26个月,发现腹部肿块22个月,于1999年3月9日入院。患儿出生后4个月,其母发现患儿腹部较大,触之较硬。出生后21个月CT检查发现“肝下缘有12 cm×12 cm类圆形软组织块影,边界清,中央有囊状低密度区,腹腔内脏器被推向左侧” 。发病以来,患儿一般情况良好。血甲胎蛋白及乙型肝炎标志物均阴性。术中见:肿瘤位于肝右前叶下段,类圆形,包膜完整,向肝脏脏面突出,约16 cm×18 cm,质中,与其他脏器无粘连,余未见异常。

    病理检查:肿瘤大小为14.5 cm×9.5 cm×4.5 cm,重,1 500 g。切面见淡黄色清亮液体,肿瘤灰白灰黄色,质韧致密,部分区域呈囊性变,周边附少许肝组织。镜下观察:可见呈巢团状排列的肝组织,肝细胞多边形,胞质呈嗜伊红颗粒状,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质比大致正常。肿瘤组织中可见广泛增生并伴有胶原变性的纤维结缔组织,其中可见分枝状胆管和丰富的小血管(图1)。胆管上皮无明显异型性改变。大体检查见囊性区域,囊壁内衬扁平上皮细胞。周边肝组织小叶结构存在,肝细胞分化成熟。
, http://www.100md.com
    图1 肿瘤内可见分枝状胆管和丰富的小血管,细胞分化

    成熟 HE×100

    病理诊断:肝脏间叶性错构瘤

    讨论:肝脏错构瘤是先天性肿瘤样病变,1956年Edmondson 首次描述其病理特点并命名。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常表现为腹部进行性增大,右上腹触及无痛性包块(合并感染时包块有压痛),患儿一般生长发育良好。肿瘤若压迫周围脏器则可引起胃肠道阻塞等表现。该病需与肝母细胞瘤、肝局灶性增生、神经母细胞瘤、肝海绵状血管瘤等相鉴别,确诊依靠病理检查。Murray等[1]认为,在婴儿患者中若发现有分隔、无钙化的肝脏囊性肿块,有特征性超声及CT表现且肝功正常时,应考虑可能为良性间叶性错构瘤。有学者依据肿瘤内各种组织成分多少,分为起源于内胚层和起源于中胚层两类,前者分为实质性错构瘤和胆管错构瘤,后者分为间叶性错构瘤和血管性错构瘤[2]。临床所见以间叶性错构瘤为多,肿瘤以间叶组织增生为主。该病病理特点:(1)单发,向肝外生长;(2)肿瘤表面光滑,质韧,可有大小不一积液囊腔;(3)镜下观察,有排列成片状或小梁状、分化成熟的肝细胞以及分化成熟的血管、小胆管,真性囊肿内衬扁平间皮细胞,假性囊肿为结缔组织形成的囊腔样裂隙,无正常肝小叶和汇管区结构;(4)肿瘤对周围肝组织无浸润现象,也不发生远处转移。此瘤行单纯的手术切除即可,术后偶有复发。该病尚无癌变报道,预后良好。
, http://www.100md.com
    作者单位:张卫国(200438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吴孟超(200438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王一(200438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张秀忠(200438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谭璐(200438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参考文献

    [1]Murray JD,Ricketts RR.Mesenchymal hamartoma of the liver.Am Surg,1998,64:1097-1103.

    [2]金百祥.肝错构瘤的诊治问题.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4,14:10-1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