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创伤杂志》 > 2000年第7期
编号:10503232
SF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82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创伤杂志》 2000年第7期
     徐卫袁 洪天禄 徐耀增 唐天驷 董天华

    关键词:SF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 1993年7月~1998年6月应用SF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82例,其中资料完整并获随访62例。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59例,女23例;年龄17~56岁,平均39.5岁。单节脊椎骨折73例,双节脊椎骨折9例。骨折按Denis分型:爆裂型42例,屈曲压缩型36例(上述两型包括骨折-脱位型),分离屈曲型4例。致伤原因:坠落伤68例,交通伤8例,压砸伤6例。82例中,44例伴有神经损伤。神经功能评分按Frankel分类: A级12例,B级7例,C级14例,D级11例,E级38例。

    2.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局麻,俯卧位,腹部悬空。按Weinstein法定位(即置钉椎上关节突外缘垂线与横突中轴线交点,紧靠骨嵴的外上方),结合X线摄片提示的椎弓根投影,确定进针点,用手钻缓慢钻孔1 cm,改用1 mm粗克氏针尾部平头按所选方向推进,当有穿至松质骨轻脆感觉时,说明在椎弓根内,直至克氏针撞及椎体前壁皮质骨后方,并探测骨孔四周均为骨性,无松软感,将克氏针插入骨孔,经C臂X线机透视或摄片,证实无误,安放4枚相应长度U形钉,安装连接杆,在原位夹紧U形钉两侧螺帽,使U形钉固定于连接杆上,恢复生理前凸。交替旋开两侧连接杆上U形钉外侧螺帽,将内侧推进套筒,螺帽向外旋转,达到生理前凸轴向撑开作用,安装横连杆,夹扁内外螺帽固锁环,再次X线检查复位情况。对于无神经症状者,术中不行椎管减压;有神经症状者,术中行内固定同时椎管直接减压(经后路进椎管行硬膜前方骨块向椎体方向推移减压)。
, 百拇医药
    结 果

    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压缩剩余高度的51.2%(26.3%~83.3%)恢复至术后的96.7%(84.6%~100%)。Cobb角由术前平均21°恢复至术后平均4.5°(-6°~19°)。术前最大位移(前后位或侧位)19 mm,术后减小至2 mm。CT椎管横截面面积从术前65%恢复至术后88%,增容23%。

    本组62例获6~47个月随访,平均25.3个月。共用螺钉248枚。发现断钉12枚,弯钉4枚,螺帽明显松动4只(均未使用可夹封螺帽)。

    讨 论

    1. SF系统的特点及复位机制:SF系统可用于治疗腰椎滑脱症和胸腰椎骨折[1]。治疗骨折部分由U形钉、套筒螺帽和孤形连接杆、横杆组成。U形钉外径6 mm,螺纹由尖端向尾侧逐渐变浅,并有一段无螺纹。套筒螺帽将U形钉固定于连接杆上,钉杆接触面大,固定牢靠,并可通过调节螺帽来调整U形钉,连接杆呈弧形,由3段组成,侧杆与中央杆夹角为 3°和5°两种,形成类似脊柱前凸的钉杆角。由于压缩伤力是胸、腰椎骨折最常见的致伤因素之一,也是危及脊髓的重要原因,因此,恢复椎体必要的高度是多数胸腰椎骨折治疗的重要目的之一[1]。Olerud等[2]强调,准确复位必须包括压缩椎体高度的恢复和脊椎正常力线的恢复,后者对椎管减压意义更大。随访资料表明,SF具有较强的机械力量来恢复脊椎前凸弧度和病椎高度,达到良好的脊柱重建效果,但应防止分离过度(可根据棘上韧带张力或硬膜囊张力来判断)。
, 百拇医药
    2. SF内固定后是否常规行椎管减压:RF系统主张恢复腰椎生理前凸和椎体高度可达到满意的骨块回纳[3]。SF同RF一样,能提供对称的恢复脊椎前凸弧度的骨折分离力,且SF提供的轴向撑开力明显优于RF,从而获得更大可能的椎管内间接骨块的复位。SF通过后纵韧带整复产生向前的矫正力,有助于推动椎管内骨折块向前达到复位。因此,有一个间接的椎管和神经孔的有效减压。本组患者手术前、后CT比较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显示,SF内固定对于神经组织的减压有一定效果。当然与前路减压相比,通过后路固定获得的间接减压是不完全的。然而,椎管完全的解剖减压是否必要?Ruan等[4]发现椎管容积完全恢复是不必要的,患者获得正常椎管容积的71%~93%即能获得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Mumford等[5]的临床结果显示,椎管内堵塞的骨块2/3可能被吸收,并在1年内完全塑型。因此,笔者主张不伴神经损伤的患者仅行SF内固定,椎管内骨块有望大部分获得复位,不必同时做椎管直接减压。而对伴有神经损伤的患者,在应用SF复位内固定的同时,经后路进椎管行硬膜囊前方骨块向椎体方向推移减压。
, 百拇医药
    3.断钉问题:骨干骨折若遇到有骨缺损,负重时螺钉承受的应力较无间隙者增加5~10倍以上。而椎弓根螺钉的固定节段内存在几个椎间盘的弹性结构,故螺钉疲劳断裂无法避免。尽管术前已重视钢材的选用和增加螺钉抗弯强度的设计,但本组仍有少数断钉发生。随访中笔者发现,断钉、弯钉除上述原因外,与患者术后过早剧烈活动、体力劳动及不适当的弯腰以及半卧位姿势等有关。本组1例17岁患者,术后1个月即下床活动,各种体育活动均参加,半年后1次体育活动中自觉清脆响声,摄片示螺钉断裂。另1例患者术后3个月,即下床经常弯腰抱小孩,于术后11个月弯腰听到断钉的响声,摄片证实断钉2枚。1例术后11个月复查未见断钉,13个月不慎跌跤而发生断钉,但椎体成骨及形态均正常,说明未行植骨的弹性固定节段,螺钉的疲劳折裂是难以避免的。因此,笔者主张:(1)患者术后应尽量避免半卧姿态和弯腰,卧床时间应适当延长,下床活动应戴上护腰。(2)建议术后9~12个月骨折愈合后可考虑取出内固定器。(3)虽然断钉残留在椎弓根内不影响健康,但在取内固定器时应尽量拔出断钉。这样既可解除患者的忧虑,也不影响今后MRI等特殊检查。本设计有拔断钉的专用器械,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
, http://www.100md.com
    4. 椎体高度再丢失问题:评价一个内固定器是否有效的标准,在于它是否具有维持矫正的能力,而矫正力的维持不仅在于内固定器本身,而且在于良好的骨愈合质量[4]。本组病例随访中发现,骨折椎体高度平均丢失5.0%,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未行融合术。因此,胸腰椎骨折患者是否需行植骨融合以防Cobb角丢失?笔者认为,对未行椎板切除者可考虑行植骨(应用异体骨,患者和术者均能接受)。对椎板切除者行植骨术存在植骨床不足的困难,值得探讨。

    作者单位:徐卫袁(215600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洪天禄(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徐耀增(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唐天驷(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董天华(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洪天禄,徐耀增,孙俊英,等.腰椎滑脱症和胸腰椎骨折的内固定器研制及临床应用.中华骨科杂志, 1998,18:456-459.

    2,Olerud S,Karlstrome G, Sjostrom ML. Transpedicular fixation of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fractures. Clin Orthop, 1988,(227):44.

    3,Chang KW.A reduction-fixation system for unstable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pine,1992,17:879-886.

    4,Ruan Dk, Shen GB,Chui HX,et al. Instrument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unstable thoracolumbar fractures.Spine, 1998,23:1324-1332.

    5,Mumford J, Weinstein JN, Spratt KF, et al.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outcome of operative management.Spine, 1993, 18:955-97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