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创伤杂志》 > 2000年第10期
编号:10498835
对创伤感染的一些新认识
http://www.100md.com 《中华创伤杂志》 2000年第10期
     对创伤感染的一些新认识

    肖光夏

    关键词:创伤感染 一、感染与休克有内在联系

    创伤感染的发生与发展和早期处理密切相关。严重创伤后全身常伴有休克,凡休克重或复苏延迟者,易发生感染。认识到休克和感染的内在联系,临床上就不能满足于患者能否度过休克期,还应注意休克的纠正是否及时与正确,因为它严重影响到机体防御感染的功能,及时、有效地纠正休克,就有抗感染的含义。

    二、近代对全身性感染机制的认识

    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感染的认识不断深化。总的来说,是由病原菌→内毒素→炎症介质。内毒素是G-杆菌细胞壁的成分(脂多糖,LPS),也是G-杆菌的主要毒性部分,在细菌繁殖或裂解时,释放出来。LPS本身就是一种很强的毒素,可刺激细胞、补体等产生多种炎症介质。这些介质(mediators)包含某些小分子的蛋白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IL-1、IL-6、IL-8)、氧自由基、NO以及脂质类血栓素(TX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
, 百拇医药
    一种介质又能介导另一种介质的释放,形成一个连锁反应,国外称为瀑布反应(cascade reaction)或级联反应。在我们的动物实验中(包括体内、体外)均得到证明。炎症介质不是外来的,而是来自机体本身,适量时,有防御作用。如果细菌、内毒素等得不到控制,持续的刺激,可因过度反应而失控,产生所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可导致广泛的组织损害,最终的死亡原因往往是多内脏功能衰竭(MOF),其实质就是炎症介质的失控。严重感染最终死亡时,不一定血培养都是阳性。由于血培养不经常是阳性,1991年BONE正式提出“败血症”这一名词并不确切(因为败血症是指血培养阳性同时伴有全身感染症状),应代之以脓毒状态(septic state)。这一提法近年来已被广泛接受,所以文献中很少见到败血症一词,较多见到的是脓毒症(sepsis)。血培养阳性者则直接称为菌血症(bacteremia)。

    由于上述认识,近十几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炎症介质拮抗剂的研制,但至今收效甚微。因为炎症介质有其两面性,过之或不及都有坏处;应用某些介质的拮抗剂时,可能其活性已过,已引发下一个介质的释放,要阻断这种“瀑布反应”是困难的,在可预见的近期内,很难用以防治。当前仍应着力于处理引起“瀑布反应”的前端因素,即杀菌与拮抗内毒素。
, 百拇医药
     三、防治内毒素血症是提高抗感染水平的“新焦点”

    G-杆菌是当前临床感染中最突出的病菌。内毒素是G-杆菌外膜中的成分,它能介导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动物单独输注内毒素就可导致脓毒性休克的发生。我们研究发现,抗生素虽能杀菌,但杀菌后还有内毒素的成分存在;游离的内毒素与附在菌体的内毒素比较,其生物活性增加了数十倍。因此临床虽然应用了有效的抗生素,血培养细菌也已转阴,但病人仍然死亡。检测发现,血液中的内毒素含量很高,其死亡原因应与内毒素与其所介导的过度炎症反应有关。抗生素可以杀菌,但并未解决内毒素问题,有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引发内毒素的释放量还相当大。所以,如何拮抗内毒素或研制既能杀菌,又能中和内毒素的新药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四、应重视内源性感染

    创伤后病菌侵入的主要门户是创伤部位,不容置疑。但严重创伤对人体是一严重应激,应激性损害中,胃肠道是敏感器官。应激性溃疡并不限于上消化道,下消化道也很明显,后者正是体内最大“贮菌所”和“内毒素库”。由于肠黏膜屏障的损害加上肠黏膜通透性的增加,微生物及其产物通过肠黏膜上皮到达肠系膜淋巴结,甚而散布全身,这一疾病过程称为肠源性感染或微生物移位(microbial translocation)。感染源来自自身,属内源性,进行是隐蔽的。自1962年我们已有此概念,当时通过312例烧伤早期病人,广泛的创面的细菌学调查,并未发现该菌,但血培养中已经发现,而往往是肠道常驻菌,从而产生了肠源性感染的概念。近十几年来,通过数千只动物实验,以荧光标记的微生物引入肠道,在严重烧伤后进行体内示踪,已证明需氧菌(以绿脓杆菌为代表)、厌氧菌(以脆弱类杆菌为代表)、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代表),均可经肠道侵入并布散至肠淋巴结、肝、肺、脾、肾、血液;而G-杆菌的内毒素(125I标记)更早于细菌从门静脉血与肝内检出,门静脉的内毒素值经常高于腔静脉;动物制作肠淋巴瘘,收集的肠淋巴液中也可检出细菌和内毒素。综上,肠源性感染这一途径被证明是存在的。国外一些医学中心由于临床上总有一些找不到原发灶的菌血症(约有30%),还因于近一二十年来,用尽各种近代的无菌和隔离技术,外科感染的水平停滞在一个“不易再下降的水平”,所以自80年代中期,不少医学中心开始研究内源性感染,此中又侧重于肠道。通过研究,已有学者提出,如不注意这一潜在的感染源,有可能成为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启动器”。
, 百拇医药
     五、感染常见菌的变迁与实验室保证

    不同时代创伤感染的常见菌有明显变化。在抗生素使用下,病程前后的病原菌也可经历消长或取代,为此细菌学调查与药敏试验是实验室保证的基础。凡自细菌培养中出现的微生物都应重视,不能主观将之列为“非致病菌”或“污染菌”。时至今日,许多曾被认为“无足轻重”的“机会菌”,如沙雷菌、克雷白菌、不动杆菌、阴沟杆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真菌等,已充斥于外科感染之中。这些菌是环境和正常人体的常驻菌,论毒力不是特别强,但抗药性强,在抗生素抑制敏感细菌后,可优势生长,遇有腐败组织更可高度繁殖。为此,特别提出外科清除腐败组织的重要性,单纯依靠抗生素,临床能看到的只是菌种的交替,而不是感染的控制。外科感染不同于内科感染,即较多为复数菌感染,通过检出菌的菌量分析,对区别主要致病菌或一般污染菌可能有助。近年,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几倍增长,但临床漏诊、误诊的例子很多,多数是在尸检中发现,如不做尸检,病人可能在不明不白中死去。以往曾被视为“污染”而忽略;当前则因检测手段不周全而继续延误。微生物各有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常规的细菌培养基不尽适合于真菌。真菌感染常为继发感染,或称“二重感染”,在混合感染情况下,常规培养基上,一般细菌的生长速度又远远超过真菌,真菌的存在常被掩盖。我们曾对10份活检证实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标本,接种于常规培养基上,10个培养皿上均遍布细菌,只有2 个培养皿上偶见真菌菌落。因曲霉菌有嗜组织性,我们试将38 份疑有该菌感染的组织,直接接种于真菌培养基上,并与常规细菌培养比较,检出率由8%提高到61%。临床医师需了解真菌的致病因素,如广谱抗生素易引起二重感染;留置各种导管有潜在真菌感染的威胁;重危病人免疫功能的削弱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应经常警惕“真菌感染”的发生。只要认真观察,身体有些部位还是有生态变化的迹象,如口腔、尿液、粪便、女性生殖道等处的菌群变化,其中尿液出现真菌数量增加,常预示深部真菌感染的可能。开展厌氧菌培养是另一重要保证。由于厌氧培养技术要求较高,除需要特殊设备外,从取材、送检都有特殊要求,至今认真开展此项检测的单位尚不多。多年来,对厌氧菌认识只限于有芽孢厌氧菌,如气性坏疽、破伤风,而外科感染中大量存在的却是“无芽孢厌氧菌”,如深部肌肉坏死、电烧伤、胃肠道穿透性损伤、会阴部感染等,凡开展此项检测后都会发现,常规提供的细菌学信息尚不全面。提高感染的诊疗水平的确需要较好的实验室保证。

    作者单位:肖光夏(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