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13858
杏苑“三情”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18日 广益中医疑难病诊所
     灯下翻阅明代医家李中梓的《医宗必读》,被李氏一段精妙言论所吸引,读之深受启迪。

    李氏在《医学必读》“不失人情论”中提出,医生治病要力求做到“不失人情”,而要做到此,必须注意“三情”。即病人之情,旁人之情,医人之情。若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说,医生在临床之中要注意处理好医生与病人,与亲友之间,医生互相之间的关系。显然,处理好以上关系,即使是在当今也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谈谈病人之情:李氏认为,医生临证中既要详细诊察病人的病情,同时还应全面了解病人其它情况,包括病人的体质,智力,性格急缓及心理特征与动静喜好,饮食嗜好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方能辨证准确,论治得当,提

    高临床疗效。否则就是灵丹仙药也难以彻底治愈疾病。

    其次是旁人之情。李氏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病人的家人,亲朋,邻居比较关心病者的病情,为了促使病人疾病早日康复,往往要动脑筋给病人出一些点子。但由于这些人的出发点不同,知识面有异常多种因素,造成旁人出的点子必然有优劣之分。故医生临近应注意到此,和病人谈话,应进行详细具体的分析,凡对病人有益的建议可以采纳,而那些对治病无益,甚至有害的建议应及早摒除,以免贻误病情。

    再其次是医人之情。李氏十分重视医人之情,他针对当时医林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归纳出了当时社会上的庸医“七流”,将庸医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对那些不学无术无德无才的庸医进行深刻而大胆的批判。李氏笔下的庸医其一是便妄之流或用巧言骗人,或用甜言迷人,或强词夺理以相欺,成危言耸原以相恐;其二是阿谀之流,或结交亲信,或讨好僮仆,或钻营以让人推荐,或病家不邀而自赴往医;其三是欺诈之流,腹中无点墨.双目不识丁.却诡称神授。假托密传;其四是盂浪之流,对望闻问切漫不关心,随手便用手撮药,反而妄称人愚我明,人生我熟;其五是谗妒之流,嫉妒成性,排挤同行,阳一套.阴一套,表面上好象很讲团结,背地里却互相倾轧,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其六是贪婪之流,贪得无知,轻忽人命,病在危疑,仍贪功妄投药剂,一旦贻害病人,又将责任推给他人;其七是庸浅之流,各恃浅薄之见,讽刺打击那些医技高明的医生。

    李氏最后指出:“圣人以不失人情为戒,欲含学者思之慎之。勿为陋习所中耳。”他要求医生要象历代名医那样,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临证中专心致志,不怕担风险,不可趁人之危谋取私利,绝不能感染庸医陋习。前贤教诲,语重心长,时至今天,我们仍应在临床工作中注意“三情”,以社会主义医德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医生与病人,与亲友之间,医生与医生之间的关系,为振兴中医作出更大贡献。, http://www.100md.com(gyz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