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515576
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
http://www.100md.com 2002年5月23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2年第19期
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
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

     本报讯 意大利贾拉拉大学Casetta等报告,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早晨是发病高峰。

    为了确定缺血性卒中的诱因,研究者对缺血性卒中发病昼夜节律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为意大利东北部贾拉拉市的165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发生时间由患者本人或目击者发现明确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确定。1395例病人可确定卒中发病确切时间,189例病人虽不能确定卒中发病确切时间,但可确定其发病时间段:半夜12.01-6AM, 6.01AM-中午12时,中午12.01-6PM,6.01PM-半夜12时。74例不能确定发病时间。(Arch Neurol 2002,59 ∶48)

    结果显示,在1656例病人中,卒中发病高峰是早晨(8 ∶28AM),另一个较小的高峰是晚上(8 ∶13PM),夜间发病最少。缺血性卒中发病率的昼夜节律变化与临床参数无关。

    该研究证实以往的结论: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存在昼夜节律,其昼夜节律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脏性猝死等类似,它们可能有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人认为,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存在于高血压病人,也存在于血压正常病人),和早晨高凝状态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出现昼夜变化的决定因素。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在清晨预防性给予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病危险。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在时间上和卒中相似,呈双相改变。,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