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精神分裂症 > 正文
编号:178191
http://www.100md.com 2002年6月4日 华人医疗网
     天津市安定医院《精神分裂症家系与相关易感基因的研究》科研课题,近日通过专家组鉴定。

    以往对家系、双生子及寄养子等流行病学的大量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65%取决于基因。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因缺陷是许多严重精神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人在遇到心理和社会环境压力时,只有那些携带致病基因者才有可能罹患精神心理疾患,因此遗传学研究越来越受到精神病学界的广泛重视。该院在多年来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分子遗传学研究,以便从更深的层面上探讨精神疾病的原因。

    该院自1997年开始,以刘建勋、冯志颖等为首的科研课题组经过近5年的时间,对精神分裂症家系与相关易感基因进行了研究。该项课题以患者父母为对照组,解决了以往存在的一些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配对问题,排除了遗传背景的干扰。研究人员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手段,对59个家系中的父母及患精神分裂症的子女进行了多个候选基因的研究。通过复等位基因传递不平衡方法统计后发现,在中国汉族人群X染色体短臂1区1带上的HSU93305基因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提示该染色体区域可能存在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这一研究从基因水平探讨了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和发病机制,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