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考趣
编号:181684
漫话中药“功能味”
http://www.100md.com 2002年6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770期
     中药之定味,盖缘于神农氏,《史记》曰:“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此一“尝”,中药之味成矣。以药味测功效,则始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为涌泄阴,淡味渗泄为阳”,至此,五(六)味之说定。然则,留心者以口尝之就会发现,药之固有味,与古今中药书籍记载之味大相径庭,如书中皆曰附片、石膏味辛,但以口品尝绝无辣口的感觉;白芨、蒲黄也断无甘甜的味道……似此之类,信手可得。

    如此天壤之记载,是前人粗枝大叶?抑或古今之人味觉有异?稽考古人治学之风,以“精专”显世,毫厘之差尚不放弃,况乎枘凿之分?观古有“辛辣嘲讽”、“甘之如饴”诸语,足见古今之人味觉同矣。如是,何以致中药固有味与书中记载之味乖谬?余以为,书中所记载的药味,除了药物固有味,还包括了由“五味理论”衍生出来的功能“味”。

    以药的固有味定药效,是先贤们临床用药经验之记录,辣椒之辛,食之则汗;乌梅之酸,望而已渴;蜜饴之甘,濡干解乏;盐卤之咸,渍坚则软;黄连之苦,食之消火。这种以药之固有味来确定药效直观实用,形成了五味治病的特殊方法。但先贤们很快发现以药之固有味来指导中药治病并不完全允当,因为现实情况是,发汗的药其固有之味并非全是辛辣;生津止渴的也非全是酸味……显然,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水平的学术理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已经无法对中药治病的客观存在的复杂现象给予科学解释,他们除了用“格物”——以口品尝的方法确定药物固有味外,还必须用更为具体的哲学方法给予更为科学而精确的解释,这就是:“致知”——根据药之固有味总结其效能;“参验”——在实践中观察验证药物的“味”、“效”关系;“返观类比”——通过参验所得,用药物实效反推药物性能(比如:某味药物有发汗的作用,虽无辛的固有味,但它却有辛味的功能,古代医药家就赋予它“辛”昧);“知行”——形成固定的理论框架(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

    从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所谓“功能味”就是根据药效推断出来的中药“味”。确切地说,这里的“味”己不是口尝所能感觉的味,而是药物功能的代名词。亦即能散、能行、能润是药物的“”功能;能补、能缓、能和是药物的“”功能;能渗、能利是药物的“”功能;能收、能涩是药物的“”功能;能泄、能燥、能坚是药物的“”功能;能下、能软坚是药物的“”功能。

    “功能味”的提出,使长期困扰中药界的,为何许多药物固有味与古今中药典籍记载之味相左的疑团得到了圆满解释。中药虽有“固有味”和“功能味”之分,但在临证表述和应用上,常常是重视其固有味,轻视其功能味,很容易使中药治病理论陷入吃酸治肝病、吃苦治心病、吃咸治肾病、吃辛治肺病的机械循环的唯心主义误区,从而导致中药五味理论的程式化、简单化,淹没了中药本身的部分功效,也抹去了其自身存在的一些副作用,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对中药的正确使用。, 百拇医药(张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