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药药名
编号:182880
“白”姓药材品种点评

     白头翁:是清热、治痢的良药,每年夏秋季用量最大。1994年因产地采集量减少,导致价格上升至3.5~4.5元(kg,下同),此后一直市畅价扬,到1998年价高达8~9元。目前仍销路畅快,价在6~7元间,后市仍将坚挺。

    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大量用于治疗肺结核,多年来一直销路顺畅,价格从1988年的2.5~3元节节升至目前的14~17元,且货源不足。随着野生资源的逐步枯竭,其后市看好,存在升幅空间。

    白薇:清热、凉血,全国各地均产,属小品种,销量不大,从1988年至今,价格始终在4~6元间运行。目前销势平平,价5~6元,但表现坚挺。预计后市仍将平稳,在目前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实属不可丢弃的“稳中取利”的品种。

    白附子:1990年前后其价为7~8元。因其有毒,加工麻烦,药农多不愿种植采收,因之市场常有断档,导致价格逐年稳步上扬。虽受1998、1999年炒风影响,曾升至15~16元,但总的态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目前其价10~11元,且市疲货不畅,影响了产地生产积极性,收获量受到较大冲击。预计今、明两年过后,库存因消耗所剩无多,其价反弹上升在情理中。

    白芍:主产于安徽、河南、江苏等地。历史上白芍的最低价为0.5~1元。1996~1997年因炒作影响,其价直升至20元左右,庄家欢天喜地,药农大种特种。此后其价一路狂跌至今日的3~4元(统)。许多囤积者压货在手,急欲抛出而不得,药农所种连年收获,少人收购,这种局面今、明两年难以改变。

    白茅根:属野生,资源十分丰富,成本低廉,但因其生津止渴,药效良好,所以多年来一直销路顺畅,价格逐年小幅上扬,由1988年的1.4元升至目前的3~4元。今后药农采集仍是有利可图,药商加工出售,多销可获多利。

    白花蛇:原属野生,近年有家养。从总体看资源仍属稀缺。因此多年来价格一直不菲,每条价一直保持在8~11元间。目前市价8.5~9元,且后市坚挺。

    白蒺藜:目前市价1.8~2.8元,据了解,产地农民不愿采收,库存薄弱,预计如果农民今年仍不采收,其价有升将是不争事实。

    白扁豆:目前市价3~3.5元。据调查,此价几乎与1990年价持平。因价低,农民种植面积减少,供应量已明显不足。预计后市价格有上攀的可能(白扁豆最高价曾达5~6元)。(赵平均 王志成)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茎类 > 白及(白芨)     濞e洠鍓濇导鍛閸涱剛杩旈柛娆忓€介埀顒€鍠涚槐婵囩▔瀹ュ棛鈧垶骞嬮幇顏呭床濞达絾娲戠粻锝咁嚈妤︽鍞撮柕鍡曠劍鐢綊鎳¢幇顓炵仐闁圭ǹ娲ょ槐鈺呭Υ閸屾稒鐎紒鏃傚Х婢ф寮堕崘銊ф剑濞存粌楠哥敮顐︽媼濡炲墽绋婇柡澶婂暕濮瑰鏁嶅畝鍐仧闁诡喓鍔忛缁樼▔閻戞﹩鍔冮柡鍌氭矗缁楀鈧绮忛~锕傚绩鐠鸿櫣绉垮〒姘☉閵囧洨鈧娉涢崢銈囨嫻瑜版帗顫夐悹鍥︾串缁辨繄鎷犻悜钘変粡濞寸姾鍩栭崹銊╂偨娴e啰妯堥梺顐f皑閻擄繝骞嬮幋婊勭拨闁挎稑鏈崹婊勭椤掍焦鏆柛鎺嶅嵆閳ь剚姘ㄩ悡锟犲触鎼搭垳绀夊ù鍏兼皑閻濇盯宕¢崘鑼闁诡喓鍔庡▓鎴炴媴濠婂啯鎯傚ù鐘插濠€鎵磾閹寸姷褰查柛鎺斿█濞呭酣濡撮敓锟�

   鐎甸偊鍠曟穱濠囧棘閸モ晝褰�  闁稿繗娅曢弫鐐烘儌閻愵剙顎�  閻犲洤瀚鎴﹀礄閻樻彃缍�  闁瑰吋绮庨崒銊╁即閺夋埈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