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院 > 医院动态
编号:10121774
大医院看病难在何处?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4日 《健康时报》 2002.07.04
     本报记者 胡迎新

    中国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由来已久,患者为排队挂号发愁,对这个问题许多医院院长也很无奈。这种现象不仅在北京的协和、同仁等大医院比较突出,在国内其他大城市也存在,不是个别现象。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一位不愿意透露自己姓名的美籍医学管理专家,这位拥有美国医学管理MBA学位的专家,曾在美国和东南亚地区从事医药管理职业多年,是位阅历颇丰的医学界管理人士。

    这位专家认为中国大医院看病难现象绝对是不正常的。应该从为患者着想的职业精神出发应该尽力去解决。美国大医院不存在门诊和挂号,所以无从谈起排队挂号的问题。

    他把中美医疗体制和观念作了简明扼要的对比:中国患者看病首先想到医院。美国患者首先想到的却是找“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是患者的初选医生。病人的医疗保健基本由家庭医生负责,如患者病情需要,则由家庭医生介绍去看专科医生,或者更高级的专科医生。如果患者确实需要住院治疗,则由家庭医生安排去医院治疗。医院就是完成一项医疗行为的地点,多数患者的诊疗活动主要在社区诊所甚至是家中完成的。病人经过医生合理有效的筛选安排,得到了最恰当最需要的服务,即使是疑难病症,也会按照诊所———社区医院———总医院———大学医学中心———著名医院的程序接受治疗。像北京大量病人涌向“协和”、“同仁”等高级医院就诊的现象简直是不可思议。
, http://www.100md.com
    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全科到专科的有序运作需有发达完善的多级医疗体系及保险机制的引导和控制,以及资源的合理使用、高效运作及服务理念的细致入微,最终将“排队现象”等国内顽症化解于无形。

    大医院看病难现象产生的根源

    这位专家认为,要解释这一现象可从几方面客观分析。

    先从市场角度分析,这一现状说明了医疗服务供需的极端不平衡。如果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调节下,资本会自由流动使该产业导向平衡。国内的医疗市场定位于为老百姓谋福利,这本是善举,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受到政府制定政策的干预,导致失去市场机制杠杆调节的作用,政府制订的政策假如迎合市场的经济规律,那么医患间的结构就趋于平衡,如果政策不能迎合市场经济规律,医患间的结构就必然出现紊乱。

    另外,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这就是传统医疗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就好像列车突然提速,使乘车者出现晕眩不适的症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传统产业,工、农、商的市场化进程很快,而传统上非产业的行业,如科、教、文、体、卫相对落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阻碍,基本生活保障、保险、福利等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缓慢,必然导致其改革进程缓慢,无法满足社会对其过高期望值的期待。目前国内很多地方还没有解决基本医疗的问题,所以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还算不上当前医改亟待解决的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但是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是有悖于人类卫生服务的理念,特别发生在北京各大医院里,更显矛盾的突出和尖锐。
, 百拇医药
    如何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这位专家认为国内医疗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要多元化,他们除了具备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营运管理、资本运作、市场服务等专业知识,具有职业经理人的素养,懂得运用创造性、开放式的多元思维方法主动解决问题。另外,医疗事业发展仅靠国家财政拨款是难以为继的,应该吸引全社会的、跨行业的、外资等多元化的资金投入。通过贷款、风险投资、上市等多种途径融资,鼓励民营机构介入医疗产业,特别是对一、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及外资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在医保等重要政策方面给予倾斜,通过多元的医保和医疗储蓄等资本形式将它们纳入系统之内。在医疗服务模式上,以西方国家的“社区医院”为范例,注重社区医疗服务是中国医疗改革的最基本的政策导向。假如社区医院、卫生诊所这类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方便,患者恐怕再也不会不远万里、一窝蜂地拥堵在大医院排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