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药:中药市场新亮点
冯申
用新鲜的植物、动物入药,就是“鲜药”。在我国中医药学起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鲜药的应用始终贯穿其中。据调查,在2000多种常用中草药中,有近1/3在传统用法中是以“鲜”为主的。尽管鲜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使用经验,但在20世纪中期,鲜药一度在临床上销声匿迹,鲜药也变得鲜为人知。
如果感冒时喝一碗鲜姜汤能很快缓解症状,实际上这就是鲜药起的作用。对危重病人尤其是高热症,鲜药有奇佳的疗效。用现代医学观点来看,鲜药品质新鲜,未经加工、干燥或其他方法炮制,保持了天然的状态和分子结构,因此有效成分含量高、药效好。就好像鲜苹果与干苹果相比,新鲜苹果所含营养成分自然更为丰富。在我国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中,鲜药一直占有一席之地,直至我国解放初期,鲜药的使用还相当普遍。但由于药材保鲜技术落后,鲜药培养、保存、运输成本较高,绝大部分的鲜药品种被干品取代,临床经验也濒于失传。20世纪80年代,国内中医药领域的有识之士呼吁:恢复鲜药供应,并加强对鲜药保鲜技术等基础工作的研究。值得庆幸的是,国内不少临床医生及科研单位对此积极响应,一大批人员投入到对鲜药的再度研究、开发工作中,北京也于1993年成立了鲜药研制中心。
在对鲜药的再度研究中,人们发现,用现代工艺在不影响生物活性的前提下将鲜药的各种活性成分提取出来,使鲜药从草药水平上升到制剂水平,是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而此时,国外对鲜药的研究进展也给研究人员带来了紧迫感。法国、英国、日本对鲜药的研究均非常重视,已有不少关于鲜药制剂的专利。早在1985年,德国古萨公司就已在我国申请了鲜春黄菊提取有效成分的专利。同时,许多国家陆续研制出有活性成分保存完好的鲜药制剂。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ARDEVAL试验药厂生产的SIPF口服液,该口服液是在-50℃低温下将鲜药精磨成微粒,并在悬浮液中添加乙醇,制成含醇量为30%的悬浮液,使悬浮液在恢复常温时不会发生酶反应而引起活性成分的变化。
从国外鲜药制剂的成功经验来看,将中药理论与现代工艺技术及高新生物技术相结合是未来研究和发展鲜药制剂的方向。20世纪90年代,北京鲜药研制中心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植物抗癌药的生产工艺和细胞分子学研究。通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第一个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植物原生命状态、具有抑制肿瘤作用的鲜药制剂“金水鲜”就是在1996年推向市场的。
北京鲜药研制中心主任李建生认为,国内对中药材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是基于干品进行的,许多数据结果并不完全适用于鲜药。另外,中药的现代化水平滞后亦成为研制鲜药的“瓶颈”。至今,一些中药的活性成分尚不能肯定,而在活性成分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鲜活植物加工,难以预计细胞中的各种酶将会对活性成分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鲜药的疗效。尽管如此,具有中医药特色且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中药鲜药制剂无疑会成为现代中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冯申), http://www.100md.com
用新鲜的植物、动物入药,就是“鲜药”。在我国中医药学起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鲜药的应用始终贯穿其中。据调查,在2000多种常用中草药中,有近1/3在传统用法中是以“鲜”为主的。尽管鲜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使用经验,但在20世纪中期,鲜药一度在临床上销声匿迹,鲜药也变得鲜为人知。
如果感冒时喝一碗鲜姜汤能很快缓解症状,实际上这就是鲜药起的作用。对危重病人尤其是高热症,鲜药有奇佳的疗效。用现代医学观点来看,鲜药品质新鲜,未经加工、干燥或其他方法炮制,保持了天然的状态和分子结构,因此有效成分含量高、药效好。就好像鲜苹果与干苹果相比,新鲜苹果所含营养成分自然更为丰富。在我国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中,鲜药一直占有一席之地,直至我国解放初期,鲜药的使用还相当普遍。但由于药材保鲜技术落后,鲜药培养、保存、运输成本较高,绝大部分的鲜药品种被干品取代,临床经验也濒于失传。20世纪80年代,国内中医药领域的有识之士呼吁:恢复鲜药供应,并加强对鲜药保鲜技术等基础工作的研究。值得庆幸的是,国内不少临床医生及科研单位对此积极响应,一大批人员投入到对鲜药的再度研究、开发工作中,北京也于1993年成立了鲜药研制中心。
在对鲜药的再度研究中,人们发现,用现代工艺在不影响生物活性的前提下将鲜药的各种活性成分提取出来,使鲜药从草药水平上升到制剂水平,是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而此时,国外对鲜药的研究进展也给研究人员带来了紧迫感。法国、英国、日本对鲜药的研究均非常重视,已有不少关于鲜药制剂的专利。早在1985年,德国古萨公司就已在我国申请了鲜春黄菊提取有效成分的专利。同时,许多国家陆续研制出有活性成分保存完好的鲜药制剂。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ARDEVAL试验药厂生产的SIPF口服液,该口服液是在-50℃低温下将鲜药精磨成微粒,并在悬浮液中添加乙醇,制成含醇量为30%的悬浮液,使悬浮液在恢复常温时不会发生酶反应而引起活性成分的变化。
从国外鲜药制剂的成功经验来看,将中药理论与现代工艺技术及高新生物技术相结合是未来研究和发展鲜药制剂的方向。20世纪90年代,北京鲜药研制中心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植物抗癌药的生产工艺和细胞分子学研究。通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第一个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植物原生命状态、具有抑制肿瘤作用的鲜药制剂“金水鲜”就是在1996年推向市场的。
北京鲜药研制中心主任李建生认为,国内对中药材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是基于干品进行的,许多数据结果并不完全适用于鲜药。另外,中药的现代化水平滞后亦成为研制鲜药的“瓶颈”。至今,一些中药的活性成分尚不能肯定,而在活性成分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鲜活植物加工,难以预计细胞中的各种酶将会对活性成分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鲜药的疗效。尽管如此,具有中医药特色且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中药鲜药制剂无疑会成为现代中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冯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