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保健版 > 图书&话题 > 洪昭光
编号:10122118
洪昭光现象透视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25日 《健康时报》 2002.07.25
洪昭光现象透视//
洪昭光现象透视//
洪昭光现象透视//
洪昭光现象透视//

     本报记者 韩林涛

    洪昭光现象是什么?

    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早不再需要回答,因为洪昭光这三个字和一个叫做“健康享受每一天”的讲座,早已经在电视、报纸、录音、光盘、书籍、手抄本以及各种传闻中开始改变着大家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有人把洪昭光称作健康生活的“传道士”,有人把他的健康讲座称作“健康圣经”。

    这个“健康圣经”到底有什么“魔力”?在洪昭光讲座“发红”的背后还有什么?

    1、洪昭光———顶得上一个健康教育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姜垣女士说起洪昭光很是佩服,同事们在一起聊天时开玩笑说,一个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作用都顶不上一个洪昭光的健康教育作用大。姜垣觉得洪昭光讲座的成功,不但是他从医40多年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更主要的是他的讲座能做到语言生动,非常贴近老百姓,通俗易懂。
, 百拇医药
    当然,洪昭光讲座的“走红”,在姜垣的眼里不仅仅是因为语言的风趣和通俗易懂这么简单,而是有着更深刻的社会背景。姜垣说,我国的人口结构及疾病的发病与死亡模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持续、快速的增长趋势。

    导致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生活方式的不当。姜垣介绍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自然而然地趋向于选择精细的食物、较少的体力劳动和越来越多的承受心理压力和紧张。药物滥用(包括烟草和酒精)、饮食不当、久坐的工作以及与情绪有关的行为,这些行为及生活方式危险因素估计占所有过早死亡的40%-70%,占急性伤残的1/3,占慢性伤残的2/3。我国学者分析我国前10位死因,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占44.7%。提前患病、提前衰老、提前残废、提前死亡的事情越来越多。

    这些都是洪教授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洪教授讲座想要解决的问题。“起床三个半”、膳食的“一二三四五”、饮食的“红黄绿白黑”、运动的“三五七”等等都是洪昭光针对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防治总结出的可以一看就用的“秘方”。
, 百拇医药
    姜垣说,中国目前正处于疾病模式从传染病为主向慢性病和传染病双重负担转变的过程中,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这当中除了生活方式的影响,还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老年人口的比例明显上升,多种慢性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2、洪昭光这样的人———多乎哉?不多也!

    其实在科普的大道上,全国著名的医学专家像北大人民医院的胡大一教授、海军总医院的冯理达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的向红丁教授、郎景和教授、北京同仁医院的李清朗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的祝总镶教授等都在研究医学技术同时,在科普工作中也颇有建树。

    除此之外,更多科普医务工作者还是默默耕耘在基层,这当中,北京煤炭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钟伟算是一个。45岁的钟伟已经从医20多年,写作科普文章已有12年的光景。

    使患者的疾病康复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天职,而唤醒普通百姓的防病意识也是医务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钟伟觉得医学科普工作与临床工作同等重要,因为临床是以治疗为中心的,而医学科普却以预防为中心。治疗与预防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像一台天平,托着人类的健康。
, 百拇医药
    但是要把医学知识准确地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将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用最通俗的词汇表达出来。除了通俗以外,还应有贴近生活、幽默轻松、寓教于乐的形式,又不失科学的严谨性。一篇好的医学科普文章应该是:科学知识贯穿始终、理论知识深入浅出、让专业人士认同、让普通读者容易接受。

    在钟伟眼里,只有那些有爱心、有能力,愿意为医学科普工作而奉献的医学专家们,才能孜孜不倦地把深奥的医学知识和一生所积累的临床经验全部灌注于笔尖,化作丰盛的科普知识,撒向渴望健康的人们。洪昭光正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现在还是太少太少。

    3、洪昭光的讲座———1.3亿老年人都需要

    当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0%,预计2050年将达到4亿,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的利用与提供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课题。

    洪昭光健康讲座的听众,很大一部分就是极需要保健预防知识的老年人。两年来,洪昭光教授为48个部委的老干部进行了健康知识的传播,听众从几十人到上千人,每次都是座位爆满,气氛热烈。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陈玉琴大夫两年来一直跟随着洪昭光教授四处讲座,在她的印象中,最多时洪教授一天连着在三个地方讲三次,每次都有2个多小时。每次讲座,都是洪教授还没上台,听众手里就都有了他的讲话稿了,陈玉琴一看,都是从网上下载的。等洪教授开始讲后,大家都忙着改错字,边听边改。讲座结束了,错字改完了,听众还是抢着购买洪教授的书。
, 百拇医药
    一直从事老年问题研究的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恺悌副研究员也在关注着洪昭光教授。张恺悌一直把洪教授当成是老龄工作同一个战线上的战友,他觉得洪教授在老年病研究工作中是比较有权威性的,总结出的健康知识都是老年人实际需要的,操作性很强。洪教授对健康预防教育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不但能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而且能把自己的研究和治疗工作结合到健康教育中。

    张恺悌副研究员从2000年开始进行了一年半之久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调查结果中,老年人患慢性病比例是:城乡合计60.3%;城市67.5%;农村53.0%。当问到老人“您对自己的健康满意吗?”时,回答很差的有5.0%,较差的19.5%,一般的47.6%;较好的22.1%,只有5.8%的人感觉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很好。

    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老龄化和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多。为此,张恺悌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中提出了建议:我国人口转变的同时伴随着疾病模式的转变,人口转变的客观后果是人口老龄化,而疾病模式则从传染病转变为慢性病为主。研究表明,老年病主要以慢性病为主,患慢性病的人口以老年人为主体。在这“两个转变”的背景下,医疗卫生事业需要树立大人口和大卫生观念,工作重点转向预防为主。社会要创造适合老年人参与和活动的条件和环境,为老年人提供促进健康、开展体育锻炼的空间和技术指导,并提供在饮食、卫生行为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 http://www.100md.com
    张恺悌的建议,也正是洪昭光这几年来四处奔走辛苦讲座的内容和目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张恺悌一直把洪昭光当成自己的战友,张恺悌希望自己的战友越来越多。

    4、上医治未病———洪昭光奉行的格言

    说起自己走上大众健康的倡导和普及之路,洪昭光也是感慨颇多。与心脑血管疾病和各种老年病斗争了40多年的洪昭光看到病人为治病花了很多的钱,五万、十万地投进去,身体还遭受了痛苦,心里很不是滋味。洪教授说,如果采取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少有一半的病人可以不得病。另外,得了慢性病,由于缺乏保健知识,治疗不及时,使小病酿成大病,致死致残的步伐加快了。特别是近几年,一些慢性病发病年龄提前,青年人得老年人的病,儿童得成年人的病已屡见不鲜。

    “大道至简,大医至爱”,这是洪昭光喜欢的话。洪昭光说:“很多人都认为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而实际上,这并不是做医生的根本目的,医生的真正职责应该是促进健康,因为我们关注的不是疾病,而是健康。”
, http://www.100md.com
    洪教授认为,作为一名好医生,首先应该学会的是“简爱”二字,也就是“大道至简,大医至爱”,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引导病人、帮助病人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乃至成功的医学家。

    从现代医学模式来看,防病比治病更为重要。“上医治未病”是洪昭光一直以来遵循的一个原则。医生不能被动地在家里坐等病人,要承担健康教育的责任。花一块钱就可以预防疾病,就可以省去10块、100块钱的治疗费,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健康,洪昭光的观点是:健康花钱是投资,是储蓄,而不是消费,而且回报率很高,它不但节约医药费,更能提高生活的质量。所以对年轻人来说,不要储蓄金钱而透支健康。等你年纪大了,再拿出储蓄的钱来买健康时,你会发现自己的钱根本不够花,自己的生活质量更是变得一塌糊涂了。关心健康,要从现在做起。

    图片:

    1、洪昭光教授

    2、姜垣

    3、张恺悌

    4、钟伟大夫已成为本报专栏作家,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