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你就不能帮个忙?
刘燕玲
周六,记者正在外边开会,弟妹来了电话:“爸爸病得挺重,你得快来!”我立即打车赶去,只见70多岁的父亲左侧的脸颊和肩部各有一片擦伤,正在渗血,左手腕则又红又肿,人处于昏迷状态。
“怎么回事?”原来身患糖尿病20多年,今年又出现脑梗塞、老年痴呆的父亲,昨夜突然从床上掉下来,直到早上才被保姆发现,但是怎么也叫不醒他。根据我有限的医学常识,我觉得他没有骨折,擦伤也不是大事儿,但他这个嗜睡劲儿,恐怕不是好事。怎么处理?今天是周末,他不发烧,又没有心脑血管意外、骨折等急诊适应症,急诊室能收吗?为了换个安心,我们还是去了一家著名的大医院。
一进急救部就是分诊处,还没等我介绍完病情,护士小姐就麻利地递给我一张号:骨科。“大概没有骨折,是不是挂神经内科比较合适?”我的话音未落,一张“神内”的号又递了过来。神内值班的是一位年轻的男大夫,检查问诊之后,他开出了一摞单子:脑部CT、查血、查尿、输液、取药、留观察。幸亏我们来的人多,一通忙乎,个把小时以后,这一切都做完了,CT的结果也出来了:“多发性脑梗塞”。但这梗塞究竟是今年第一次发病时留下的老病灶呢,还是这次又出现的,没有结论。
住进观察室不大会儿,内科、皮科、骨科的医生接踵而至,每个人分别给你留下一摞单子。你得一次又一次地去排队交钱、取药、送检、查看化验结果出来与否。后来一算,不到一天的时间,去交了不下20次的费。为什么就没有先交上押金最后一块结算的呢?原以为父亲住进观察室医务人员就能接手了,谁知除了打针、发药、插尿管,大多数事情还得由家属自己干,但每天7元钱的护理费你得交。最为难的是去拍X线片,医生扔下一张单子走了,不管病人有多少困难,你也得自己解决。怎么去?父亲还躺在床上插着尿管、吊着盐水。“推着病床去怎么样?”病床虽然能推,但太宽,推不出病房门。我们费了好大劲找来了一辆平车,由几个壮汉把80公斤重的父亲抬上去。男士们推着车,女士高举盐水瓶一溜小跑地追着。
拍片回到病房后,护士长进来了,“输液管里怎么进空气了?你们是不是刚才举吊瓶时瓶子倾斜了?”一琢磨,真是,进出电梯,你得推着平车跟电梯门争夺时间,一定是较劲儿时忽略了手中的瓶子。“瓶子歪了输液管就进空气,如果5毫升以上的空气进入血管就会给人造成危险。”一阵后怕过后我才回过味儿来:既然后果这么严重,你们为什么不先提个醒儿呢?
父亲这次看急诊,我们三个姐弟再加上配偶、保姆,五六个人还闲不着。10多年后,我们这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时出生的人老了、病了,靠“421”的城市家庭模式,两个小辈照顾4个老人和1个孩子,他们承担得了吗?如果他们不在身边,谁来陪着我们这些已占到人口1/4的老年病人楼上楼下地检查,办各种各样的手续,交各种各样的费用?难道医院除了做手术、下医嘱、做最基本的治疗和护理,就真的撒手不管吗?这次带爸爸看急诊最大的感触就是:医疗机构急需提供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一种由医务人员全部承担起来的模式。(摘自8月20日《健康报》刘燕玲/文), 百拇医药
周六,记者正在外边开会,弟妹来了电话:“爸爸病得挺重,你得快来!”我立即打车赶去,只见70多岁的父亲左侧的脸颊和肩部各有一片擦伤,正在渗血,左手腕则又红又肿,人处于昏迷状态。
“怎么回事?”原来身患糖尿病20多年,今年又出现脑梗塞、老年痴呆的父亲,昨夜突然从床上掉下来,直到早上才被保姆发现,但是怎么也叫不醒他。根据我有限的医学常识,我觉得他没有骨折,擦伤也不是大事儿,但他这个嗜睡劲儿,恐怕不是好事。怎么处理?今天是周末,他不发烧,又没有心脑血管意外、骨折等急诊适应症,急诊室能收吗?为了换个安心,我们还是去了一家著名的大医院。
一进急救部就是分诊处,还没等我介绍完病情,护士小姐就麻利地递给我一张号:骨科。“大概没有骨折,是不是挂神经内科比较合适?”我的话音未落,一张“神内”的号又递了过来。神内值班的是一位年轻的男大夫,检查问诊之后,他开出了一摞单子:脑部CT、查血、查尿、输液、取药、留观察。幸亏我们来的人多,一通忙乎,个把小时以后,这一切都做完了,CT的结果也出来了:“多发性脑梗塞”。但这梗塞究竟是今年第一次发病时留下的老病灶呢,还是这次又出现的,没有结论。
住进观察室不大会儿,内科、皮科、骨科的医生接踵而至,每个人分别给你留下一摞单子。你得一次又一次地去排队交钱、取药、送检、查看化验结果出来与否。后来一算,不到一天的时间,去交了不下20次的费。为什么就没有先交上押金最后一块结算的呢?原以为父亲住进观察室医务人员就能接手了,谁知除了打针、发药、插尿管,大多数事情还得由家属自己干,但每天7元钱的护理费你得交。最为难的是去拍X线片,医生扔下一张单子走了,不管病人有多少困难,你也得自己解决。怎么去?父亲还躺在床上插着尿管、吊着盐水。“推着病床去怎么样?”病床虽然能推,但太宽,推不出病房门。我们费了好大劲找来了一辆平车,由几个壮汉把80公斤重的父亲抬上去。男士们推着车,女士高举盐水瓶一溜小跑地追着。
拍片回到病房后,护士长进来了,“输液管里怎么进空气了?你们是不是刚才举吊瓶时瓶子倾斜了?”一琢磨,真是,进出电梯,你得推着平车跟电梯门争夺时间,一定是较劲儿时忽略了手中的瓶子。“瓶子歪了输液管就进空气,如果5毫升以上的空气进入血管就会给人造成危险。”一阵后怕过后我才回过味儿来:既然后果这么严重,你们为什么不先提个醒儿呢?
父亲这次看急诊,我们三个姐弟再加上配偶、保姆,五六个人还闲不着。10多年后,我们这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时出生的人老了、病了,靠“421”的城市家庭模式,两个小辈照顾4个老人和1个孩子,他们承担得了吗?如果他们不在身边,谁来陪着我们这些已占到人口1/4的老年病人楼上楼下地检查,办各种各样的手续,交各种各样的费用?难道医院除了做手术、下医嘱、做最基本的治疗和护理,就真的撒手不管吗?这次带爸爸看急诊最大的感触就是:医疗机构急需提供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一种由医务人员全部承担起来的模式。(摘自8月20日《健康报》刘燕玲/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