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大师
http://www.100md.com
中国传统文化网
一九八O年初夏,相隔一千二百多年的鉴真大师像,由森本长老等护送回中国探亲。这是前所未有的盛举。
鉴真大师俗姓淳于,唐代扬州江阳县(即今扬州市)人。生于唐睿宗垂拱四年(公元六八八年),卒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七六三年)。他遍游南北,广从名师,好学不倦,博学多能。不仅精于佛典,而且医药造诣也很深。他赴日传授医学和律宗(指佛教专守的戒律),是亲授中国医药而赴日的第一人,对日本的文化特别是医药学发展有很大的贡献。日本人民称他为“过海大师”,“医药初祖”、“日本神农”和“药王”等。
他的一生是精勤研读,谦虚谨慎的一生。赞宁和尚对他的为人概括了八个字:“动必研几,曾无矜伐”。他在治学上,值得注意的是,能处处虚心学习,走到哪里学到哪里,既从书本上学,也从实践中学,真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鉴真出家之后,在晨钟幕鼓之余,致力于医药研究。他的文化水平较高,又肯旁搜苦研,学业进步很快。据说,隋炀帝下扬州时,曾随身带来了随代医学家巢元方主持编写的《诸病源候论》、《隋炀帝类聚单方》等医书的副本,存放在行宫(禅智寺)或迷楼(观音山)里,鉴真有条件先看,增加了不少医药学知识。同时,他还搜求研究过岭南僧人支法存的《申苏方》、僧深的《深师方》、胡道洽的《百病方》以及华佗弟子吴普的《吴普本草》等方书。这些书籍对丰富他的医药知识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 http://www.100md.com
二十岁以后,他到长安、洛阳深造,利用各种条件,对医药作了更深的研究,从而成为精于医学的高僧。
鉴真在两京深造,主要是研究佛经兼学医药。佛经有“五明学”,其中“医方明”内容包括用医理、方剂、药物、针灸和禁咒治病等,凡是高僧几乎都精通。鉴真就利用深造佛经的机会,对医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精于“医方明”。不过,他治病却不用禁咒。
鉴真在京的师傅,直接间接与医药有关。他就利用这种关系,学习医药知识。例如他的老师的老师道宣就是懂医的。现在,我们治疗神衰弱经常用的“天王补心丹”,就是道宣自己患病悟出来的验方,而托名于天王的。日本佛教界常用的“奇效丸”,是鉴真通过恒景律师(鉴真的老师)而间接得自道宣的。道宣和唐代名医孙思邈有很深的友谊,这也有可能促使鉴真特别注意学习孙思邈的《千金方》一类医著。据说,当鉴真的师傅们被召入宫唪经祝福时,他随师傅们进宫,借此机会,参观了宫中的“太医署”、“药园”,以及浏览了“弘文馆”的方书。这对鉴真来说,也是件大开眼界的事。
, http://www.100md.com
鉴真留学两京的时候,从京师至山东、河北一带,发生疫病,残废甚多。据说,佛教界曾发起施药救济,鉴真参与其事,从而获得了许多实际的临床医学知识。
鉴真随时随地学习的精神,集中表现在他组织东渡日本的过程中。
唐玄宗开元年间,日本来中国留学的僧人荣睿和普照,闻说鉴真的道行和学问均过人,奉命特地到扬州邀他东渡日本传授他的一切擅长。当时中日往来的交通工具只有木帆船,航行要数月之久,而且航道上多暗礁险滩,要冒很大的风险。鉴真的弟子犹豫不决,认为“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鉴真不为所动,坚决地说:“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在他的带动下,所有弟子都表示“亦随去”。动身时他和弟子们兼办了许多药品,如麝香、沉香、甘松、龙脑、安息香、零陵香、青木香、熏陆香、毕钵、诃棃勒香、胡椒、阿魏、石蜜、蔗糖、蜂蜜,等等。
但是,严峻的考验接踵而来。大自然的威胁,旁人的破坏,官府的阻挠,使东渡屡遭失败。第五次东渡,木船从扬州出海不久,即遇到台风,在海上飘流十四天,历尽艰险阻,最后飘到了海南岛,后由雷州半岛经过广西、广东、江西、沿长江过栖霞山而返回扬州。途中,日本人荣睿因劳累过度,死于广东肇庆高要县龙兴寺。鉴真“哀恸悲切”,又“频经炎热,眼光暗昧”,以致“眼遂失明”。第六次东渡,他已是双目失明的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在这历经十年左右的旅途跋涉中,鉴真不忘学习,随走随学,从不疲倦。
, http://www.100md.com
就医药方面说,他认识到了许多草、木、鸟、兽、虫、鱼,而里面有许多是植物药和动物药。
鉴真到了海南岛万安州的时候,该州大首领冯若芳请他作客。主人常用乳头香为灯烛,一烧百余斤;其宅后,苏芳木堆积如山。对这两种药物,鉴真师徒极感举,当即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到了崖州,该州游奕大使张云,把优昙钵(无花果)树叶当作生菜,又将之供养众僧。鉴真对这种“甚难值遇”的植物作了研究,并记下了它的性状:“其中赤色,圆一尺余;子色紫丹,气味甜美”。他还记下那里的许多珍异果实。如益智子、槟榔子、荔枝子、龙眼、甘蕉、拘莚等。
到了广州大云寺,寺里有诃棃勒树两株,子如大枣。诃棃勒这种药物,与医学有关,与佛学也有关。鉴真在研读佛经时,曾接触到有关诃棃勒的各种译名,如诃棃勒、诃棃勒、阿罗勒、诃棃怛鸡、诃梨得枳和贺棃怛系,等等。如今他见到了实物,欣喜之余,格外精心地加以研究。他又在广州婆罗门寺里看到了青莲花,并记下它的特点:“花、叶、茎、根并芬馥奇异”。
, 百拇医药
在唐代,岭南入贡的药品很多,都是地方上著名的土特产,如海南岛崖县的玳瑁和高良姜,广西梧州苍梧县的白石英,广东南海县的鳖甲、 蛇胆、沉香、甲香、胆唐香、韶关始兴县的钟乳、石斛等等。这些都是鉴真精心研究的对象。
另外,他少年留学时,足迹经过淮南、皖北、河南和陕西。这一带地方,出产不少入贡的药品,久负盛名,有一定的规格,有特殊商品名称和特别炮制加工、包装和保管的方法。鉴真每到一地,都留意学习。因此,药物鉴别的知识特别丰富,堪称“权威”。
鉴真在天宝十三年(公元七五四年)到达了日本,受到日本朝廷的器重,被封为“传灯大法师”。他除了在传授佛法作出贡献外,还在医药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当时日本医药学仍处于启蒙时期,由番舶带到日本的药物虽然不少,但不善于辨别真伪好坏,不善于使用配伍。鉴真把这方面知识,一一传授给日本人民,并教以许多直觉的鉴别药品的方法,如利用鼻子的嗅觉,利用舌头的味觉,利用手指的触觉,等等,矫正了以往不少错误。同时,还把药物的收藏、炮制方法也教给日本人民。据考证,现在日本奈良的正仓院宝库,还保留了当时从扬州运去的、其中一部分是鉴真亲自带去的六十种中药。鉴真还经常行医,治愈了不少疑难病症。光明皇太后得了慢性病,久治不愈。请鉴真去医治,结果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因而医道大行于彼邦。天皇又赠以“大僧教”称号,“赐庙前水田一百町”。鉴真以此创办了唐招提寺。鉴真撰写的《鉴上人秘方》一卷,当时成了日本的医学宝鉴。可惜,今已失传。
临终时,鉴真嘱咐弟子们,要继续修缮唐招提寺,还对思托说:“我若终,已愿坐死,汝可为我在戒坛院别立影堂,旧住房与僧住”。逝世前,他的弟子模拟他的真影,为他塑了与他身材一般大小的干漆夹禅坐像,供奉在唐招提寺内,被日本列为“国宝”,成为奈良时代的一颗艺术明珠,每年只开放三天,供人瞻仰。日本医学史载:“日本古代名医虽多,得祀象者仅鉴真与田代三喜二人而已。”日本汉药店出售的药上,长期印着鉴真的画像,以示纪念。, 百拇医药
鉴真大师俗姓淳于,唐代扬州江阳县(即今扬州市)人。生于唐睿宗垂拱四年(公元六八八年),卒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七六三年)。他遍游南北,广从名师,好学不倦,博学多能。不仅精于佛典,而且医药造诣也很深。他赴日传授医学和律宗(指佛教专守的戒律),是亲授中国医药而赴日的第一人,对日本的文化特别是医药学发展有很大的贡献。日本人民称他为“过海大师”,“医药初祖”、“日本神农”和“药王”等。
他的一生是精勤研读,谦虚谨慎的一生。赞宁和尚对他的为人概括了八个字:“动必研几,曾无矜伐”。他在治学上,值得注意的是,能处处虚心学习,走到哪里学到哪里,既从书本上学,也从实践中学,真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鉴真出家之后,在晨钟幕鼓之余,致力于医药研究。他的文化水平较高,又肯旁搜苦研,学业进步很快。据说,隋炀帝下扬州时,曾随身带来了随代医学家巢元方主持编写的《诸病源候论》、《隋炀帝类聚单方》等医书的副本,存放在行宫(禅智寺)或迷楼(观音山)里,鉴真有条件先看,增加了不少医药学知识。同时,他还搜求研究过岭南僧人支法存的《申苏方》、僧深的《深师方》、胡道洽的《百病方》以及华佗弟子吴普的《吴普本草》等方书。这些书籍对丰富他的医药知识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 http://www.100md.com
二十岁以后,他到长安、洛阳深造,利用各种条件,对医药作了更深的研究,从而成为精于医学的高僧。
鉴真在两京深造,主要是研究佛经兼学医药。佛经有“五明学”,其中“医方明”内容包括用医理、方剂、药物、针灸和禁咒治病等,凡是高僧几乎都精通。鉴真就利用深造佛经的机会,对医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精于“医方明”。不过,他治病却不用禁咒。
鉴真在京的师傅,直接间接与医药有关。他就利用这种关系,学习医药知识。例如他的老师的老师道宣就是懂医的。现在,我们治疗神衰弱经常用的“天王补心丹”,就是道宣自己患病悟出来的验方,而托名于天王的。日本佛教界常用的“奇效丸”,是鉴真通过恒景律师(鉴真的老师)而间接得自道宣的。道宣和唐代名医孙思邈有很深的友谊,这也有可能促使鉴真特别注意学习孙思邈的《千金方》一类医著。据说,当鉴真的师傅们被召入宫唪经祝福时,他随师傅们进宫,借此机会,参观了宫中的“太医署”、“药园”,以及浏览了“弘文馆”的方书。这对鉴真来说,也是件大开眼界的事。
, http://www.100md.com
鉴真留学两京的时候,从京师至山东、河北一带,发生疫病,残废甚多。据说,佛教界曾发起施药救济,鉴真参与其事,从而获得了许多实际的临床医学知识。
鉴真随时随地学习的精神,集中表现在他组织东渡日本的过程中。
唐玄宗开元年间,日本来中国留学的僧人荣睿和普照,闻说鉴真的道行和学问均过人,奉命特地到扬州邀他东渡日本传授他的一切擅长。当时中日往来的交通工具只有木帆船,航行要数月之久,而且航道上多暗礁险滩,要冒很大的风险。鉴真的弟子犹豫不决,认为“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鉴真不为所动,坚决地说:“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在他的带动下,所有弟子都表示“亦随去”。动身时他和弟子们兼办了许多药品,如麝香、沉香、甘松、龙脑、安息香、零陵香、青木香、熏陆香、毕钵、诃棃勒香、胡椒、阿魏、石蜜、蔗糖、蜂蜜,等等。
但是,严峻的考验接踵而来。大自然的威胁,旁人的破坏,官府的阻挠,使东渡屡遭失败。第五次东渡,木船从扬州出海不久,即遇到台风,在海上飘流十四天,历尽艰险阻,最后飘到了海南岛,后由雷州半岛经过广西、广东、江西、沿长江过栖霞山而返回扬州。途中,日本人荣睿因劳累过度,死于广东肇庆高要县龙兴寺。鉴真“哀恸悲切”,又“频经炎热,眼光暗昧”,以致“眼遂失明”。第六次东渡,他已是双目失明的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在这历经十年左右的旅途跋涉中,鉴真不忘学习,随走随学,从不疲倦。
, http://www.100md.com
就医药方面说,他认识到了许多草、木、鸟、兽、虫、鱼,而里面有许多是植物药和动物药。
鉴真到了海南岛万安州的时候,该州大首领冯若芳请他作客。主人常用乳头香为灯烛,一烧百余斤;其宅后,苏芳木堆积如山。对这两种药物,鉴真师徒极感举,当即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到了崖州,该州游奕大使张云,把优昙钵(无花果)树叶当作生菜,又将之供养众僧。鉴真对这种“甚难值遇”的植物作了研究,并记下了它的性状:“其中赤色,圆一尺余;子色紫丹,气味甜美”。他还记下那里的许多珍异果实。如益智子、槟榔子、荔枝子、龙眼、甘蕉、拘莚等。
到了广州大云寺,寺里有诃棃勒树两株,子如大枣。诃棃勒这种药物,与医学有关,与佛学也有关。鉴真在研读佛经时,曾接触到有关诃棃勒的各种译名,如诃棃勒、诃棃勒、阿罗勒、诃棃怛鸡、诃梨得枳和贺棃怛系,等等。如今他见到了实物,欣喜之余,格外精心地加以研究。他又在广州婆罗门寺里看到了青莲花,并记下它的特点:“花、叶、茎、根并芬馥奇异”。
, 百拇医药
在唐代,岭南入贡的药品很多,都是地方上著名的土特产,如海南岛崖县的玳瑁和高良姜,广西梧州苍梧县的白石英,广东南海县的鳖甲、 蛇胆、沉香、甲香、胆唐香、韶关始兴县的钟乳、石斛等等。这些都是鉴真精心研究的对象。
另外,他少年留学时,足迹经过淮南、皖北、河南和陕西。这一带地方,出产不少入贡的药品,久负盛名,有一定的规格,有特殊商品名称和特别炮制加工、包装和保管的方法。鉴真每到一地,都留意学习。因此,药物鉴别的知识特别丰富,堪称“权威”。
鉴真在天宝十三年(公元七五四年)到达了日本,受到日本朝廷的器重,被封为“传灯大法师”。他除了在传授佛法作出贡献外,还在医药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当时日本医药学仍处于启蒙时期,由番舶带到日本的药物虽然不少,但不善于辨别真伪好坏,不善于使用配伍。鉴真把这方面知识,一一传授给日本人民,并教以许多直觉的鉴别药品的方法,如利用鼻子的嗅觉,利用舌头的味觉,利用手指的触觉,等等,矫正了以往不少错误。同时,还把药物的收藏、炮制方法也教给日本人民。据考证,现在日本奈良的正仓院宝库,还保留了当时从扬州运去的、其中一部分是鉴真亲自带去的六十种中药。鉴真还经常行医,治愈了不少疑难病症。光明皇太后得了慢性病,久治不愈。请鉴真去医治,结果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因而医道大行于彼邦。天皇又赠以“大僧教”称号,“赐庙前水田一百町”。鉴真以此创办了唐招提寺。鉴真撰写的《鉴上人秘方》一卷,当时成了日本的医学宝鉴。可惜,今已失传。
临终时,鉴真嘱咐弟子们,要继续修缮唐招提寺,还对思托说:“我若终,已愿坐死,汝可为我在戒坛院别立影堂,旧住房与僧住”。逝世前,他的弟子模拟他的真影,为他塑了与他身材一般大小的干漆夹禅坐像,供奉在唐招提寺内,被日本列为“国宝”,成为奈良时代的一颗艺术明珠,每年只开放三天,供人瞻仰。日本医学史载:“日本古代名医虽多,得祀象者仅鉴真与田代三喜二人而已。”日本汉药店出售的药上,长期印着鉴真的画像,以示纪念。,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