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216806
滑寿
http://www.100md.com 中国传统文化网
     字伯仁,晚号樱宁生,约生于1304年,卒于1386年,自幼警敏,好学能诗,先从事儒学,能日记千余言,操笔为文。后随王居中学医,朝夕研究,并参会张仲景、刘守真、李明之三家,自然是贯通古今,学习日有进。后来又学习针法于东平高洞阳先生,也尽得其传,因此,其学术也更加全面。

    他不仅潜心于学习,还勤于著述,先后撰有《读素问钞》、《难经本义》、《十经发挥》和《伤寒例钞》、《本草发挥》等等。能发挥儒者通解古书文义之长,学识渊博,医技高超,于理论与临床均有所成就。

    1、对《素问》、《难经》进行整理并加以阐发。他认为“天下之事,循其故则其道立,浚其源则其流长,而医学之源,则出地岐黄”,所以历代医学家,凡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无不循故岐黄而溯源于《素问》、《灵枢》的,因而是学者升阶岐黄堂奥的必读著作。惟诸书矢简义赅,再加上年月太久,其间脱简衍文,在所难免,对于读者探微索奥,自是不无障碍。所以他主张凡是读古人之书,必须首先掌握其纲领性和系统性,然后进行钻研,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捷效。所以他大胆提出对《素问》分门别类,钞而读之,分为藏象、经度、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诊、针刺、阴阳、标本、运气、类萃等12类研读过较之按篇诵习原著无疑是方法上的一大改进,特别是对中医学的内容,加以提纲挈领使其有一个更系统的概念。对《难经》一书,他首先明确其学说的渊源,对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的意义,以及三焦、命门问题等,都提出独创性见解,并结合名家注释,地《难经》予以全面阐述。又如他的《诊家枢要》,以浮、沉、迟、数、滑、涩6脉为纲,把包括长、短、革、牢诸脉在内的30多种脉象,分别隶属其下,有执简驭繁之作用。他的这种溯本穷源与提纲挈领相结合的治学方法,借鉴过来不无裨益。
, 百拇医药
    2、对针灸经络学说的发挥。他认为治病不明经络,便不知邪之所在,孔穴不分,更不能求针法之动中机会。黄帝岐伯之所以“斤斤问答,明经络之始末,相孔穴之分寸,探幽摘邃,布在方册,也欲使天下之治者,视天下为疾,有以究其七情六淫之所自,及有以察夫某为某经之陷下也。某为某经之虚若实,可补泻也。某为某经之表里,可汗可下也。针之、灸之、药之,饵之,无施不可等等。”有鉴于此,他于是采集《灵枢》中的《经脉篇》、《本输》及《素问·骨空论》等篇资料,汇成《十四经发挥》一书,按照十二经脉和督脉、任脉的顺序分别记述了各经经穴歌诀,相应的脏腑机能,经脉循行经路,所属经穴部位及经脉主病等,既有绘图以地意,又有注释以析义,其纲目张举,可为学者出入的向异。

    此外,他还认为,人的气血常行十二经脉,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所以人有奇经,譬犹设置泡渠,以备旱潦,方无涸滥溢之患,则奇经八脉,对于医者来说,也是不可不明的。因而他采取《素问》、《难经》、《甲乙经》、《圣济总录》诸书资料,专论奇经之循行经路、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这为后人探讨奇经八脉带来不少方便。在奇经之中,他特别 重视任督二脉,认为“任督二脉之直行者,为腹背中行诸穴所系”,其余如冲、带、维等所经之穴,实则寄于诸经之间穴,诚难与督任二脉之灼然行腹背者比,所以他独取任督二脉,附于十二经后以成十四之数。他论经脉而不舍腧穴,论腧穴而不离经脉,这种经、穴结合的论述方法,对针灸学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其所考证的经穴图,更是近世有些针灸书籍上所广泛采用的蓝本。
, 百拇医药
    3、善于辨证论治,临床灵活权变。他对于辨证论治,独具卓识,继承金代名医成就,而又独出心裁,如对疟疾用下法,惟张子和之能事,但他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他曾治疗一人病疟,已经赢瘠瘦损, 稀粥难以下咽,延至60余日,病情殆甚。但诊其脉数,两关尤弦,体瘠而神尚完好。他认为是积热居脾,且滞于饮食,治法应当为下法。进药后,大有好转,再投甘露饮、柴胡白虎汤等剂,几日而愈。在此,他抓住“脉数、两关尤弦”,“疾久体瘠而尚完好”两点,真能“辨实于虚,识燠于寒”,径用下法、清法,是张子和攻邪论之神、妙所在。其他如对东垣、丹溪各家也有阐发。虽然在临床方面关于他的资料不多,但其医案、医治,“义理精明,制作醉粹”,是金元时代同类书中之较佳者,后世孙一奎受其启发甚多。

    总之,他发挥儒者通解古书文义之长,在医学理论经典著作的归纳阐发、经络腧穴的考订等方面,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且,他善于辨证论治,尤其对证情复杂的病证,处理从容,灵活权变,表现出高超的医疗技术,所以后书称,“滑寿医通神,所疗无不奇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