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216845
马莳
http://www.100md.com 中国传统文化网
     字玄台,自号玄台子,又字仲化,约生于15世纪,卒于16世纪。曾任太医院正文,认为《黄帝内经》应分为《素问》9卷,《灵枢经》9卷,同时他认为《灵枢经》前无注释,文字玄奥,阅读起来较困难,所以他在太医院职期间,对《素问》和《灵枢经》重新分卷并加以注释。由于他擅长针灸,因而对《灵枢经》的注释远较《素问》注释较高,成为历史上第一部《灵枢》的全注本。汪昂在其《内经约注》里曾评价说:“《灵枢》从前无注,其文字古奥,名数繁多,观者皱眉,作为医者又弃之不读,至明始有马玄台之注,其疏经络穴道,颇为鲜明。可谓有功于后世。”

    他一生著述很多,包括《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难经正义》等等。其中以所注《灵枢经》为最佳,对各经腧穴部分的内容阐述较详,附有经络腧穴图解,对经脉、腧穴和针灸方面的内容所注很深刻,有功于后学。

    1、从临床实践出发,阐释《内经》奥义。马莳注释《内经》,不是因循守旧,沿袭前说,而是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原文本意进行阐释。如对于“壮炎”、“少火”,他既没有随文衍义,也没有沿用旧说,而是结合上下文意和临床实践注释阐发,“气味太厚者,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如用乌、附之类,而整形人之气不能胜之,所以发热。气味之温者,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尔生旺,血也壮矣,如用参、归之类,而气血渐旺。”如此阐说,使“壮火”、“少火”之义紧扣此节原文上下旨意,又符合临床实践。
, 百拇医药
    2、结合针灸临床经验,深刻注释《灵枢经》。马莳善于针灸经脉,富于针灸理论和临床经验,因而他在针灸经络方面的注释水平较高。如他在注释《灵枢·经筋篇》的“经筋之病,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若刺,为刺寒急;热则艋纵不收,无用燔针。”马莳注释说,“寒急有阴阳之分,背为阳,阳急则反折;腹为阴,阴急则俯不伸,故制为刺者,正为寒也。此刺即燔针。”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于阳急、阴急之分,便不会如此熟识。

    3、根据不同时令感邪,阐发四时取穴机理。马莳能充分利用他素娴针灸经脉理论和实践之长,对四时取穴的机理能予以较为深刻的注释。如他对《灵枢·四时气篇》中“春取经,夏取盛经孙络,秋取经俞,冬取井荥”一段注释时说,“春取经之经,当作络,义见《素问·热穴论》。春取终穴之血脉分肉间,如手太阴肺经列缺为络之类。夏取盛经孙络者,盛经如手阳明大肠经阳溪为经之类;孙络者,即《脉度篇》所谓‘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也。秋取各经之俞穴,如手太阴肺经太渊为俞之类。冬取井荥,取井以泻阴逆,则阴经当刺井穴,如手太阴肺经少商为井之类;取荥以实阳气,则阳经当刺荥穴,如手阳明大肠经二间为荥之类。”由于四时邪气侵犯人体各有或深或浅的不同,针刺选穴便有井、荥、俞、经、合的不同,如果不是有丰富的针灸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人,决不能有如此准确深刻的注释。

    总之,他以针灸见长,对腧穴、经脉和针灸主面的内容注解合理且深刻,因而从总体上看来,《灵枢经》之注优于《素问》之注,为后人学习它作出了重要贡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