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昭光现象的一喜一悲(健康时评)
洪昭光教授以浅显直白的歌谣,向百姓传播健身养生之道。他的“养心八珍汤”、“起床三个半”的长寿口诀,家喻户晓。他给百姓带来福音,减少因疾病给他们造成的不幸,他们太渴望这方面的知识了。洪教授自然成了百姓心目中的偶像。
“洪昭光现象”值得一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记者感觉这是一悲。悲的是我们百姓对医学卫生保健常识的欠缺,到了非要一位仁爱博学的老先生以歌谣的形式来启蒙。新闻界一位资深人士冷峻地指出:“这是一种畸形现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欧美经济发达,文化教育水平高,医学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开展得很早,非常普及。记者的一个亲戚,上世纪30年代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营养学。老太太在1978年曾对记者说,日本人在30年代就懂得营养方面的知识,每天应该摄入2200千卡热量等等,给记者印象十分深刻。记者的一个朋友,上世纪90年代在奥地利呆了3年,他回来说:“我在维也纳的大街上,看见最多的是健身房。在咱们北京大街上你看吧,到处是餐馆。中国人好像就知道吃!”
这种差异和差距就反映在我们不科学的生活饮食习惯上,这种生活饮食习惯,又源于百姓对医学卫生常识、健康饮食常识的欠缺,最终归结于我国总体教育水平的落后,结果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人逐年增多,且低龄化。洪昭光像中国医界的丹柯(俄罗斯传说中的勇士———编辑注),以一颗睿智的心,为我国无数迷失在丛林中的百姓指点迷津。
但是,百姓对医学保健和科学饮食的欠缺,其教诲者应该是我国的那些医学专业人士。一位从瑞士日内瓦医科大学归国的黄又彭博士对记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专家们偏重于在专业刊物上发表高深的论文,我也是如此,在一些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许多英文论文,一般的医生都看不懂,只有专家才能看懂。我们只把患者当作我们理论实验的小白鼠,用以来完成自己的学术论文,获得学位或职称,这能理解。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普通人对医学知识的需求,我们没有把深奥的医学知识用浅显的道理告诉老百姓,忘记了医以人为本之道,有违学医做医的本意。”, http://www.100md.com
“洪昭光现象”值得一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记者感觉这是一悲。悲的是我们百姓对医学卫生保健常识的欠缺,到了非要一位仁爱博学的老先生以歌谣的形式来启蒙。新闻界一位资深人士冷峻地指出:“这是一种畸形现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欧美经济发达,文化教育水平高,医学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开展得很早,非常普及。记者的一个亲戚,上世纪30年代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营养学。老太太在1978年曾对记者说,日本人在30年代就懂得营养方面的知识,每天应该摄入2200千卡热量等等,给记者印象十分深刻。记者的一个朋友,上世纪90年代在奥地利呆了3年,他回来说:“我在维也纳的大街上,看见最多的是健身房。在咱们北京大街上你看吧,到处是餐馆。中国人好像就知道吃!”
这种差异和差距就反映在我们不科学的生活饮食习惯上,这种生活饮食习惯,又源于百姓对医学卫生常识、健康饮食常识的欠缺,最终归结于我国总体教育水平的落后,结果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人逐年增多,且低龄化。洪昭光像中国医界的丹柯(俄罗斯传说中的勇士———编辑注),以一颗睿智的心,为我国无数迷失在丛林中的百姓指点迷津。
但是,百姓对医学保健和科学饮食的欠缺,其教诲者应该是我国的那些医学专业人士。一位从瑞士日内瓦医科大学归国的黄又彭博士对记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专家们偏重于在专业刊物上发表高深的论文,我也是如此,在一些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许多英文论文,一般的医生都看不懂,只有专家才能看懂。我们只把患者当作我们理论实验的小白鼠,用以来完成自己的学术论文,获得学位或职称,这能理解。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普通人对医学知识的需求,我们没有把深奥的医学知识用浅显的道理告诉老百姓,忘记了医以人为本之道,有违学医做医的本意。”,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