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取穴 强手刺激 葛书翰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针灸治疗
海 霞
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常因刷牙、洗脸、讲话、吃饭等引起疼痛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和工作。三叉神经痛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发作性剧痛,常为突然发作,似针刺、电击、刀割、烧灼样剧痛,病人非常痛苦;二是疼痛部位局限在头面部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即一侧疼痛,不超过头正中线和后头部;三是65%的病人,在痛区有一个或几个扳机点,触碰后会立即引起疼痛发作;四是持续时间短,疼痛发作仅数秒至几分钟,一天发作数十次至数百次;五是疼痛时常伴有血管——植物神经症状,疼痛严重的病人,患侧面部肿胀、发红、流口水等;六是疼痛反复发作,随病程延长,疼痛发作愈来愈频,愈来愈重。
解放军463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葛书翰在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经验丰富,其主持的“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曾获得军队科技成果一等奖。记者在一次针灸学术会议期间采访了他。
谈到三叉神经痛,葛书翰主任首先讲起了三叉神经的解剖。三叉神经为人的第5对颅神经,其发自桥脑的侧腹面,在颅内形成三叉神经半月节,分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三个神经支出颅。三叉神经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因胆脂瘤、桥脑角肿瘤压迫及血管病变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没有查出原因,客观检查又无阳性体征者,临床上原发性占绝大多数。临床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疼痛发作情况。
, 百拇医药
葛书翰主任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不明,反复发作,难于治愈,现治疗方法虽然不少,但均不理想,目前还没有可彻底根治的疗法。我们对本病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最早时采用循经取穴的传统针刺方法,选取面部、四肢的胃经与胆经穴位,施以针刺,但收效甚微。后来又经过8年的探索,创造了通过穴位来刺激三叉神经分支的新的针刺方法,取得了显著的近期疗效。经针灸专家与神经科专家的共同鉴定,一致认为治疗方法有创新,针刺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
葛书翰主任介绍了具体治疗方法。他说,眼支痛主穴选鱼腰,配穴取头维、本神;上颌支痛主穴用四白,配穴取太阳、颧髎;下颌支痛或上颌支、下颌支痛时主穴用下关,配穴取夹承浆、颊车。在针刺主穴时要注意针法,如针刺鱼腰穴时用1~1.5寸毫针,以30度角向前下方刺入0.3~0.5寸左右,有麻胀感时,捣刺3~5次,留针30分钟;针刺四白穴时用1~1.5寸毫针,以45度角斜向前上方刺入0.5寸左右,有触电样针感时,提插3~5次,留针30分钟;针刺下关穴时选用26号2寸毫针,直刺1.5寸左右,有触电样针感时,提插3~5次,留针30分钟;针刺夹承浆时用1~1.5寸毫针,以30度角向前下方刺入0.5寸左右,有触电样针感时,留针30分钟。其他配穴均采用常规针法。每日或隔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因本病发作时多属实证,所以多用泻法,仅有少数虚证病人采用补法。本疗法主要是通过针刺头面诸穴,强烈刺激三叉神经分支,使筋脉疏通,气血调和而疼痛停止。
, 百拇医药
葛书翰主任通过观察265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发现本疗法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还不太理想,并发现性别、年龄、疼痛部位与针刺疗效关系不大,病情、病程、受累神经支与针刺疗效关系密切,疼痛重的收效快,病程短的收效快,上颌支或上颌支、下颌支痛较眼支痛收效快。葛主任说,我们还注意了副反应观察,仅发现少数病人在针刺下关穴后,出现轻度张口困难,但停针2~6天后自然恢复。有一个40岁的女病人,左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天发作50余次,每天需服8片卡马西平方能止痛,病人曾不堪忍受剧痛而自缢未遂。用本法针刺10次后疼痛明显减轻,22次后疼痛消失,2年随访未见复发。还有一男性病人,有10年病史,近1年来病变加重,1天发作近百次,因疼痛剧烈而不停揉搓右侧面部,右侧眉毛已被搓掉,右面部皮肤也变粗糙,服用苯妥英钠已不能缓解疼痛。针刺鱼腰、下关、四白,10次后痛减大半,24次后痛消,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面部恢复正常。
葛书翰主任谈到针刺体会时,强调疗效与针刺手法关系密切,针刺主穴后,须出现触电样针感,即达“气至病所”,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如果刺入主穴后,仅仅局部胀痛,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般针刺后疼痛开始减轻,多在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完全消失多需治疗3个疗程。做过酒精封闭、射频或手术治疗的病人,疼痛复发时可以针刺治疗,但收效较慢,多需治疗4~5个疗程。用此法治疗应在疼痛发作期间进行,间歇期治疗无预防作用。
, http://www.100md.com
专家介绍
葛书翰,1936年2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后特招入伍。曾在辽宁中医学院西学中班学习一年中医。现任解放军第463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全军针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空军针灸中心主任。
从事针灸临床3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胃下垂、面肌痉挛、顽固性呃逆、慢性前列腺炎、偏瘫等30余种疾病,疗效显著。在国内外发表70余篇针灸学术论文,有7项针灸科研课题获奖,其中“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曾获得军队科技成果一等奖。出版了《中西医临床针灸学》、《新编快速针灸疗法》、《实用针灸手册》等5本针灸专著。1992年或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为国家第二批“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导师。, 百拇医药
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常因刷牙、洗脸、讲话、吃饭等引起疼痛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和工作。三叉神经痛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发作性剧痛,常为突然发作,似针刺、电击、刀割、烧灼样剧痛,病人非常痛苦;二是疼痛部位局限在头面部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即一侧疼痛,不超过头正中线和后头部;三是65%的病人,在痛区有一个或几个扳机点,触碰后会立即引起疼痛发作;四是持续时间短,疼痛发作仅数秒至几分钟,一天发作数十次至数百次;五是疼痛时常伴有血管——植物神经症状,疼痛严重的病人,患侧面部肿胀、发红、流口水等;六是疼痛反复发作,随病程延长,疼痛发作愈来愈频,愈来愈重。
解放军463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葛书翰在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经验丰富,其主持的“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曾获得军队科技成果一等奖。记者在一次针灸学术会议期间采访了他。
谈到三叉神经痛,葛书翰主任首先讲起了三叉神经的解剖。三叉神经为人的第5对颅神经,其发自桥脑的侧腹面,在颅内形成三叉神经半月节,分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三个神经支出颅。三叉神经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因胆脂瘤、桥脑角肿瘤压迫及血管病变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没有查出原因,客观检查又无阳性体征者,临床上原发性占绝大多数。临床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疼痛发作情况。
, 百拇医药
葛书翰主任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不明,反复发作,难于治愈,现治疗方法虽然不少,但均不理想,目前还没有可彻底根治的疗法。我们对本病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最早时采用循经取穴的传统针刺方法,选取面部、四肢的胃经与胆经穴位,施以针刺,但收效甚微。后来又经过8年的探索,创造了通过穴位来刺激三叉神经分支的新的针刺方法,取得了显著的近期疗效。经针灸专家与神经科专家的共同鉴定,一致认为治疗方法有创新,针刺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
葛书翰主任介绍了具体治疗方法。他说,眼支痛主穴选鱼腰,配穴取头维、本神;上颌支痛主穴用四白,配穴取太阳、颧髎;下颌支痛或上颌支、下颌支痛时主穴用下关,配穴取夹承浆、颊车。在针刺主穴时要注意针法,如针刺鱼腰穴时用1~1.5寸毫针,以30度角向前下方刺入0.3~0.5寸左右,有麻胀感时,捣刺3~5次,留针30分钟;针刺四白穴时用1~1.5寸毫针,以45度角斜向前上方刺入0.5寸左右,有触电样针感时,提插3~5次,留针30分钟;针刺下关穴时选用26号2寸毫针,直刺1.5寸左右,有触电样针感时,提插3~5次,留针30分钟;针刺夹承浆时用1~1.5寸毫针,以30度角向前下方刺入0.5寸左右,有触电样针感时,留针30分钟。其他配穴均采用常规针法。每日或隔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因本病发作时多属实证,所以多用泻法,仅有少数虚证病人采用补法。本疗法主要是通过针刺头面诸穴,强烈刺激三叉神经分支,使筋脉疏通,气血调和而疼痛停止。
, 百拇医药
葛书翰主任通过观察265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发现本疗法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还不太理想,并发现性别、年龄、疼痛部位与针刺疗效关系不大,病情、病程、受累神经支与针刺疗效关系密切,疼痛重的收效快,病程短的收效快,上颌支或上颌支、下颌支痛较眼支痛收效快。葛主任说,我们还注意了副反应观察,仅发现少数病人在针刺下关穴后,出现轻度张口困难,但停针2~6天后自然恢复。有一个40岁的女病人,左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天发作50余次,每天需服8片卡马西平方能止痛,病人曾不堪忍受剧痛而自缢未遂。用本法针刺10次后疼痛明显减轻,22次后疼痛消失,2年随访未见复发。还有一男性病人,有10年病史,近1年来病变加重,1天发作近百次,因疼痛剧烈而不停揉搓右侧面部,右侧眉毛已被搓掉,右面部皮肤也变粗糙,服用苯妥英钠已不能缓解疼痛。针刺鱼腰、下关、四白,10次后痛减大半,24次后痛消,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面部恢复正常。
葛书翰主任谈到针刺体会时,强调疗效与针刺手法关系密切,针刺主穴后,须出现触电样针感,即达“气至病所”,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如果刺入主穴后,仅仅局部胀痛,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般针刺后疼痛开始减轻,多在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完全消失多需治疗3个疗程。做过酒精封闭、射频或手术治疗的病人,疼痛复发时可以针刺治疗,但收效较慢,多需治疗4~5个疗程。用此法治疗应在疼痛发作期间进行,间歇期治疗无预防作用。
, http://www.100md.com
专家介绍
葛书翰,1936年2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后特招入伍。曾在辽宁中医学院西学中班学习一年中医。现任解放军第463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全军针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空军针灸中心主任。
从事针灸临床3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胃下垂、面肌痉挛、顽固性呃逆、慢性前列腺炎、偏瘫等30余种疾病,疗效显著。在国内外发表70余篇针灸学术论文,有7项针灸科研课题获奖,其中“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曾获得军队科技成果一等奖。出版了《中西医临床针灸学》、《新编快速针灸疗法》、《实用针灸手册》等5本针灸专著。1992年或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为国家第二批“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导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