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118085
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过程中血管斑块成分参与无复流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16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3期
     本报讯 最近日本Kotani等报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粥样硬化斑块碎片阻塞远端小血管,另一方面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形成的复合物也可能会影响微小血管灌注。(Circukation 2002,1061672)

    “无复流现象”是ACS介入治疗过程中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一直不清楚。

    该研究对48例ACS患者的51个病变的介入治疗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采用一种新的血栓切除装置,该装置由抽吸管和切除器组成,可在操作过程中同时抽吸治疗血管的血液。研究者采用该装置首先切除某一病变,然后进行球囊成形或支架置入。介入治疗前抽取肇事血管的血液,介入治疗后再次抽取该血管的血液,并将抽取液过滤进行镜检。

    结果显示,介入治疗前85.1%的病变抽取液中可见过滤物,其中血栓占37.5%,血栓及粥样斑块碎片占35%,粥样硬化斑块占27.5%。介入治疗后只有25.5%的抽吸液中可见过滤物,其中血栓占8.3%,血栓和粥样斑块占41.7%50%患者可见粥样硬化斑块。9例患者出现无复流现象,39例患者未出现无复流现象。介入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吸出物无显著差异,但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组患者不仅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物、巨噬细胞和胆固醇结晶较多,而且粥样硬化斑块碎片也较多(P<0.001)。吸出这些成分后,7例患者的无复流现象明显改善,血管的前向血流增至TIMI 3级。

    研究者认为,对于斑块碎片阻塞所致的无复流,需用远端保护装置,而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复合物阻塞所致的无复流,则需要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一旦发生无复流,反复抽吸血管的血液也是有效改善前向血液的一种方法。, http://www.100md.com(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