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改革与发展成就辉煌
三项改革同步推进 城乡联动携手发展
卫生改革政策配套
本报讯以《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及《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纲领,近年来,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整体政策框架已基本形成。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卫生改革也逐步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逐渐深化。1996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定了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的大政方针,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1998年以来,卫生部门不断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00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体改办、卫生部等8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此后,14个配套文件陆续下发。当年的“上海会议”和2001年召开的“青岛会议”,为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勾画出政策框架:围绕一个目标——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引入两项机制——费用分担机制和竞争机制;推动三改联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具体措施包括:打破垄断,推行病人选医生、选医院;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变办卫生为管卫生;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实行医药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药品购销行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调整不合理医疗服务价格;加强药品管理,调控药品价格等。
, 百拇医药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10月底,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卫生工作的目标、政策与措施。《决定》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卫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深刻阐述了农村卫生工作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农村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成为推进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此之前,国务院有关部门还出台了《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决定》和《指导意见》的精神,卫生部会同有关部委研究制定了相关配套文件。其中,关于加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农村卫生机构改革与管理、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城市卫生支农等已经下发各地执行。
医疗费用增长“刹车”
本报讯最近5年来,我国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进一步遏制。据统计,5年前综合医院平均每一门诊人次和平均每一住院日医疗费用的年增长幅度为26%和24%,2001年下降到9%和5%;5年前,平均门诊和住院药费的年增长幅度为25%和22%,2001年下降为5%和4%。
, 百拇医药
近年来,卫生部门采用多种方式遏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趋势。同时,国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原则,对公立医院补偿结构进行了调整,适度提高技术劳务价格。《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的出台,统一和规范了医疗服务项目名称和项目内容。各地医疗机构逐步实行了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公示制度和查询制度,实行住院费用清单制,避免不合理收费。卫生部与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医院药品收入管理和药品招标采购有关政策及管理办法,规范医院药品购销行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逐步降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已经从试点探索进入到大规模、集中开展阶段。特别是在2001年国务院6部门召开全国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会议之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有关工作规范相继出台,参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医疗机构数量和招标采购药品品种范围有了明显增加。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90%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参加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农村卫生局面改观
本报讯5年来,全国各地积极行动,努力探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新路子,从总体上结束了农村卫生工作徘徊迷茫的状况,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http://www.100md.com
——努力争取政策,增加农村卫生投入。在卫生部门的积极努力下,部分省(区、市)出台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经济政策。西部地区农村卫生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为解决西部及贫困地区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差的问题,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实施卫生扶贫的各个项目。近5年来,中央对“三项建设”的实际投资累计达6.65亿元。去年开始,国家投资8亿元重点加强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贫困县县医院建设项目已经启动了149个县医院的改造建设,较大地改善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提高了西部及贫困地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农村卫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湖南省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级管理。河南各地按照自我推荐、公开选拔、定期考核、限期试用等方法,在全县范围内选聘乡镇卫生院长。浙江省已有150多个卫生院实行了各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探索。
——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整体功能增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高。山东省泰安、烟台等市通过开展“错层下沉”和组建医疗集团等方式,加强农村卫生机构纵向合作,巩固了农村卫生服务网。海南省保亭县调整卫生资源,县乡村统筹一体,不仅使工作重点下移,还强化了网络功能。
, 百拇医药
——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湖南设立2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用于农村卫生管理干部培训和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浙江从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乡村医生全科知识培训三个层次入手,培养农村社区卫生人才。黑龙江省政府令下发《乡村医生管理规定》,并出台了配套文件。
——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和完善取得进展。江苏省政府设立农村居民大额费用合作医疗保险省级扶持资金,每年投入20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广东省决定,2002~2006年省财政每年安排6000万元引导资金,扶持农民特别是年人均收入1500元下人口参加合作医疗。吉林省政府每年投入1500万元,启动大病救助规划。
医院变化有目共睹
本报讯围绕“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这一目标,近年来,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在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和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 http://www.100md.com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和看病不方便等问题,各级卫生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截至2002年底,全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城市已增加到358个(占城市总数的54%),建立240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72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些大、中城市初步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就医格局正在形成。针对城镇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本地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对机构、人员、病床、大型医疗设备和卫生经费等进行统筹规划。一些地、市边调整、边规划,对功能接近的卫生机构实施合并、兼并,组建医疗集团,对部分医疗机构实现功能转化,向慢性病防治、老年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领域发展,有些城市将相对过剩的资源引导向基层或农村等,都取得了较
好效果。
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还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促进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较快,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格局正在被打破。据统计,目前民营医院已接近1500家,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超过160家。“病人选医生”、“病人选医院”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疗服务理念在全国医务系统中得到落实。这些改革措施推动了医疗机构之间和医院内部各环节、各岗位公平有序的竞争,促进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改善。5年来,卫生系统加快了人事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建立起符合卫生工作特点的政事公开、自主用人、自由择业的人事管理体制,基本建立起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运行机制,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通过加强行业监管,卫生行业的医疗服务行为不断规范。近年来,《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先后出台,以行业准入、质量管理和信息公示等为主要内容的医疗行业监管制度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一些省市建立了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医疗机构的效率、质量和费用等相关指标,增加透明度,便于社会与群众监督,促进医疗机构的良性竞争。针对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现实状况,卫生部门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转变服务理念,增进医患沟通。通过这几年的工作,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百拇医药
卫生改革政策配套
本报讯以《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及《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纲领,近年来,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整体政策框架已基本形成。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卫生改革也逐步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逐渐深化。1996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定了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的大政方针,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1998年以来,卫生部门不断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00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体改办、卫生部等8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此后,14个配套文件陆续下发。当年的“上海会议”和2001年召开的“青岛会议”,为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勾画出政策框架:围绕一个目标——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引入两项机制——费用分担机制和竞争机制;推动三改联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具体措施包括:打破垄断,推行病人选医生、选医院;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变办卫生为管卫生;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实行医药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药品购销行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调整不合理医疗服务价格;加强药品管理,调控药品价格等。
, 百拇医药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10月底,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卫生工作的目标、政策与措施。《决定》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卫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深刻阐述了农村卫生工作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农村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成为推进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此之前,国务院有关部门还出台了《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决定》和《指导意见》的精神,卫生部会同有关部委研究制定了相关配套文件。其中,关于加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农村卫生机构改革与管理、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城市卫生支农等已经下发各地执行。
医疗费用增长“刹车”
本报讯最近5年来,我国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进一步遏制。据统计,5年前综合医院平均每一门诊人次和平均每一住院日医疗费用的年增长幅度为26%和24%,2001年下降到9%和5%;5年前,平均门诊和住院药费的年增长幅度为25%和22%,2001年下降为5%和4%。
, 百拇医药
近年来,卫生部门采用多种方式遏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趋势。同时,国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原则,对公立医院补偿结构进行了调整,适度提高技术劳务价格。《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的出台,统一和规范了医疗服务项目名称和项目内容。各地医疗机构逐步实行了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公示制度和查询制度,实行住院费用清单制,避免不合理收费。卫生部与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医院药品收入管理和药品招标采购有关政策及管理办法,规范医院药品购销行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逐步降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已经从试点探索进入到大规模、集中开展阶段。特别是在2001年国务院6部门召开全国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会议之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有关工作规范相继出台,参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医疗机构数量和招标采购药品品种范围有了明显增加。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90%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参加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农村卫生局面改观
本报讯5年来,全国各地积极行动,努力探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新路子,从总体上结束了农村卫生工作徘徊迷茫的状况,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http://www.100md.com
——努力争取政策,增加农村卫生投入。在卫生部门的积极努力下,部分省(区、市)出台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经济政策。西部地区农村卫生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为解决西部及贫困地区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差的问题,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实施卫生扶贫的各个项目。近5年来,中央对“三项建设”的实际投资累计达6.65亿元。去年开始,国家投资8亿元重点加强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贫困县县医院建设项目已经启动了149个县医院的改造建设,较大地改善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提高了西部及贫困地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农村卫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湖南省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级管理。河南各地按照自我推荐、公开选拔、定期考核、限期试用等方法,在全县范围内选聘乡镇卫生院长。浙江省已有150多个卫生院实行了各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探索。
——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整体功能增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高。山东省泰安、烟台等市通过开展“错层下沉”和组建医疗集团等方式,加强农村卫生机构纵向合作,巩固了农村卫生服务网。海南省保亭县调整卫生资源,县乡村统筹一体,不仅使工作重点下移,还强化了网络功能。
, 百拇医药
——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湖南设立2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用于农村卫生管理干部培训和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浙江从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乡村医生全科知识培训三个层次入手,培养农村社区卫生人才。黑龙江省政府令下发《乡村医生管理规定》,并出台了配套文件。
——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和完善取得进展。江苏省政府设立农村居民大额费用合作医疗保险省级扶持资金,每年投入20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广东省决定,2002~2006年省财政每年安排6000万元引导资金,扶持农民特别是年人均收入1500元下人口参加合作医疗。吉林省政府每年投入1500万元,启动大病救助规划。
医院变化有目共睹
本报讯围绕“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这一目标,近年来,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在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和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 http://www.100md.com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和看病不方便等问题,各级卫生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截至2002年底,全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城市已增加到358个(占城市总数的54%),建立240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72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些大、中城市初步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就医格局正在形成。针对城镇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本地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对机构、人员、病床、大型医疗设备和卫生经费等进行统筹规划。一些地、市边调整、边规划,对功能接近的卫生机构实施合并、兼并,组建医疗集团,对部分医疗机构实现功能转化,向慢性病防治、老年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领域发展,有些城市将相对过剩的资源引导向基层或农村等,都取得了较
好效果。
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还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促进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较快,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格局正在被打破。据统计,目前民营医院已接近1500家,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超过160家。“病人选医生”、“病人选医院”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疗服务理念在全国医务系统中得到落实。这些改革措施推动了医疗机构之间和医院内部各环节、各岗位公平有序的竞争,促进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改善。5年来,卫生系统加快了人事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建立起符合卫生工作特点的政事公开、自主用人、自由择业的人事管理体制,基本建立起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运行机制,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通过加强行业监管,卫生行业的医疗服务行为不断规范。近年来,《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先后出台,以行业准入、质量管理和信息公示等为主要内容的医疗行业监管制度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一些省市建立了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医疗机构的效率、质量和费用等相关指标,增加透明度,便于社会与群众监督,促进医疗机构的良性竞争。针对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现实状况,卫生部门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转变服务理念,增进医患沟通。通过这几年的工作,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