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126569
神经精神科疾病专辑(2003.02.13)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898期
     “管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田丰伟等观察了管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诊断标准:参照《疾病疹疗标准》及《国家中医病症疹疗标准》中有关本病的诊断标准。首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本组将筒管状灸器(由普通纸张卷成长约6~7cm,直径约0.5cm左右的管状)一端插入外耳道内,另将一铁丝网卷成的灸器插入筒管状灸器中,在铁丝网灸器中填满灸绒(每次1g),将艾绒外向端口点燃,每次灸10分钟左右,终以患者耳内感温暖发热舒适为准。对照组取下关、翳风、地仓三穴,采用艾条悬灸每穴3~5分钟,使局部皮肤潮红为度,艾条用成都滨江艾条厂生产之“灸用药条”。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针刺治疗:取风池(或翳风)、地仓、颊车、下关(或听会)、迎香、头维、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或太冲)等穴,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4次,以患者有胀或酸痛感为度。日1次,每次40分钟左右,其中10分钟为开始和结束,30分钟为留针、行针与灸疗时间,逢周末休息,治疗至患者临床痊愈止,治疗经2个月后,如未治愈者继续针灸治疗,改每周3次,1月为1疗程,共治3月,治疗与随访共5个月后判定疗效。疗效标准:痊愈:达到Ⅰ级或Ⅱ级的。未愈:仅达到Ⅲ级者。结果显示:本组50例,痊愈44例,未愈3例;对照组痊愈41例,未愈9例;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痊愈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证实:本法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
, 百拇医药
    详见《针灸临床杂志》2002年第18卷第5期第50~53页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面瘫

    镇江市丹徒县宝埝医院的丁云飞观察了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法:取下关、牵正、阳白、颧髎、人中、承浆、颊车透地仓,双侧合谷。耳后疼痛配风池、翳风;高血压肝肾阳虚者配太冲、太溪。一般选4~5穴即可,以下关、牵正穴为主。穴位常规消毒后,针刺平刺平泻以局部感酸胀或有放射感后留针,将701DM-B常用型电麻仪调以疏波,接线于针体,频率以2~3次/秒,以患者感舒适为度,并要以患侧面部肌肉出现持续性抽动为好,其中尤以下关、牵正穴通上电后为明显,常可见患侧眉际至唇角均见抽动,用电针40分钟后,可用药艾条于耳后茎乳突孔处施灸,以皮肤潮红为度。日1次,1日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治疗期间切勿再受风寒之邪。推拿手法:以轻柔的一指禅揉法为主,先拿捏两侧风池穴,而后于耳后、翳风穴的拇指轻柔推之,以减除局部水肿,然后在面颊部以拇指揉摩法,促进肌肉恢复(早期发病,面部可以指代针,对阳白、颧髎等穴施以手法,以减少刺激),最后于额部行抹法,扫散法,前后操作共约20分钟即可。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面部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轻,部分体征消失,留有鳄泪症等。无效:治疗后无明显改变。本组51例患者,经15日~1个月治疗,痊愈46例,显效4例,有效1例。临床疗效证实:本法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疗效满意。本病早期切忌刺激量太大,应以推拿手法代之。
, 百拇医药
    详见《针灸临床杂志》2002年第18卷第5期第30页

    风池穴温针灸治疗面瘫

    延安市宝塔区医院秦君观察了风池穴温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具体采用方法如下:主穴取风池、曲池或合谷、足三里,均为双侧;配穴取地仓透颊车、阳白、翳风、人中、背俞。用28号1.5寸毫针刺双侧风池穴,待得气后施温针灸,双侧足三里、曲池(或合谷两穴交替),根据患者体质施补、泻、平补平泻手法;配穴依症状近取头面诸穴,病久者加背俞穴。每次30~40分钟,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效标准:痊愈: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正常,症状完全消失。次痊愈:症状基本消失,微笑时口角微喎。好转:症状有改善,眼闭合不紧,口角轻度喎斜。无效:症状无改善。结果显示:本组共有20例患者,经1疗程治疗,痊愈8例,次痊愈10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临床疗效证实:本法温经通脉,疗效满意。

    详见《针灸临床杂志》2002年第18卷第5期第24页
, 百拇医药
    综合疗法治面瘫

    中国农业大学东区医院胡言锡观察了综合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采用中药牵正散加减,药物组成:当归15g,川芎15g,防风15g,白芷15g,地龙15g,炙全蝎10g,僵蚕10g,白附子10g,蜈蚣3条。随症加减:年老气血虚者,可加黄芪10g,党参10g,以扶正祛邪;年少气盛者可加大全蝎、僵蚕、蜈蚣之用量,以增祛邪却风之功。并用西药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mg,日1次肌注,10日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急性期尚可服用少量强的松,用药期为10日左右。针刺加电刺激疗法:取阳白透鱼腰、四白,太阳透下关、地仓透颊车,迎香、攒竹、承浆、风池、翳风、合谷(双侧),牵正,以捻转之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日1次。电针取地仓、颊车、阳白、合谷,通电量以患者感到舒适、面部肌肉微见跳动为宜,电针时间为10~20分钟。TDP神灯局部照射,用TDP照射患侧,以患者自觉温度舒适为宜,时间为20~30分钟,日1次。自我按摩:嘱患者一日多次,用手从脸之下部往上部至颞部直至耳根后按摩揉搓,并按摩双侧风池,用双手指头叩击百会,四神聪诸穴位,以患者自觉局部发热、舒适为度。结果显示:本组24例,经22日~4个月治疗,均治愈,治愈率100%。
, 百拇医药
    详见《针灸临床杂志》2002年第18卷第5期第23~24页

    针灸辨证施穴治疗周围性面瘫

    开封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李婷观察了针灸辨证施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诊断标准:根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中关于周围性面瘫的诊断为标准。具体方法如下:1、面部局部用穴:阳白、鱼腰、攒竹、瞳子髎、地仓、迎香、颊车、人中、承浆,每次选3~5穴交替针刺,用0.5寸针浅刺,虚证患者慎用透针。辨证取穴:风寒外袭型配刺大椎穴,针后在风门穴,大椎穴处加拔火罐;气血虚弱型配百会、足三里、合谷、气海;肝胆湿热型配行间、肝俞、日月、期门;肝肾阴虚型配肾俞、肝俞、太溪;痰湿内阻型配阴陵泉、丰隆、足三里。结果显示:本组1例,针刺13次痊愈。临床疗效显示:本法具有散寒宣肺的作用,疗效满意。

    详见《针灸临床杂志》2002年第18卷第5期第10~11页
, 百拇医药
    针刺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

    王超等观察了针刺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在治疗中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本组以针刺面部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配合少阳经穴,主要穴位为风池、太阳、翳风、地仓、颊车、听会、迎香、阳白、鱼腰、攒竹、睛明、颧髎、牵正、四白、合谷、足三里、太冲。每次选6~9穴,尽量选透穴。用1~1.5寸毫针进针,快速刺入,面部穴位不提插,留针30分钟,取针后另选一组穴位6~8个行隔姜灸6~9壮。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对照组用强的松10毫克,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1 .1克, 维生素B12 0.5毫克,每日1次肌注;ATP 20毫克,辅酶Q 10毫克,均日3次口服。恢复期并加用烟酸0.05~0.1克,每日3次口服。所采用的疗效标准如下: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口角牵正,眼睑闭合好,其他面肌功能完全恢复。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口眼歪斜逐渐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口眼歪斜缓解,但面肌功能恢复不够明显。无效:连续治疗2个疗程以上症状无改善者。本组共治疗了75例,其中治愈38例,显效26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7.3%;对照组共治疗了75例,其中治愈26例,显效18例,好转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86%。本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据此认为,以上针刺综合治疗法具有扶正祛邪、通经活络的作用,用其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 百拇医药
    详见《湖南中医药导报》杂志2002年8卷第4期第181~182页

    中国林蛙卵油中枢抑制作用显著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的彭飞等为了揭示CO-2|超临界萃取的中国林蛙卵油( egg oil of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EORTCD)的镇痛静和抗惊厥作用,进行了有关试验。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通过自主活动监测、协同巴比妥催眠和士的宁诱发惊厥等实验,探索中国林蛙卵油的药效和最大效能,并与安定、佳静安定进行比较。其试验结果如下:EORTCD对小鼠自主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有协同效果,显著对抗士的宁引起的小鼠惊厥反应,通过最大效能比较,EORTCD的抗惊厥潜伏期长于安定和佳静安定,最大效能三者在同一水平。据此认为,EORTCD具有显著的中枢抑制作用,对惊厥动物产生保护作用。

    详见《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2年19卷第3期第204~207页,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