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瓜菜类 > 丝瓜
编号:10127590
佛门丝瓜当药用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17日 央视国际
     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容亦自清,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旧时夏秋,在我国不少寺院旁落之地,常可见到僧人们所搭的棚架上,丝瓜纵横捭阖。丝瓜乃佛门自种自吃的夏令蔬食之一。炎炎夏日,禅堂的餐桌上,端上了一碟碟碧绿的丝瓜,似乎给僧人们带来了几分凉意,这恐与丝瓜性味甘凉有关。在中医目中,丝瓜性凉,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功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丝瓜有“清热利肠”及清暑之妙。然而,佛门很早将丝瓜当作药用却鲜为人知。

    在古代印度,佛祖释迦牟尼就把丝瓜水作为药物,治疗头痛、腹痛、神经痛、咳嗽以及呕吐等症,并将丝瓜水作为营养剂,供众病僧祛病强身之用。一次,释迦牟尼的新弟子中有位出身王族的年轻僧人,由于初入佛门,不习惯修行生活,便患上神经痛,其症状苦堪不已。于是,僧医用丝瓜水为他进行治疗,不久该病僧的神经痛就痊愈了,此后病症从未再犯,身体非常强健,佛道修行亦日见精进。佛门用丝瓜水治疗神经痛之法乃内服外用并进,取纯净的丝瓜水温热以后内服,每日90毫升左右;兼用丝瓜水擦患部。

    丝瓜水,又称“天罗水”,乃丝瓜藤中所含的液体,取之办法为,在霜降后,选择粗大的丝瓜藤,在近根处剪断,插入瓶中,即不断沥出水液。每株约可得400毫升左右,清沏且稠,有点青滋味。据《救生苦海》中说,如果将瓶装丝瓜水“封固,埋入土中,年久愈佳”。《本草纲目拾遗》中更讲了有关丝瓜水疗疾的故事:浙江萧山一位老媪卖“肺痈(即现代医学的肺脓疡)水”,“三服立愈,门如市,已数世。王圣俞曾得其方述之,即此水(即丝瓜水)也。于立秋取存瓮用,愈陈愈佳。”《中国药植图鉴》还介绍用此水加白糖沸煮内服,确可镇咳,还可治疗头痛、腹痛、神经痛、感冒、脚气、水肿、酒中毒等。另据佛典所载,佛祖释迦牟尼亦曾把丝瓜水列入止咳药物之列。

    溽暑酷热,汗出淋漓,令人烦渴厌食,体力因此耗损,疰夏之说便因此而生。于是清凉饮料之类应时而至,浮瓜沉李,自古已然;汽水棒冰,于今盛行。而对古时众多佛门而言,僧人生活清贫,助其消暑度夏的主要食物之一则是丝瓜。《陆川本草》道:丝瓜“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佛门僧人广植丝瓜而夏日食之,确可收生津解渴、消暑清心之妙,其功远远胜于今日吃汽水棒冰矣。另外,丝瓜含蛋白质、淀粉、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营养成分较为全面丰富,加上丝瓜色泽翠绿,清利爽口,开胃下饭,在热不思食之夏,佛门僧人常食之确可防疰夏发生,又能补充营养,于健康大为有益。在寺庙素食中,有道著名的汤菜值得一提,此菜乃名“紫竹莲池”,它即由丝瓜为主料煮成的。此菜名称蕴含禅意,其色泽雅净素淡,其滋味清鲜醇美,使人食后淡忘了人间的膏粱厚味。盛夏,在寺中斋室品尝这绿色素菜,则顿觉凉意袭身,佛门竟将丝瓜喻为势利场中的一服清凉剂,妙哉!《东方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