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五版《金匮要略讲义》
江西中医学院 330006
原载于《江西中医药》1994年第25卷第2期
1985年出版的五版《金匮要略讲义》迄今已8年了,通过试用,本书确有不少优点,这就是:
(1)保持了原书全貌:本书取材于《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原书,从第一篇“脏腑经络先后篇”开始,至第二十二篇《妇人杂病篇》止,按照原书顺序,逐条解释,书末附录了“杂疗方”等3篇,这就完全保存了原书的面貌。
(2)“绪言”对全书作了扼要介绍:本书“绪言”部分不但对作者作了扼要介绍,并对本书的价值、成书经过、主要内容、分篇原则、篇与篇的关系、辨证方法、脉法、杂病治则、方剂运用特点、用药特点及学习《金匮》的方法均作了介绍,读后对全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3)便于检索:书末附了“书目简称表”和“方剂索引”,便于查对引用的资料和《金匮》有关方剂,方便了读者。
, http://www.100md.com
(4)阐发经文有独特见解之处:例如“脏腑经络先后篇”第一条“酸入肝,……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十七句,注家如尤在泾等谓“非仲景原文,系后人旁注误入正文”,二版、四版教材也从其说。但五版讲义认为:“……这十七句是仲景从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用调补助益诸法,从多个脏腑进行治疗,以达到治疗肝虚的目的。”并指出这里的“伤”字,不能作伤害解,而应作制约解。这种解释是符合仲景原意的,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多述。
(5)突出原文辨证施治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例如“黄疸病篇”栀子大黄汤的按语里,将栀子大黄汤与茵陈蒿汤作了比较,认为“栀子大黄汤与茵陈蒿汤两方均用大黄、栀子,其功用主治相类似,但它们的病位、主症、方药功用却完全不同。栀子大黄汤的病位在心中、心下,主症为心中懊憹热痛,其作用在于泄热除烦;茵陈蒿汤的病位在腹中,主症为心胸不安、腹满,其主要功用在于通利湿热,两者应加以区别”。这就突出了原文辨证论治的精神。又如“痰饮咳嗽病篇”第三十六条以下的5条释义,详细分析痰饮病情有虚寒与挟热的不同,冲气与饮逆的鉴别,戴阳与胃热的分辨等,必须药随证转,反映出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 百拇医药
本书大部分方剂,均附有医案,这也联系了实际,使学生便于掌握方剂的运用。对于某些理论性的条文,如“脏腑经络先后篇”的肝病实脾一条,本讲义指出:“本条所论,在临床运用上很有指导意义。临床遇到肝病往往先见头昏、胁痛、胸闷、脉弦,以后饮食减少、乏力、便溏、舌苔白腻等脾脏症状相继出现,治疗时如能兼顾脾脏,就会收到满意的效果。”这就围绕原文“肝病传脾”论点,密切联系了临床实际。对某些方剂,联系了临床补充了证候,如干姜人参半夏丸等方,不多赘。
(6)篇后结语,大多能概括全篇内容,并突出其主要精神。
以上是本书的优点。由此,我们认为,这本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因此我们认为,这本教材是一本较好的教科书。
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本书也有严重的不足,这就是:
(1)本书对脉学条文的解释,许多条文未能阐发原文精义,如“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原书指出“脉大是大而无力,为有形于外,不足于内的现象,阴虚阳浮者多见此脉,……”这种解释是欠妥的。联系前后内容,这里的脉大实际是指革脉,阴虚阳浮可出现,阳虚后期也可出现,是虚劳预后严重的脉象。这里的大脉与“痉湿暍篇”的“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是不同的,与《伤寒论》里的“伤寒三日,阳明脉大”也是不同的,讲义均未说明,使学者如入云雾。
, 百拇医药
又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脉得诸芤动微紧”,讲义释为“或见芤动,或见微紧,不是四脉同时出现”。这种解释也欠妥,实际上,这里是指失精后出现本脉。“微”这里不是指微脉而是作为形容词,因微脉与紧脉不能同时出现,微是无力的脉象,而紧则是有力的。
类似这样的例子不少,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本书在脉象方面,解释错误较多。
(2)很多难解条文的解用,不能联系《金匮》原书及《伤寒论》,因而错误不少。如肺痈的病因,本书仍写为“感受风热病毒而起,……”,只强调了外因,忽视了体内的因素。如真的是感受风热病毒而起,为何该篇第十五条葶苈大枣泻肺汤后有“……此先服小青龙汤一剂乃进。……”,为何“妇人杂病篇”有“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联系这些条文,肺痈的病因只提外感风热病毒是不能解释的,其内尚有水饮。
又如“妇人产后病篇”第九条“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本讲义对面正赤,气喘释为“但面正赤,气喘,则为虚阳上越之象”。这种解释若能成立,如何解释下面的问题:
, 百拇医药
①若阳虚上越而致面赤而喘,即这种喘属于气脱于上的表现,此时救里尚感不及,怎么还能再用大量解表祛邪的药呢?
②从方剂看,本方的表药在10味中占5味,而温阳固里药仅参、附两味,且剂量较小,比例明显偏于解表散邪。
③方后注:“温覆使汗出”,既为虚阳上越为什么在大量解表药应用的同时,还要配合物理取汗?
所以我们认为,本条乃属产后外感风邪,因产后多虚,若单纯发汗,恐有导致亡阳虚脱之虑,故在解表药中配少量参、附,以温阳固里益气,使祛邪而不伤正,属扶正祛邪范畴。
联系《伤寒论》,对面赤而喘的解释,面正赤乃满面持续通红,为风邪外遏,阳气怫郁在表所致,喘为外邪犯肺,肺失宣降所致。
以上仅是举例,类似这样解释不当的地方,全书并不少见。
, http://www.100md.com
(3)不该校勘的也作了校勘,如“腹满寒疝宿食病篇”的“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原书将“痛而闭”按照《脉经》作“腹满痛”,这种校勘根本没有必要,因“痛而闭”不但说明有腹满痛,而且有大便秘结,甚至没有矢气,这种描绘是非常好的,比“腹满痛”好得多。
总之,本书校勘过多,全书有398节条文,作了校勘的就有166处(不包括附方)。有些是作者不好解释,作了校勘,这是不妥当的;有些是作者认为症状要作补充,但不应作校勘,而应列于按语中说明。我们认为,本书只有少许地方要作校勘,如木防已汤中用石膏12枚等便是。
(4)概念时有不清,如“痰饮咳嗽病篇”中支饮的概念,讲义就没有弄清楚,致使条文无法归类,学生无法理解。该篇支饮的含义有二:一为四饮之一的支饮,具有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的症状;一为形容有水饮,如“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这一条的“支饮”表示水饮,“心下有支饮”,说明心下有水饮,属于狭义痰饮范畴,讲义未能明辨,含糊其词,避而不谈。
, http://www.100md.com
(5)有些条文标点有误:如“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的“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诞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辟辟”为咳嗽的动态,所以“口中辟辟燥”应为“口中辟辟燥咳”,即连声干咳,这样才通。又如《水气篇》的“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应为“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这样才好理解,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不一一例举。
(6)方后的医案,有的选的不妥,如虚劳小建中汤的附案为胃痛,没有选治虚劳的医案;有的医案加减过多,有失原意;有的方未选医案,如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等;许多理论性的条文也未联系临床。这些均有待于更正补充。
(7)现代进展,很多没有反映。如当归芍药散临床报道很多,讲义却未提及。麻杏薏甘汤的报道也多,讲义也只字未提。
(8)全书 417000字,内容过繁,按现有的课时,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应精简。
由于本书存在如上许多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所以编写六版教材,是必要的。我们希望,新的教材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以新的面貌问世,为振兴中医作出新的贡献。, 百拇医药(伍炳彩)
原载于《江西中医药》1994年第25卷第2期
1985年出版的五版《金匮要略讲义》迄今已8年了,通过试用,本书确有不少优点,这就是:
(1)保持了原书全貌:本书取材于《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原书,从第一篇“脏腑经络先后篇”开始,至第二十二篇《妇人杂病篇》止,按照原书顺序,逐条解释,书末附录了“杂疗方”等3篇,这就完全保存了原书的面貌。
(2)“绪言”对全书作了扼要介绍:本书“绪言”部分不但对作者作了扼要介绍,并对本书的价值、成书经过、主要内容、分篇原则、篇与篇的关系、辨证方法、脉法、杂病治则、方剂运用特点、用药特点及学习《金匮》的方法均作了介绍,读后对全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3)便于检索:书末附了“书目简称表”和“方剂索引”,便于查对引用的资料和《金匮》有关方剂,方便了读者。
, http://www.100md.com
(4)阐发经文有独特见解之处:例如“脏腑经络先后篇”第一条“酸入肝,……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十七句,注家如尤在泾等谓“非仲景原文,系后人旁注误入正文”,二版、四版教材也从其说。但五版讲义认为:“……这十七句是仲景从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用调补助益诸法,从多个脏腑进行治疗,以达到治疗肝虚的目的。”并指出这里的“伤”字,不能作伤害解,而应作制约解。这种解释是符合仲景原意的,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多述。
(5)突出原文辨证施治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例如“黄疸病篇”栀子大黄汤的按语里,将栀子大黄汤与茵陈蒿汤作了比较,认为“栀子大黄汤与茵陈蒿汤两方均用大黄、栀子,其功用主治相类似,但它们的病位、主症、方药功用却完全不同。栀子大黄汤的病位在心中、心下,主症为心中懊憹热痛,其作用在于泄热除烦;茵陈蒿汤的病位在腹中,主症为心胸不安、腹满,其主要功用在于通利湿热,两者应加以区别”。这就突出了原文辨证论治的精神。又如“痰饮咳嗽病篇”第三十六条以下的5条释义,详细分析痰饮病情有虚寒与挟热的不同,冲气与饮逆的鉴别,戴阳与胃热的分辨等,必须药随证转,反映出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 百拇医药
本书大部分方剂,均附有医案,这也联系了实际,使学生便于掌握方剂的运用。对于某些理论性的条文,如“脏腑经络先后篇”的肝病实脾一条,本讲义指出:“本条所论,在临床运用上很有指导意义。临床遇到肝病往往先见头昏、胁痛、胸闷、脉弦,以后饮食减少、乏力、便溏、舌苔白腻等脾脏症状相继出现,治疗时如能兼顾脾脏,就会收到满意的效果。”这就围绕原文“肝病传脾”论点,密切联系了临床实际。对某些方剂,联系了临床补充了证候,如干姜人参半夏丸等方,不多赘。
(6)篇后结语,大多能概括全篇内容,并突出其主要精神。
以上是本书的优点。由此,我们认为,这本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因此我们认为,这本教材是一本较好的教科书。
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本书也有严重的不足,这就是:
(1)本书对脉学条文的解释,许多条文未能阐发原文精义,如“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原书指出“脉大是大而无力,为有形于外,不足于内的现象,阴虚阳浮者多见此脉,……”这种解释是欠妥的。联系前后内容,这里的脉大实际是指革脉,阴虚阳浮可出现,阳虚后期也可出现,是虚劳预后严重的脉象。这里的大脉与“痉湿暍篇”的“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是不同的,与《伤寒论》里的“伤寒三日,阳明脉大”也是不同的,讲义均未说明,使学者如入云雾。
, 百拇医药
又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脉得诸芤动微紧”,讲义释为“或见芤动,或见微紧,不是四脉同时出现”。这种解释也欠妥,实际上,这里是指失精后出现本脉。“微”这里不是指微脉而是作为形容词,因微脉与紧脉不能同时出现,微是无力的脉象,而紧则是有力的。
类似这样的例子不少,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本书在脉象方面,解释错误较多。
(2)很多难解条文的解用,不能联系《金匮》原书及《伤寒论》,因而错误不少。如肺痈的病因,本书仍写为“感受风热病毒而起,……”,只强调了外因,忽视了体内的因素。如真的是感受风热病毒而起,为何该篇第十五条葶苈大枣泻肺汤后有“……此先服小青龙汤一剂乃进。……”,为何“妇人杂病篇”有“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联系这些条文,肺痈的病因只提外感风热病毒是不能解释的,其内尚有水饮。
又如“妇人产后病篇”第九条“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本讲义对面正赤,气喘释为“但面正赤,气喘,则为虚阳上越之象”。这种解释若能成立,如何解释下面的问题:
, 百拇医药
①若阳虚上越而致面赤而喘,即这种喘属于气脱于上的表现,此时救里尚感不及,怎么还能再用大量解表祛邪的药呢?
②从方剂看,本方的表药在10味中占5味,而温阳固里药仅参、附两味,且剂量较小,比例明显偏于解表散邪。
③方后注:“温覆使汗出”,既为虚阳上越为什么在大量解表药应用的同时,还要配合物理取汗?
所以我们认为,本条乃属产后外感风邪,因产后多虚,若单纯发汗,恐有导致亡阳虚脱之虑,故在解表药中配少量参、附,以温阳固里益气,使祛邪而不伤正,属扶正祛邪范畴。
联系《伤寒论》,对面赤而喘的解释,面正赤乃满面持续通红,为风邪外遏,阳气怫郁在表所致,喘为外邪犯肺,肺失宣降所致。
以上仅是举例,类似这样解释不当的地方,全书并不少见。
, http://www.100md.com
(3)不该校勘的也作了校勘,如“腹满寒疝宿食病篇”的“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原书将“痛而闭”按照《脉经》作“腹满痛”,这种校勘根本没有必要,因“痛而闭”不但说明有腹满痛,而且有大便秘结,甚至没有矢气,这种描绘是非常好的,比“腹满痛”好得多。
总之,本书校勘过多,全书有398节条文,作了校勘的就有166处(不包括附方)。有些是作者不好解释,作了校勘,这是不妥当的;有些是作者认为症状要作补充,但不应作校勘,而应列于按语中说明。我们认为,本书只有少许地方要作校勘,如木防已汤中用石膏12枚等便是。
(4)概念时有不清,如“痰饮咳嗽病篇”中支饮的概念,讲义就没有弄清楚,致使条文无法归类,学生无法理解。该篇支饮的含义有二:一为四饮之一的支饮,具有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的症状;一为形容有水饮,如“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这一条的“支饮”表示水饮,“心下有支饮”,说明心下有水饮,属于狭义痰饮范畴,讲义未能明辨,含糊其词,避而不谈。
, http://www.100md.com
(5)有些条文标点有误:如“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的“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诞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辟辟”为咳嗽的动态,所以“口中辟辟燥”应为“口中辟辟燥咳”,即连声干咳,这样才通。又如《水气篇》的“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应为“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这样才好理解,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不一一例举。
(6)方后的医案,有的选的不妥,如虚劳小建中汤的附案为胃痛,没有选治虚劳的医案;有的医案加减过多,有失原意;有的方未选医案,如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等;许多理论性的条文也未联系临床。这些均有待于更正补充。
(7)现代进展,很多没有反映。如当归芍药散临床报道很多,讲义却未提及。麻杏薏甘汤的报道也多,讲义也只字未提。
(8)全书 417000字,内容过繁,按现有的课时,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应精简。
由于本书存在如上许多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所以编写六版教材,是必要的。我们希望,新的教材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以新的面貌问世,为振兴中医作出新的贡献。, 百拇医药(伍炳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