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编号:10129637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毒鼠强急救的重要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24日 健康导报
     就在江苏省汤山镇毒鼠强事件刚刚尘埃落定之时,四川省什邡市又发生了一起毒鼠强中毒事件,20名中毒人员中有5人死亡。

    急性剧毒鼠药除了容易被误食外,还给自杀和谋杀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急性剧毒鼠药的管理,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寻求解救鼠药中毒的手段。南京军区总医院在汤山镇毒鼠强事件的抢救过程中,成功地应用了一项新技术,从而挽救了200多名患者的生命。

    医学上的一项新技术,往往可以成为挽救生命的一个支点。近日,在“全国医学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黎磊石教授首次披露,在去年江苏省汤山镇毒鼠强事件中,他们承担的“全国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和全军“十五”指令性项目———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挽救了200多名中毒患者的生命。

    危急时刻显身手

    提起去年9月14日的情景,黎磊石教授记忆犹新。
, 百拇医药
    那是个星期六的早上,医护人员刚到医院,就有病人从南京附近的汤山镇被拉来。“当时只知道病人是吃早点中毒,但不知毒物是什么。根据病人主要症状,我们排除了氰化物、有机磷农药中毒,判断极有可能是鼠药中毒。”有的病人在车上还好好的,一下车就倒地不起,有的病人全身抽搐,有的没了呼吸,有的大小便失禁……情况非常紧急,400多名医护人员就地展开抢救:给病人洗胃,刺激呕吐,撬开重病人的牙关,插入气管导管等。这些为后来上呼吸机、血液透析等抢救措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场有8名呼吸停止的病人起死回生。

    黎教授介绍,看起来像普通食盐一样的毒鼠强是一类剧毒化学品,进入人体后很快溶入血液,重点损害中枢和运动神经系统,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拮抗剂。怎样才能迅速清除进入体内的毒物?恰巧该院承担着国家、全军科技攻关项目———连续性血液净化研究课题,医院拥有的18台连续性血液透析机,在这个危急的时刻被派上了用场。

    他们迅速为测不到血压,但还有呼吸、瞳孔没有散大的重病人进行血液透析。这种透析设施与常规血透不同,可以一边通过滤器超滤和吸附清除有毒物质,一边输入大量置换液以加速液体的交换。每小时置换液体达4~6立升,24小时置换液体可达144立升,相当于人体血液的几十倍。危重病人连续3天72小时透析和大剂量输液,将血液中有害物质连同组织间隙中的有害物质彻底清洗出来。这次抢救行动中,连续透析时间最长的病人为一周。如果按常规只透析几个小时,病人虽然可以一时减轻症状,但病情会反弹并加重。
, 百拇医药
    战火中诞生的新技术

    黎磊石教授介绍说,机体受到严重创伤、化学中毒、严重感染等时,会迅速激起体内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释放大量应激物质和细胞因子,在血液循环中出现大量有害物质和致病性介质,如毒素、抗体、炎性因子、变性蛋白、免疫复合物等,这些致病因子相互诱导,形成致病介质网络效应,往往在治疗性药物还没发挥疗效前就已致人于死地。

    长期以来对这种急性应激反应和中毒症状,只能采用对症疗法,如退烧、抗休克、抗炎症等,治疗效果不好。现在救治严重感染、创伤、中毒及器官功能衰竭的新思路和新技术是:要像对待化学中毒一样迅速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可以快速清除循环中存在的一些致病性介质,解除对生命的威胁,同时又能有效地维护包括血流动力学、酸碱平衡、水盐电解质代谢平衡和免疫功能在内的“内环境平衡”,为后续的病因治疗争取时间。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雏形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战场上。美国医生在一根动脉插管和一根静脉插管间放置一个小过滤器,滤掉伤员血液中多余的水分,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解决他们因失血、休克后肾衰无尿等问题。后来,这一技术逐渐发展完善为连续性血液透析系统,为防化学战、救治海水淹溺以及核复合伤所应用,在严重创伤、严重感染、急性溶血、败血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高热、中暑以及很多不明原因重病的早期救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以过滤病人血液中的应激变异蛋白质、毒素、致病介质等,避免脓毒症、多脏器衰竭等严重中毒症状的发生,还可用于慢性重危病的长期维持治疗。
, 百拇医药
    何时普及到基层

    黎教授罗列该技术可能提供的临床疗效有8条之多,如控制体温、稳定血液动力学、调节水盐代谢、调节酸碱平衡、清除代谢产物等。他还特别提到,这一技术不但可以清除小分子物质,还可以清除循环中的胆红质、多肽、脂蛋白、变形蛋白质等大、中分子物质。他们用此技术治疗4例先天性脂蛋白肾病患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疗效。

    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各种临床重危病,如:急性胰腺炎、严重感染、严重创伤、烧伤等,探索最适宜的治疗技术和方案;某些病例的治疗机理;置换液剂量,治疗疗程,抗凝,营养补充等规范的技术操作规程,以及新型滤器、免疫吸附、去脂装置等新的净化装置。

    这一技术目前已经在欧美等国家的急救中心广泛应用,针对很多不明原因的中毒、创伤、严重感染等进行早期救治。由于它安全有效,很适合推广到基层医疗机构。黎教授认为目前不能普及的原因是治疗价格不够便宜,尽管免疫吸附柱已经国产化,但每人次所需的两支免疫吸附柱仍需要万元之多。他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它将来一定会成为医院的常规技术并普及到县级医院,造福于普通百姓。,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