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迪先生谈中医教学的几个问题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9)
原载于《中医教育》第17卷1998年7月第4期
丁光迪(1918-),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江苏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为表彰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而颁发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中医古典医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学会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理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丁光迪先生早年从事临床,1956年投入中医教学工作,一直在南京中医学院任教,先后主讲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金匮要略》和中医各家学说等中医主干课程。主编了《中医诊断学》、《简明中医内科学》、《金匮要略学习参考资料》、《中医方剂学讲义》和《中医各家学说》等著作。在长期的中医教育工作中,丁光迪先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许多发展中医教育和培训中医人才的真知灼见。认真学习这些思想,对今天的中医教学工作是有裨益的。
, 百拇医药
1 古典著作是学好中医的基本功
中医教学改革中议论较多的是《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几本古典著作的处置问题。有主张保留的,有主张合并的,也有主张不设课程的。对此,丁光迪先生的意见十分明确:古典著作不能丢。他认为,这几部古典著作是学好中医的基本功,学习方法可以改进,但书本目前还不能丢。这个认识问题明确了,则发生的矛盾就容易解决了。为什么不能丢?他认为,首先这是传统的培养人才的成功之道。老一辈中医对此有切身体会。边读书,边临床,逐步扩大知识面,在干中学,学中干,学得深,容易用。现在许多名医专家,可能大多数就是从这条路走出来的。其次中医学各科的共通性强,所谓“十三科一理,即是如此”。这里的“理”,就在那几部经典著作中。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发展的潜力就大,就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主攻方向,成就也就大。基于以上看法,丁光迪先生主张在高校课程设置问题上,要考虑不丢中医古典著作这个大前提。其他课程应让路的让路,应改变方式的改变方式,不要齐头并进,各不相让,更不能追求形式,脱离实际。
, http://www.100md.com
2 中医教师要一专多能
丁光迪先生一再强调,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教师多讲几门课。最好是从前期课讲到临床课,课堂教学又兼带实习。要一专多能,不要几十年一贯制地钻一门课。讲临床课的老师亦应打好广厚基础,不要过早地钻研一门专科。丁光迪先生提出这个看法,是有理论依据和亲身体会的。
他提出,中医学理论是高度概括的,讲义可以分开写,但内容则是互相联系的。所谓“分之则为万殊,合之仍归一本”。所以多讲几门课程,可以加强横向联系。对教师、对学生都有好处。丁光迪先生对此有亲身体会。他曾经先后系统讲过5门课程,实践中他发现《中医诊断学》与《内科学》重复的内容较多,如病因、病机、辨证部分,常常多处提及。如果各自求全求大,则重复更多,还会讲出矛盾,同学必然厌烦,课时也大大浪费。实际上,有的内容诊断学可简,内科学宜详,有的可以两存,但只要有机联系一下,则可以重点突出,分中求合,使两门课程的连贯性得以加强,课时也可相应减少。又如《金匮要略》课程如果照原文讲,虽然有特点,但免不了有抱残守缺之感,而要扩充讲,又容易变成《内科学》或《妇科学》了。真是分也不好,合也不好。通过长期教学实践,丁光迪先生采用以原文教学为主,讲出它的特色,讲透辨证论治精神,又突出重点,不足之处,适当引申《内科学》或《妇科学》的内容,作为画龙点睛之举,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收到较好的效果。再如,对于《内科学》与《方剂学》两门课程,也容易出现重复和矛盾,丁光迪先生认为可以有机结合,突出重点,压缩课时,多增加临床见习,同时多请几位老师讲些各有特色的流派经验,可能更生动而且实用。
, 百拇医药
此外,丁光迪先生还非常重视教师的临床能力,认为这是中医教师讲好课程、著书立说的本钱。他多次带领学生奔赴农村搞社会实践和巡回医疗,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培植学术发展的生长点。他的专著《中药的配伍和运用》一书,就是当时用于辅导学生的讲义。本书以治法为纲,反映运用药物、组成方剂的内在规律,既较灵活,又能以点带面,渗透到《中药学》与《方剂学》中去,易于理解,便于应用,这本书充分反映了丁光迪先生在方剂学、中药学教学方面的深厚造诣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3 中医的教学要注重效果
不拘泥于形式,注重实际效果是丁光迪先生关于中医教学的一贯主张。中医教材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难度极大。从已经出版的一些教科书来看,内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复多,有的脱离实际,有的比较枝蔓,互相矛盾。要编好教材,丁光迪先生的意见是,首先抓住教学大纲,使全国有个统筹规划,严格质量管理,而教材要在实践中改革,可以发挥各地的优势,对现行教材一点一点地进行改进,改到一定程度,再比较筛选。事先不一定强求一致,也不一定要求大人物拍板,而让有实践经验的同志放开手脚去搞,然后再进行同行评议,取长补短,使教材逐步成熟。他认为,教材不可能永远不变。要不断修改,不断进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 百拇医药
在目前的中医高等学校中,《内科学》这门课程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丁光迪先生从实践出发,对此提出三条颇为中肯的意见。
第一,他认为,目前的《内科学》教学以病为纲,每个病种都有辨证分型,似乎框架太多,有的过于机械和繁琐,有的分型没有抓住辨证论治的精髓,不能以纲带目,举一反三,徒具形式。他认为,病可千变,其理一贯,只要抓住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就能突出要领。所以,内科的课堂教学时间应缩减,应增加临床见习时间。
第二,在专科人才培养中,不要过分强调内科学的基础。他说,不问学生将来做什么医生,一律要花大量时间学内科,还得一定要考好,这种安排,可以商讨。十三科一理,这“理”是指那几部古典著作,而不是指内科学。当然内科亦可说成是各科的基础,但中医各科的专业性亦很强,有其自己的培养人才的规律。所以,丁光迪先生主张在课程安排方面应根据培养入才的不同类型,有所侧重,甚至可以适当缩短年制,以希望早成专家里手。
, 百拇医药
第三,在如何对待利用现代化手段研究中医问题上,丁光迪先生作为一位资深教师,表现得十分谨慎和实际。他认为,中医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应用先进技木和现代化手段的时候,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不能走中西汇通的老路。当然现在的条件是好得多了,但科学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稍有怠慢,仍然会笑话不少,杜撰也多。他的意见是,先从临床做起,一个一个项目,一个一个病种地进行研究,不断取得经验,到一定阶段时,再升华为理论运用到课堂上去。在具体操作时,丁光迪先生反对一哄而起,全面铺开。他说这不仅财力有限,人才更难得。何况现代科技发展很快,可能今天讲得通的,明天又被否定了,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学校学习短短几年,要造就成中西全能人才是不容易的。中医学是一门比较定型的学科。过去限于条件,科学仪器用得很少,但思维方法用得多,经验非常丰富,临床有效果,这也是一个特色,这个特色不能丢。, 百拇医药(黄煌)
原载于《中医教育》第17卷1998年7月第4期
丁光迪(1918-),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江苏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为表彰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而颁发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中医古典医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学会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理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丁光迪先生早年从事临床,1956年投入中医教学工作,一直在南京中医学院任教,先后主讲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金匮要略》和中医各家学说等中医主干课程。主编了《中医诊断学》、《简明中医内科学》、《金匮要略学习参考资料》、《中医方剂学讲义》和《中医各家学说》等著作。在长期的中医教育工作中,丁光迪先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许多发展中医教育和培训中医人才的真知灼见。认真学习这些思想,对今天的中医教学工作是有裨益的。
, 百拇医药
1 古典著作是学好中医的基本功
中医教学改革中议论较多的是《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几本古典著作的处置问题。有主张保留的,有主张合并的,也有主张不设课程的。对此,丁光迪先生的意见十分明确:古典著作不能丢。他认为,这几部古典著作是学好中医的基本功,学习方法可以改进,但书本目前还不能丢。这个认识问题明确了,则发生的矛盾就容易解决了。为什么不能丢?他认为,首先这是传统的培养人才的成功之道。老一辈中医对此有切身体会。边读书,边临床,逐步扩大知识面,在干中学,学中干,学得深,容易用。现在许多名医专家,可能大多数就是从这条路走出来的。其次中医学各科的共通性强,所谓“十三科一理,即是如此”。这里的“理”,就在那几部经典著作中。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发展的潜力就大,就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主攻方向,成就也就大。基于以上看法,丁光迪先生主张在高校课程设置问题上,要考虑不丢中医古典著作这个大前提。其他课程应让路的让路,应改变方式的改变方式,不要齐头并进,各不相让,更不能追求形式,脱离实际。
, http://www.100md.com
2 中医教师要一专多能
丁光迪先生一再强调,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教师多讲几门课。最好是从前期课讲到临床课,课堂教学又兼带实习。要一专多能,不要几十年一贯制地钻一门课。讲临床课的老师亦应打好广厚基础,不要过早地钻研一门专科。丁光迪先生提出这个看法,是有理论依据和亲身体会的。
他提出,中医学理论是高度概括的,讲义可以分开写,但内容则是互相联系的。所谓“分之则为万殊,合之仍归一本”。所以多讲几门课程,可以加强横向联系。对教师、对学生都有好处。丁光迪先生对此有亲身体会。他曾经先后系统讲过5门课程,实践中他发现《中医诊断学》与《内科学》重复的内容较多,如病因、病机、辨证部分,常常多处提及。如果各自求全求大,则重复更多,还会讲出矛盾,同学必然厌烦,课时也大大浪费。实际上,有的内容诊断学可简,内科学宜详,有的可以两存,但只要有机联系一下,则可以重点突出,分中求合,使两门课程的连贯性得以加强,课时也可相应减少。又如《金匮要略》课程如果照原文讲,虽然有特点,但免不了有抱残守缺之感,而要扩充讲,又容易变成《内科学》或《妇科学》了。真是分也不好,合也不好。通过长期教学实践,丁光迪先生采用以原文教学为主,讲出它的特色,讲透辨证论治精神,又突出重点,不足之处,适当引申《内科学》或《妇科学》的内容,作为画龙点睛之举,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收到较好的效果。再如,对于《内科学》与《方剂学》两门课程,也容易出现重复和矛盾,丁光迪先生认为可以有机结合,突出重点,压缩课时,多增加临床见习,同时多请几位老师讲些各有特色的流派经验,可能更生动而且实用。
, 百拇医药
此外,丁光迪先生还非常重视教师的临床能力,认为这是中医教师讲好课程、著书立说的本钱。他多次带领学生奔赴农村搞社会实践和巡回医疗,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培植学术发展的生长点。他的专著《中药的配伍和运用》一书,就是当时用于辅导学生的讲义。本书以治法为纲,反映运用药物、组成方剂的内在规律,既较灵活,又能以点带面,渗透到《中药学》与《方剂学》中去,易于理解,便于应用,这本书充分反映了丁光迪先生在方剂学、中药学教学方面的深厚造诣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3 中医的教学要注重效果
不拘泥于形式,注重实际效果是丁光迪先生关于中医教学的一贯主张。中医教材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难度极大。从已经出版的一些教科书来看,内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复多,有的脱离实际,有的比较枝蔓,互相矛盾。要编好教材,丁光迪先生的意见是,首先抓住教学大纲,使全国有个统筹规划,严格质量管理,而教材要在实践中改革,可以发挥各地的优势,对现行教材一点一点地进行改进,改到一定程度,再比较筛选。事先不一定强求一致,也不一定要求大人物拍板,而让有实践经验的同志放开手脚去搞,然后再进行同行评议,取长补短,使教材逐步成熟。他认为,教材不可能永远不变。要不断修改,不断进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 百拇医药
在目前的中医高等学校中,《内科学》这门课程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丁光迪先生从实践出发,对此提出三条颇为中肯的意见。
第一,他认为,目前的《内科学》教学以病为纲,每个病种都有辨证分型,似乎框架太多,有的过于机械和繁琐,有的分型没有抓住辨证论治的精髓,不能以纲带目,举一反三,徒具形式。他认为,病可千变,其理一贯,只要抓住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就能突出要领。所以,内科的课堂教学时间应缩减,应增加临床见习时间。
第二,在专科人才培养中,不要过分强调内科学的基础。他说,不问学生将来做什么医生,一律要花大量时间学内科,还得一定要考好,这种安排,可以商讨。十三科一理,这“理”是指那几部古典著作,而不是指内科学。当然内科亦可说成是各科的基础,但中医各科的专业性亦很强,有其自己的培养人才的规律。所以,丁光迪先生主张在课程安排方面应根据培养入才的不同类型,有所侧重,甚至可以适当缩短年制,以希望早成专家里手。
, 百拇医药
第三,在如何对待利用现代化手段研究中医问题上,丁光迪先生作为一位资深教师,表现得十分谨慎和实际。他认为,中医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应用先进技木和现代化手段的时候,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不能走中西汇通的老路。当然现在的条件是好得多了,但科学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稍有怠慢,仍然会笑话不少,杜撰也多。他的意见是,先从临床做起,一个一个项目,一个一个病种地进行研究,不断取得经验,到一定阶段时,再升华为理论运用到课堂上去。在具体操作时,丁光迪先生反对一哄而起,全面铺开。他说这不仅财力有限,人才更难得。何况现代科技发展很快,可能今天讲得通的,明天又被否定了,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学校学习短短几年,要造就成中西全能人才是不容易的。中医学是一门比较定型的学科。过去限于条件,科学仪器用得很少,但思维方法用得多,经验非常丰富,临床有效果,这也是一个特色,这个特色不能丢。, 百拇医药(黄煌)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中医专家 > 黄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