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三问-当医生成为高科技设备的奴隶……
《健康报》2003年3月6日:
[一位中年病人,咯白色黏痰数月,每日痰量500ml以上,无其他不适,影像学显示肺纹理增粗,无占位性改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经抗感染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多科会诊也未明确诊断。奇怪的是,病人某日突然无痰,症状消失,但医生并未感到欣慰,反倒生出更多疑问:病人如此大量的痰液来自何处?为何又突然没了踪影?不出两天,病人突然死亡。尸解病理诊断为支气管肺泡细胞癌(黏液分泌型)。众多医生恍然大悟:由于癌细胞沿着肺泡上皮生长,因而影像上没有肿块阴影;癌细胞分泌大量黏液自气管排出,所以病人每天咯大量黏痰;最终末梢细支气管感染,肺泡腔内的黏液排泄不出,病人突然无痰;大量黏液无法排出,淤积在肺泡腔内导致窒息,病人突然死亡。]
这个病例虽经多方讨论,但直到病人死亡才明确诊断。回过头来看,病人入院后接受的若干抗感染治疗,可以说是无效的、试验性的。实事求是地说,在临床上这样的误诊病例是很多的,导致误诊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
一问为何误诊
走进互联网,键入“误诊”二字,一下子检索出信息二三万条。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仅近5年收录的误诊文献就有2.15万篇。由《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社不久前组织的一次误诊病例调查表明,误诊现象的存在是必然的。调查者对1990年至1999年国内200种医学期刊人工检索,在15500册期刊77.5万篇文献中,检索出误诊文献7.1万篇,筛选出标准误诊文献1.88万篇,误诊病例总数达15.3万份,经过计算机统计显示,各类疾病的总体误诊率为27.89%。
以上数据给我们的提示是,误诊并未随着医学进步而减少。任何一个新病种的出现,在它不被认识的阶段误诊难免发生,误诊率甚至很高。艾滋病在国内首次被发现时,由于当时许多医生只是通过医学文献了解到艾滋病,所以几经会诊,病人还是被误诊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57 字符。
[一位中年病人,咯白色黏痰数月,每日痰量500ml以上,无其他不适,影像学显示肺纹理增粗,无占位性改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经抗感染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多科会诊也未明确诊断。奇怪的是,病人某日突然无痰,症状消失,但医生并未感到欣慰,反倒生出更多疑问:病人如此大量的痰液来自何处?为何又突然没了踪影?不出两天,病人突然死亡。尸解病理诊断为支气管肺泡细胞癌(黏液分泌型)。众多医生恍然大悟:由于癌细胞沿着肺泡上皮生长,因而影像上没有肿块阴影;癌细胞分泌大量黏液自气管排出,所以病人每天咯大量黏痰;最终末梢细支气管感染,肺泡腔内的黏液排泄不出,病人突然无痰;大量黏液无法排出,淤积在肺泡腔内导致窒息,病人突然死亡。]
这个病例虽经多方讨论,但直到病人死亡才明确诊断。回过头来看,病人入院后接受的若干抗感染治疗,可以说是无效的、试验性的。实事求是地说,在临床上这样的误诊病例是很多的,导致误诊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
一问为何误诊
走进互联网,键入“误诊”二字,一下子检索出信息二三万条。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仅近5年收录的误诊文献就有2.15万篇。由《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社不久前组织的一次误诊病例调查表明,误诊现象的存在是必然的。调查者对1990年至1999年国内200种医学期刊人工检索,在15500册期刊77.5万篇文献中,检索出误诊文献7.1万篇,筛选出标准误诊文献1.88万篇,误诊病例总数达15.3万份,经过计算机统计显示,各类疾病的总体误诊率为27.89%。
以上数据给我们的提示是,误诊并未随着医学进步而减少。任何一个新病种的出现,在它不被认识的阶段误诊难免发生,误诊率甚至很高。艾滋病在国内首次被发现时,由于当时许多医生只是通过医学文献了解到艾滋病,所以几经会诊,病人还是被误诊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