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132572
病原诊断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基础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6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9期
     续2003年2月20日第4版

    规范药敏试验,引导合理用药

    药敏试验的结果直接影响临床医师制定用药方案,因此,细菌科不轻易发报告,需事先分析结果,确定其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后再发报告。

    1.细菌培养阳性,属致病菌,病人又有感染的表现,此时才做药敏。而细菌培养阳性,病人无感染表现,或重复培养,其结果变化,常视为污染菌、正常菌群,一般不需做药敏,以免误导用药。

    2.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抗菌药做药敏。葡萄球菌的药敏常包括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利福平、阿米卡星、头孢唑啉、SMZ-TMP、环丙沙星等,没有必要加三代头孢、氨苄西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等,即使结果呈“敏感”,也不宜选用,因其疗效不如上述品种。又如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应包括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环丙沙星、亚胺培南、氨曲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定、头孢哌酮等,但不必选羧苄西林、氧氟沙星、舒巴坦/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等。
, http://www.100md.com
    3.分析药敏结果,必要时重复或纠正。对无法解释的药敏结果,必须重复。如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敏感,但对苯唑西林耐药,应怀疑苯唑西林纸片失效。又如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和氨曲南均耐药,常提示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即使头孢噻肟、头孢哌酮或头孢曲松等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具一定的抗菌活性,但报告应定为“耐药”,否则会导致临床滥用药。同样,葡萄球菌耐苯唑西林,属耐甲氧西林菌株(MRS),药敏结果若示某一青霉素、头孢菌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呈现抗菌作用,报告仍应定为“耐药”。

    为保证药敏结果的稳定性,必须设立质控菌株作对照。对重要病例、特殊病例,临床应及时与细菌科联系,取得共识,决不轻易凭“结果”发报告或决定临床用药。

    4.关注判断细菌敏感、耐药的MIC(最低抑菌浓度)与抑菌圈标准变化。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每年新版公布的判断标准应予实施。此外,“耐药”不等于临床选用必定无效,因为“耐药”是指常用剂量下血药浓度低于该菌的MIC,如临床用药剂量大,或联合用药,或感染发生在药物浓度高(>MIC)的部位,仍可奏效。
, 百拇医药
    5.必要时应加做联合药敏、β内酰胺酶测定、ESBLS检测等。

    逐渐建立特殊病原诊断技术

    随着诊断水平与治疗效果提高的需要,应逐步建立真菌、厌氧菌、军团菌、衣原体、支原体、病毒等病原的鉴定方法。痰液涂片作油镜检查怀疑军团菌时,可作免疫荧光涂片检查,同时作活性炭酵母浸膏平板培养。支原体培养同时作荧光抗体法,补体结合试验。总之,应按临床需要,提供各种病原诊断的方法。

    提高依据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特点,正确判断致病菌性质的本领。

    从临床标本中培养出致病原对针对性选用抗菌药固然重要但需化费数天或更长的时间。而依据感染部位和病人临床表现的特点,正确判断致病菌性质,有助于尽早选用有效的用药方案。临床医师应重视不断提高病原判断的本领,例如严重细菌感染患者出现迁移性脓肿,多考虑由金葡菌、消化链球菌、类杆菌等引起,因为金葡菌产生的透明质酸,消化链球菌与类杆菌产生的肝素酶有助于细菌扩散入血。如感染部位有气体产生,常示由厌氧菌所致。这些判断病原的经验,需在实践中不断积累。

    对于致病菌不明、细菌培养阴性或培养尚未出结果的感染,可按经验疗法确定首选药与替代药。经典抗感染治疗参考书中介绍的经验疗法正是根据患者感染的部位、年龄、病史与临床表现特点,结合本地区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最可能的致病菌种类,从而选择有效的抗菌药。临床医师在重视送检细菌的同时,参考经验疗法选用抗菌药是合理用药最实用的方法。 (全文完), http://www.100md.com(复旦大学附属华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张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