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32906
药泛滥还是药时尚?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12日 申江服务导报
     中国人爱吃补药。

    《西游记》里,玉皇大帝跟孙猴子急,不是因为它自封“齐天大圣”,而是因为孙猴子偷吃了太上老君苦心炼就的金丹———大帝的极品补药被偷,当然要和孙猴子拼命!

    今天,我们身边吃药的人更多了:不仅生病要吃药,即便不生病,也要吃各种非严格意义上的药:冬令进补的药,各种补脑、补钙、提神的片剂、胶囊、液体饮料……

    记者随机调查了一家45人的公司,“药”的触角伸到了28个隔间,桌面上摆放1种药的有15个隔间,2种药的有8个隔间,3种及3种以上的也有5个隔间,最多的一个,桌上“簇拥” 着9个不同的药瓶!常常也会听到身边的人抱怨:药吃了一大堆,身体还是老样子。

    一边是越来越厉害的药泛滥,一边是越来越庞大的吃药族,我们不禁要问:生活越来越好,为什么吃药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究竟为了什么吃药?吃药会不会真的“吃药”?为此,本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 http://www.100md.com
    怕得感冒的同事

    叶先生 公司行政人员

    我一直觉得,吃补药、保健品其实是在吃“安慰剂”。身边的人,吃钙片的没长个,吃养颜药的照样长痘,吃维生素的还是身体虚弱……可直到最近,我的观点却有了变化:安慰不安慰,大不一样。

    去年9月,有个同事突然被调离岗位。打听下来,据说是因为她平时两周一次小感冒,一月一次大感冒,平时开的病假单比其他人加起来还要多。一时间,办公室里得了“恐感症”,大家都开始买一种抗感冒的保健胶囊。毕竟,谁也不敢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

    1个月,胶囊消耗速度惊人,办公室里果然没有人感冒,正在很多人准备停吃时,突然又有一种传言让大家慌了神:这种胶囊一旦停吃,今后感冒的几率反而有可能上升!有人咬牙切齿,有人大骂奸商,有人哀叹得了依赖症……但大家还是乖乖吃药,一切倒也太平。到年终总结时,居然还有人提出一条本年度最来之不易的“业绩”:办公室感冒“零概率”超过100天!
, 百拇医药
    后来知道,那个同事走人之后,第一个吃这种胶囊的是老板。

    怕女儿缺钙的老妈

    辛小姐 公司财务

    我是个早产儿,从小体质就虚弱,没让老妈少操心。再加上我喝不惯牛奶,老妈老是担心我缺钙。自从工作后,老妈对我唠叨:“女人过了20岁,发育好了,就要老化了。要是结婚生完孩子,身体里的钙就像水一样地流走……”最后总归绕到两个字上———补钙!

    隔壁搬来个做保健品直销的邻居,老妈总是神秘兮兮地去串门。某一天,她从隔壁拿来几本医药杂志给我看:“我晓得,药补不如食补,可叫你吃虾壳、啃骨头补钙,你嘴巴这么刁,能行吗?现在邻居那里可以帮忙买药……”被她一番“狂轰滥炸”,再一想自己睡觉时,常常脚抽筋,我终于“投降”了。

    就这样,老妈开始托邻居买药,钙片是主旋律。在她的千叮咛万嘱咐下,我总算养成了习惯:每天吃完午餐回到办公室,一定是先用药片盒,再碰化妆盒。
, 百拇医药
    吃了1年下来,至少心理感觉是:我的骨头变硬了。

    怕缺运气的杀G族

    小肖 大四学生

    早在去年暑假备考GRE时,就有过来人传经送宝:杀G族,考试当天没有不吃“红牛(功能性饮料)+德芙(巧克力)”的!什么提神、补充热量倒是其次,关键是讨个好口彩:喝了“红牛”很牛,吃了“德芙”有福———绝配!

    转眼到了考期。考试前一天晚上,万事俱备,只欠“双煞”。在超市付款时,我突然有了一种备考时没有过的兴奋,看着手中的“红牛”和“德芙”,自己似乎真正进入状态了!

    第二天上午考G,上半场做得昏天黑地。中场休息时,终于可以履行那一道听了千百遍的程序———喝“红牛”,吃“德芙”。当我和众多考生一起走出考场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几乎所有人的手中都有那两样宝贝,大家很有默契地相视一笑,接下来的动作就像拷贝出来的,左一口“德芙”,右一口“红牛”……重回考场时,瞥见垃圾箱里全是花花绿绿的“德芙”包装纸和“红牛”空罐。

    考下半场时,觉得肚子里有点凉丝丝,大概是“红牛”太冷。好在坚持到了考试结束。

    考完试的那个下午,我是在卫生间度过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