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现代化新突破———三位代表委员的中药发展观点
中药产业怎样才能有效突破,扩展新的领域?如何应对国际标准,实现现代化?“两会”之际,记者采访了直接经营运作中药企业的几位代表、委员,这些为国内中药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尤其为几位受访人所重视。对此,他们也确实有话想说。
陈年代
扩充产业链实现集约化
职业身份为汇仁集团总裁的全国人大代表陈年代对中药饮片市场做过专项研究,他的结论是:目前国内中药饮片市场就像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股市,是散户的天下,基本上是农户自己手工作坊式加工生产,很不规范。饮片是中成药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很多中成药生产是以饮片投料而非中药材直接投料。因此如果饮片炮制不好,不仅药材本身的有效成分不能保证,还可能产生毒害物质,对中成药带来严重的质量后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解决这方面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要求药材按GAP标准种植,出台GAP试行方案;把药材从原来的农产品转为药品对待;饮片也要求按GMP标准生产等。产业导向正确,以后农户单打独斗式的手工作坊加工饮片的情况将不能存在。现在有些饮片企业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技术改造,从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入手,争取通过GMP认证,但远未形成气候。
, 百拇医药
陈年代认为,饮片加工蕴藏很大的商机。不可能每个中成药生产企业都去搞饮片,小规模的中成药企业会放弃这块业务,饮片加工将向具备规模的专业企业集中。这是中药企业立足中药现代化,扩充医药产业链,实现集成化发展的一个很有价值的领域。目前这一领域还谈不上企业间的竞争,首先,没有全国品牌,个别品牌最多在一些区域市场有影响力;其次,没有哪个品种能够拥有全国范围的销售网络。
王茂祥
中药现代化几个关键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茂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茂祥对中药现代化有一套全面的见解,但他更突出强调几个关键点:
关键一,切实改造中药农业。他认为,中药材原料生产与质量标准化滞后,是中药现代化最大“瓶颈”。由于过度采集和生态环境恶化,有相当数量的野生药材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或消失,给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障碍。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以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纯化复壮和优良品种的选育、鉴定工作严重滞后,中药材产品标准大部分还停留在外观检测水平上,中药材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规范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是保证中成药质量的首要环节。
, 百拇医药
关键二,借助政府的行政力量。中药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应更多重视对国际市场的开发与培育,了解其中的“游戏规则”。政府有关机构要加强对外的交流合作,推进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合法化。中药进入另一个国家的市场,必须通过该国的药品注册,受到当地行政管理、贸易壁垒和技术标准差异的制约。因此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在各个层面上积极合作,在政府行政力量推动下,建立起政府、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的协调机制,加强科研与生产的结合。
关键三,政府行政管理需改革。有关部门根据具体企业起草的中药制剂制作方法规定出制作标准(药典)后,受诸多因素制约,其它企业难以达标。王茂祥建议,可否先按某个企业的标准在其它企业试行,之后修改参数,最后确定国家标准。王茂祥认为,中药审批也需改进。目前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改糖衣片为薄膜衣片,仍需按仿制药上报审批,而且时间需要半年以上,类似情况应该取消审批。现行的中药保护办法是,国内有少数几个厂家生产就得申报品种保护,申报过程需半年时间,包括临床、药理、毒理试验;一个品种申报的总费用近10万元,而且之后每年收取1万元保护费。可否适当缩短申报期,取消保护费?
, http://www.100md.com
吴以岭
生物高科技中药新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以岭医药集团董事长吴以岭对用生物高新技术促进中医药发展有独到观点。他认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生物高技术为中医药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平台,将现代生物高新技术与中医药理论相互渗透,必将促进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而把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现代中药开发研究,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为主的各种科学方法的结合,将有可能使中药率先实现现代化。因而应该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中医药研究结合起来,加强对中医“证”的研究和复方中药的研究,力争在这两方面取得突破。
他表示,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完成后,研究便进入更为艰巨和复杂的后基因组时代。国内已有学者指出:从基因研究突飞猛进和各学科互相渗透的现状来看,中医药以基因组学为突破口的时机已经成熟,基因组学应是中医药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同时,由于基因组学与中医药学在思维方式上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引入基因组研究中医药既不脱离中医基础理论,而且还会使中医药研究更加客观化、定量化。, 百拇医药(姜立友)
陈年代
扩充产业链实现集约化
职业身份为汇仁集团总裁的全国人大代表陈年代对中药饮片市场做过专项研究,他的结论是:目前国内中药饮片市场就像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股市,是散户的天下,基本上是农户自己手工作坊式加工生产,很不规范。饮片是中成药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很多中成药生产是以饮片投料而非中药材直接投料。因此如果饮片炮制不好,不仅药材本身的有效成分不能保证,还可能产生毒害物质,对中成药带来严重的质量后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解决这方面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要求药材按GAP标准种植,出台GAP试行方案;把药材从原来的农产品转为药品对待;饮片也要求按GMP标准生产等。产业导向正确,以后农户单打独斗式的手工作坊加工饮片的情况将不能存在。现在有些饮片企业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技术改造,从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入手,争取通过GMP认证,但远未形成气候。
, 百拇医药
陈年代认为,饮片加工蕴藏很大的商机。不可能每个中成药生产企业都去搞饮片,小规模的中成药企业会放弃这块业务,饮片加工将向具备规模的专业企业集中。这是中药企业立足中药现代化,扩充医药产业链,实现集成化发展的一个很有价值的领域。目前这一领域还谈不上企业间的竞争,首先,没有全国品牌,个别品牌最多在一些区域市场有影响力;其次,没有哪个品种能够拥有全国范围的销售网络。
王茂祥
中药现代化几个关键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茂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茂祥对中药现代化有一套全面的见解,但他更突出强调几个关键点:
关键一,切实改造中药农业。他认为,中药材原料生产与质量标准化滞后,是中药现代化最大“瓶颈”。由于过度采集和生态环境恶化,有相当数量的野生药材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或消失,给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障碍。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以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纯化复壮和优良品种的选育、鉴定工作严重滞后,中药材产品标准大部分还停留在外观检测水平上,中药材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规范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是保证中成药质量的首要环节。
, 百拇医药
关键二,借助政府的行政力量。中药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应更多重视对国际市场的开发与培育,了解其中的“游戏规则”。政府有关机构要加强对外的交流合作,推进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合法化。中药进入另一个国家的市场,必须通过该国的药品注册,受到当地行政管理、贸易壁垒和技术标准差异的制约。因此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在各个层面上积极合作,在政府行政力量推动下,建立起政府、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的协调机制,加强科研与生产的结合。
关键三,政府行政管理需改革。有关部门根据具体企业起草的中药制剂制作方法规定出制作标准(药典)后,受诸多因素制约,其它企业难以达标。王茂祥建议,可否先按某个企业的标准在其它企业试行,之后修改参数,最后确定国家标准。王茂祥认为,中药审批也需改进。目前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改糖衣片为薄膜衣片,仍需按仿制药上报审批,而且时间需要半年以上,类似情况应该取消审批。现行的中药保护办法是,国内有少数几个厂家生产就得申报品种保护,申报过程需半年时间,包括临床、药理、毒理试验;一个品种申报的总费用近10万元,而且之后每年收取1万元保护费。可否适当缩短申报期,取消保护费?
, http://www.100md.com
吴以岭
生物高科技中药新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以岭医药集团董事长吴以岭对用生物高新技术促进中医药发展有独到观点。他认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生物高技术为中医药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平台,将现代生物高新技术与中医药理论相互渗透,必将促进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而把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现代中药开发研究,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为主的各种科学方法的结合,将有可能使中药率先实现现代化。因而应该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中医药研究结合起来,加强对中医“证”的研究和复方中药的研究,力争在这两方面取得突破。
他表示,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完成后,研究便进入更为艰巨和复杂的后基因组时代。国内已有学者指出:从基因研究突飞猛进和各学科互相渗透的现状来看,中医药以基因组学为突破口的时机已经成熟,基因组学应是中医药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同时,由于基因组学与中医药学在思维方式上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引入基因组研究中医药既不脱离中医基础理论,而且还会使中医药研究更加客观化、定量化。, 百拇医药(姜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