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32921
特别报道:阻挡脑中风的侵害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13日 北京青年报
     在北京,送到八宝山的每五个逝者当中,必然有一个死于脑中风,医学称脑卒中。春天来来走走,冬季要退未退,又是脑卒中高发时节。在急救车刺耳的叫声中,很多家庭的境遇从此改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尽管脑卒中诊断技术突飞猛进,新的抗卒中药物和治疗手段不断出现,然而脑卒中治疗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从而成为困扰中国的最大健康问题。

    流行病学统计,全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的人数是120-15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是80-100万人。累计下来的幸存者,带着偏瘫、失语和痴呆的残疾生活,给自己、家属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当医生们为之苦恼时,国外医学杂志公布了一个轰动的结果:在循证医学的最高证据分析评价中,目前只有四种疗法对卒中有肯定的疗效,这就是卒中单元、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令人震惊的是,其中效果最好的并不是一个新药或是新技术,而是一个组织系统———卒中单元。
, 百拇医药
    脑血管意外就是俗称的脑中风,医学称脑卒中,是脑部血管出现问题引起脑功能丧失而发生的一种多发疾病,常伴有肌肉无力、偏瘫、视力和语言表达障碍,大体包含四种类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幸运的老宋

    如果不是妻子的警惕和决断,45岁的宋志全可能失去一个治疗最好的机会而面临更严重的残疾。

    下午,大兴县的出租司机宋志全在家休息,两口子忙着剁馅和面。等吃完包饺子,宋志全对妻子说:“我到外面溜达溜达,顺便把狗也遛了。”

    从沙发上一哈腰起身,他感到头有点晕:“是不是喝多了?”站起来后又不晕了,就走过去给儿子打电话。

    十几分钟后,儿子开小卡车回家,两口子张罗着再给孩子包些饺子。老宋负责擀皮,他擀了20几个,最后手突然没感觉,拿不动刀了。他对儿子说:“你看我的手怎么回事儿?”
, 百拇医药
    儿子说:“爸,你开什么玩笑。”可是妻子感觉不对劲儿,赶紧把老宋搀到客厅,这时45岁的宋志全说话就不利落了。

    妻子马上想到可能是脑子的事儿,对儿子说:“孩子,得赶紧找车上天坛医院。”22岁的儿子没见过这样的阵势,紧张得哭了。

    到村口去拦出租车的工夫,宋志全说话又清楚了一阵儿,说:“别着急,没事儿。”妻子说:“不行,怎么也得去天坛医院检查检查。”

    一个半小时后,宋志全到了医院,挂急诊,照CT,到观察室输液。紧接着右侧手脚就不能动了,嘴也要歪。医生叮嘱家属,可能还会继续发作,要密切注意。这一天是星期五。

    第三天,宋志全住进神经内科三病房。住进病房的第二天,宋志全说话清楚了,就开始到病房东头的康复治疗室训练。原先腿不下地、手不动,懒懒散散,一做训练,精神也好了,腿也利索了。康复治疗师邢老师跟教幼儿园的小朋友似的给宋志全每个动作数数,老宋训练很认真。
, 百拇医药
    管床的崔大夫,同时也给老宋安排了心理和言语测评。如果需要,老宋还将有心理治疗师和言语治疗师的关照。

    老宋所住的这个拥有一个重症监护室、40张床位的病房,就是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王拥军主任领衔的北京市科委重大疾病研究项目———脑卒中早期防治研究———中国卒中单元的模式、实施和效果科研病房。

    ■寻找最有效的治疗

    作为神经系统疾患,脑卒中以其致死的严重性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而成为顽症。全世界脑血管病投入在增加,上千种药物和技术百舸争流,究竟什么最有效?

    王拥军主任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用电脑动画生动表现了长期以来脑血管病治疗的现状:戴着方帽子、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手拿大喇叭喊“Drug!Drug!Drug!(药物)”。但医生们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最有效的治疗。直到2000年3月,英美合作研究公布了一个非常轰动的结果: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既不是一种药物也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个组织系统———卒中单元。
, 百拇医药
    卒中单元起源于半个世纪之前的欧洲,很早就开始了推广;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卒中单元发生了浓厚兴趣,通过一系列活动推行组织化卒中医疗的发展;2000年8月加拿大在安大略省启动阶梯工程,目的是将卒中医疗体系形成网络。

    说白了,专家瞄准的是三个数值,就是卒中单元可以降低死亡率15%,降低致残率30%,缩短住院时间25%。

    在中国,卒中单元这个全新理念,是在边培训医护治疗人员边改造软硬件过程中实现的。

    北京宣武医院名誉院长孟家眉教授,生前曾是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的学术带头人,是公认的脑血管病中国一号专家。他不爱说话,一身学究气,可因善于总结、知识面广而深受学生们的爱戴。

    王拥军立志考取孟教授硕士研究生,起因是1985年襄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在所有的专家都阐述药物及诊断的细枝末节的研究成果时,孟教授却大讲脑血管病的现状:“诊断技术突飞猛进,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让王拥军大为吃惊、大为仰慕,这两句话也在王拥军的心中刻下深深烙印。近20年过去,两句话犹在耳旁,因为中国脑血管病目前仍然是现状未改。
, 百拇医药
    孟家眉教授曾写过一篇论文叫《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王拥军在整理老师的遗物时发现,这种观念有些像起源于欧洲的卒中单元的治疗理念。而作为孟教授颇为欣赏的高足,王拥军是在1990年前后真正接触到“卒中单元”这个概念。他看到:欧洲卒中单元协作组荟萃分析报告把欧洲前几年的工作做了一个回顾,王拥军印象最深的就是,与普通病房相比卒中单元的三个降低:死亡率降低15%,致残率降低30%,住院时间缩短25%。王拥军隐约感到这是新的希望,但他又把握不住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因为以后文献里关于卒中单元的用词不断变化。一直到了1995年,他随同中华医学会访问法国。在波尔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他终于搞清楚了卒中单元的概念,也终于明白,卒中单元治疗之好于普通病治疗原因有三:并发症处理标准化、康复治疗提前介入、医生用药建立规范。

    2001年5月份,王拥军竞聘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上岗。与此同时,北京市科委经过考察,很快立项,拨款80万元,天坛医院匹配80万元,正式启动卒中单元———市级重大疾病科研项目。
, http://www.100md.com
    病人宋志全就是在不知不觉的治疗过程中,深入到卒中单元编织的网络之中而受益的。

    ■生命的重托

    记者近日参观了标准卒中单元的设置。

    穿过病房的宽大走廊到东北角,40多平方米的肢体康复室里,有平衡杠、减重平板、平衡训练仪、训练床、训练楼梯以及多功能训练箱等。一位中年女病人半躺在训练床上正在康复治疗师邢老师的指导下做上肢运动。分别推开对面的语言室和心理室,可以在办公桌上看到设置的计算机支持的语言评价和语言治疗设备、计算机支持的心理评价和心理治疗设备。病房东部,是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台背后的墙面,悬挂着“生命的重托”横幅。王主任告诉记者,这是专门请书法家写的,挂在这里,时时提醒医生和护士。记者扫视了一下,一共8张床,几位重症病人正在进行监护治疗,他们的生命体征画出的曲线一起展现在护士台上的电脑屏幕上,同时进行的还有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特别有溶栓病人的监护。
, 百拇医药
    每周四下午,医生办公室兼做健康教育室,病人和家属可以在这里通过投影在墙上的多媒体听取临床医师、康复师和责任护士宣讲健康知识。每周的下午探视时间,病房特别安装的小喇叭就会播放脑血管病健康知识,供病人及家属随意收听。

    记者还参加了他们的卒中小组会。这是卒中病房颇具特色的每周例会,由王主任的研究生马锐华大夫主持,卒中单元治疗人员共同对每个病人进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发表意见,然后共同学习脑血管病最新进展。

    关于脑血管病规范化治疗,2002年4月,天坛医院制定了《脑血管病急诊救治方案》并出版,12月出版了《脑血管病临床指南》,对临床实践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规范化治疗还包括整合医疗路径和操作规程,这都在课题组的安排之中。

    据了解,经过一年的研究,他们发现卒中单元内的病人比普通病房的病人死亡率降低2.4%;功能恢复较好,体现在:日常生活能力指数提高9.8%、神经功能缺损降低14.9%、整体健康水平提高22.4%;住院时间平均缩短5%。

    中国组织化卒中医疗体系,以天坛医院卒中单元为开端,正在向国际体系靠近。2002年,全国各地的300多家综合大医院纷纷到天坛医院卒中病房参观学习,获得很好评价。香港脑科学会主席黄家星医生称赞,天坛医院的模式是最标准的卒中单元病房。

    据悉,国家十五攻关课题中卒中单元计划位列其中,北京组织化卒中医疗工程正准备启动。尽管脑血管病的医疗模式转变非一日之功,但加速转变是社会的企盼,因为病人不能等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