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32946
"白衣天使"怎能折了翅膀--会诊"医德缺失症"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13日 新华网
     北京市酒仙桥医院个别医务人员,在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间,将科室内做心脏介入治疗的34根球囊管、12根指引管、总价值49.6万元的一次性心导管分别转移到导管公司,重复使用部分一次性心导管,所“黑”之钱被用于支付他们去国外旅游等项费用。连日来,正在北京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部分人大代表痛斥“医德缺失症”。他们呼吁,“白衣天使”切莫染上铜臭气味,为了几张钞票,把自己变成“天使面孔,魔鬼手段!”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规范内部管理,同时采用法律手段,切实保障患者的合法权利。(小标题)天堂还是地狱,医生面临生死抉择酒仙桥医院重复使用导管事件发生后,引起震撼。但据透露,像这样的事情在各地的一些医院都存在过。在医院,已经不是只有拿手术刀的医生最能挣钱,那些使用医疗耗材量较大的科室的医生已经提前“奔小康”。据介绍,医院的口腔科、心血管科、耳鼻喉科等,每天都在大量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材。 一次性氧气面罩、一次性心脏支架……就在病人们一心一意到医院求医的时候,个别医生却在病人身上打算盘。

    江苏代表姜德明说,根据新闻媒体曝光的有关情况看,如果患者知道时,医生们就说重复使用一次性耗材,可以减少病人费用,暗地里却将从医院仓库中领出来的一次性医疗器械转手倒卖;如果患者不知道,那么价格就与新的一样。
, http://www.100md.com
    “名义上是为患者着想,实际上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所收的费用很大一部分流进了医生们私人的腰包。”姜德明代表说,北京市酒仙桥医院还算不上北京市规模较大的医院,而这家医院两名普通医生一年内光卖导管一项收入就达近50万元。

    一些名气较大的医生到某些医疗水平较低的地区做手术,一次收入能达几千上万元。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医疗卫生管理部门曾明令禁止医生到外地医院“走穴”。四处“走穴”的医生也给医院管理工作带来了隐患。一些在医疗界比较有名的教授忙忙碌碌地奔走于省内外的各家医院,很多时间都是在火车、飞机、宾馆里度过,有时候刚刚回到北京,甚至人在路上,就有外地单位请他们。有时是各大医药公司推出新的产品,开发布会需要专家出场,有时是对某一特定医疗事件进行论证需要权威签字,收入可观,而且不用缴税。

    (小标题)“银弹”进贡,医生屡被“回扣”击中不仅医院的个别医生利用一次性器材赚取不义之财,医生收取药品“回扣”也是众人都知道的“秘密”。今年1月,在机关工作的小张因为眼睛不适到一家医院就诊。“你这是细菌感染。”一位大夫检查后顺手开了瓶德国眼药水。交费时小张才知道这一小瓶透明液体竟要90多元。点下眼药水后小张的眼痛反而加剧。第二天一早,另一家医院一位上岁数的医生也给小张开出药方:氯霉素眼药水1瓶,价值2元多。“角膜只是有点发炎,用不着点那么贵的药水!”遵照医嘱,小张的病很快好了。事后,小张想明白了:小病用贵药,原来是“回扣”在作怪!
, 百拇医药
    一位在广州做了两年医药代表的销售人员透露,药品价格虚高,医生开药拿“回扣”之风正在蔓延。他说,事实上,一种新药要打进医院,必须先“拿下”药剂科。根据医院规模的大小、用药量的大小,给各家医院“上贡”的金额也不同。小医院三五千元即可,大医院没有数万元则根本别考虑。

    在近期举行的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继续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被列入今年重点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黄泰康代表说,医药代表所属的每个药品公司都有开发费,用于金钱铺路。医药代表则更是对科室大夫甚至院长的姓名、家庭电话、住址等了如指掌。不按照市场规律和要求规范医药购销市场,加强监督管理,降低病人药费只能是一句空话,而购销“回扣”风也会愈演愈烈。

    (小标题)冷漠医生,让“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北京市民郑英身患癌症疼痛无比,不能排尿。 在她面临剧痛的时候,却得不到医生的半点安慰。一位姓吴的大夫听了病人的痛苦,没有为她开出任何一张可以止疼的处方,却扔下了一句:“你扛着吧!”然后就甩手而去。一调查公司曾对我国10个城市的4753名消费者进行了一次调查,选择了21个主要生产和服务行业,并提供了热心、自信、快乐、满足、细心、冷漠六个具有脸谱效果的形容词,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感受,选出一个能代表该行业形象的脸谱。
, http://www.100md.com
    调查结果显示,医院的冷漠脸谱获选率为25.1%,在所有行业中获选率最高,是“冷漠老大”。这个调查结果与社会反映的医疗部门的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亟待改进的看法基本相同。

    “患者指责医护人员医术的是少数,指责他们态度极为恶劣的也是少数;但医疗界对患者的冷漠,相比在其他服务行业可能遇到的不愉快,更让人终生难忘。”张书华代表说,对于那些明明可以伸出援手施救却无动于衷的医生,他们可以找到各种理由推却自己的责任,却无法在逃避良心的重责!

    代表们分析认为,医疗界的冷漠及当前医患矛盾的激化,实际上是当前卫生改革中矛盾的表象化。长期以来,由于医疗卫生部门工作的特殊性、专业性,以及有关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意无意的照顾,造成医疗卫生界中的某些领域成为管理上的“空白”。

    面对医疗业的种种“病症”,代表们开出“药方”:切实加强法律监督,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加强对医疗设施和医生培养的投入,合理医患比例;加强医疗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制定《医生职业道德法》也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用法律的作为来惩治医疗“冷漠”的不作为。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朱玉 翟伟 邬焕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