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综合信息 > 信息07
编号:10416377
明天我们吃谁的中药?——政协委员中药忧思录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13日 新华社
     随着“洋中药”的大举进入,现代化进程缓慢的传统中药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令人警醒的问题迫使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思考——明天,我们将吃谁的中药?

    令人痛惜的3%-5%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和传统文化的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及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我国超过50%的人治病时服用中药;患病就医时,首选中药治疗者占24%;几乎所有人在一生中都使用过中药。

    然而,与此相对照,却是另一组尴尬的数据:

    全球的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有160亿美元,而我国中药产品仅占3%-5%,有的年份进口的“洋中药”已超过出口额。不少人大声疾呼:中药还姓“中”吗?

    “我国是中药大国,但出口的绝大部分都是原料,产品附加值低。目前,韩国、日本利用我们的中草药原料生产的中成药占据了世界中成药市场的很大份额,这是一件十分令人痛心的事。”胡锡琪委员的感触引起委员们的共鸣。
, 百拇医药
    的确,现在“洋中药”长驱直入,很多是我国的原料在国外加工后又销回我国。日本一家中药企业以我国中成药六神丸加工制成的救心丹,年销售额达1亿美元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销售到我国。川贝枇杷膏、保心安油、驱风油、红花油等“洋中药”竟将我国同类产品打得无还手之力。

    “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中药企业,多数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创新能力较差,资产规模偏小,缺乏品牌和市场竞争力,更难与国外跨国制药公司抗衡。”河北以岭医药集团董事长吴以岭委员,通过亲身经历提出原因所在。

    当然,我国中药的市场占有现状,同其缺乏一套标准规范体系,很多成分、效果“说不清楚”密切相关。

    使人尴尬的“说不清楚”

    “中药药理?我不大懂也说不清楚。”谈起中药,从事高分子研究的张俐娜委员感到有些“扑朔迷离”,这与她从事的科研工作之精细到分子、原子的距离实在太远。
, 百拇医药
    而张俐娜委员的感受正越来越有代表性。我国的中药以复方药为主,添加某种药物有时是为了消除另一种药物的副作用,组合起来治理某种疾病效果更好。具体哪味药起什么作用,很难说得清楚,在许多方面还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比如阿胶,其补血作用已经得到多种中医著作的论证,为国内人士承认,但是国外医药界希望能指出阿胶中哪些成分帮助提高钙吸收,哪些成分帮助补血。对于这种完全合理的要求,目前国内还没有研究机构能够确认。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委员随身携带着像牛黄解毒丸这样的大药丸子。问他们服起来感受如何,无不一边摇头一边重复“良药苦口”的格言。

    我国的中医药研究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技术。在现有的制剂中,传统剂型仍占很大比例,多数外观差,服用剂量大。对于中药的“粗、大、黑”落后状况,委员们深有感触。在不少人眼中,中药似乎一直是难以下咽的代名词。

    而德国、日本、韩国等草药研发先进国家的制品,绝非如此。由于中药缺少与国际接轨的一套能让人相信,并能保证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靠的标准规范体系,这就造成了难以掌握国际市场上的主动权和占有权。
, http://www.100md.com
    但当我国很多复方药因为“说不清楚”而在国际市场门外徘徊时,日本等国的“洋中药”却在大行其道。他们生产的中药以单方为主,比较能说清楚每种药物的作用。被日本称为汉方制剂的中药,大多数有明确的标准、药理研究及临床功效的数据,在生产过程中融入了现代新科技,从品质到外观均优于我国。

    让人垂涎的巨大市场

    “越来越多国家正在接受中药,我的留学生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德国等多个国家。”从事中医药教育的哈孝贤委员说,“现在英国就有3000多家中医诊所,市场很大。”

    “洋中药”的兴起,反映了国际上对中医药及传统医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也反映了国内中药产品并不能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据国家经贸委提供的信息,目前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目前有70多个国家制订了草药法规,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各种类型的传统医药机构。除东南亚各国和对传统医药仍保持旺盛需求外,北美、西欧市场亦日趋活跃,非洲、阿拉伯传统医药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 百拇医药
    “前些年我在英国作访问学者期间,向学校校长推荐了我们的感冒清热冲剂,他用了以后疗效显著,连连夸我们的中药神奇。”胡锡琪委员的经历说明了中药正在逐步走向世界。

    有巨大产业发展前景的中药,已成为新药开发和世界医药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成为新药开发和投资的热点。一些大型医药企业全面开展传统药的筛选,研制开发新品种。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每年从20多个国家收集4000多种植物及其提取物,进行大规模的药物研究。

    因此有人认为:“医药产业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而中药产业则是朝阳中的朝阳。”

    催人前行的“内湿外热”

    一方面是国内中药生产企业完全依靠经验的“说不清楚”,“粗、大、黑”;另一方面是外国企业以研发为中心,以现代化学和生物技术解析古方,“虎视眈眈”有13亿人口的市场……中药面临的局面,正是中医所云的“内湿外热”。
, 百拇医药
    “现在很多国家都在盯着这个市场。”哈孝贤委员提醒有关部门,“必须抓紧时间解决我国中药的现存问题,实现现代化,制定一套与国际接轨,并能保证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靠的标准规范体系。否则一个很大的国际市场将被别人占有,后悔莫及的事最好不要发生。”

    目前,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纷纷在中药研发领域投入巨额资金,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02年投入中药专项研究的经费就有上亿美元,美国企业和基金组织的经费投入则更多。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一些实力雄厚的国外企业集团,也已经或计划在我国建立中药新药研发机构,中药研发竞争日趋激烈。

    吴以岭委员说:“要支持和发展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现代化生产条件的企业,尽快形成知名品牌或有望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形成规模市场效益,这是中药现代化、占领国际市场的关键。”

    “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科研,中药成分的确定、中药标准的制定并非不可能。占有了这个市场,就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张俐娜委员对未来充满信心。(张景勇 王立彬 杨宁),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