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认识小儿肺痨的,有哪些宝贵经验?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我们谈论的结核病,也就是中医所论述的痨证,痨证是小儿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病,祖国医学对本病有“虚劳”“劳瘵”“疳痨”“童子痨”等名称。在《内经》和《金匮要略》里有关本病的证侯和治疗,大部分内容包括在“虚劳”等篇中论述,至晋代《肘后方》一书,首先提出本病具有传染的特点。唐代《外台秘要》也指出:“ 此病无老少之分,均可感染,尤婴幼儿更易传染患病。”至宋代以后确认:“痨证有虫,患者相继。”明确指出痨虫传染而形成本病。《古今医统》还进一步指出:痨虫必须在人体正气不足时才能乘虚而入,侵入人体后,日久成痨。由此可知,小儿形体稚嫩,卫外功能薄弱,对痨虫抵抗力低,如果接触患有活动性肺痨的病人,就有感染的可能,这也可见小儿痨证的感染率较成人为高。古代医家对本病常见证候的观察,积累了宝贵经验,认为痨瘵是由口鼻而入,蕴伏肺间,乘机化热,耗伤肺阴,出现以阴虚为主的病证。病的初期表现潮热、盗汗、干咳、颧赤等阴虚内热证象较为明显,年龄幼小的患儿因肺脏娇嫩,亦多见肺痨。当邪实正虚时,更易化火,往往导致高热起伏、咳嗽、多汗、呼吸急促、神疲、面唇青紫、脉细数等火热炽盛、肺失清肃、气逆血瘀的证候。若病邪留恋,日久必致肺气不足,甚则累及脾脏,出现气阴两虚,脾阳不振的病证,因此,本病后期常有潮热、纳少、便溏、面色FDE0 白等阴阳两虚的证候。但从整个病理过程来看是以阴虚为主,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加以辨证施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