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各科保健 > 内科保健知识 > 贫血防治333问
编号:10147620
中医对红细胞膜先天异常所致溶血症的病因病机是如何认识的?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中医认为,红细胞膜先天异常所致溶血症的病因主要有先天不足、脾胃虚弱、肝肾阴虚等。这些病因引起的机制如下:

    (1)先天不足

    本病具有遗传性,发病于婴幼儿,说明其先天禀赋不足,可为父母体弱,胎气不足,或胎中失养,临产受伤,使脏腑不健,气血不足,生机不旺,造成形气薄弱体质,生后而发病。清代徐灵胎《元气存亡论》曾说:“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焉。”明代万全《幼科发挥》说:“小儿疾病有父母禀受所生者,胎弱是也。胎弱者,禀受于气之不足也。……此胎禀之病,当随其脏气求之,子之羸弱,皆父母精血之弱也。”这些文献说明人之禀赋在病变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如果父母精不健,可致胎儿虚弱。元代朱丹溪指出:“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在红细胞膜先天异常所致溶血症中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就是直接由母体遗传给胎儿的。

    (2)脾胃虚弱

    脾位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胃功能尚未健全,且又不会节制饮食,所以脾胃功能常显得虚弱。脾胃功能虚弱,饮食减少,致使生血不足,继而出现血虚。若气血不足,血流不畅,进而出现气滞血瘀,瘀滞日久渐积成块。另外,小儿脾胃虚弱,宿食不化,聚湿生痰,痰食互结,阻滞气机,致气滞血瘀。痰、食、瘀血相结而成癖积。

    (3)肝肾阴虚

    肾为先天之本,精血之海,藏真阴而寓元阳,为脏腑阴阳之根。由于五行学说认为“肾为肝母”,故有“肝肾同源”之说。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肾肝同源,精血皆阴,肝阴和肾阴生理上互相促进,病理上相互影响。清代《类证治裁》说:“凡男子之劳,起于伤精;女子之劳,由于经闭;小儿之劳,得于母胎,无不始于阴虚生热。”可见,肾精亏虚则化血乏源,肝肾阴虚则不能化精为血,乃至气血亏虚,日久成劳。虚劳日久,气血愈亏,血流不畅,涩滞留瘀而成积块。

    中医针对上述病因病机将本病分为脾胃阳虚、肝肾阴虚、湿热内蕴三型,分别予以辨证论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