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160080
骨伤科疾病专辑(2003.03.20)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18期
     小针刀治疗跟骨骨刺

    通江县人民医院的宋国银、宋国玉、李海波观察了小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俯卧治疗床上,踝关节前缘垫一小枕;寻找压痛点,在跟骨结节压痛最明显的地方即是骨刺生长部位,也可从内、外踝的骨突处向足底画一垂直线,两线相交于足底中心部位即是。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行针刀手术;常规操作,刀口线与足长轴垂直,针刀体与足底远端皮肤平面成60度刺入,针刀深度在骨刺尖部做横行切开剥离3~4刀后,再纵行切开2~3刀,术毕,消毒刀口,用邦迪止血贴外贴,防止湿水,2日后可自行解除。手法治疗:术后医者用双手紧抱足踝部,双拇指紧贴于跟骨骨刺尖部,用手指指腹反复挤压,促使韧带松解,然后让患者尽量背伸患足,医者可协助患者背伸活动。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行走活动功能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但局部有轻度压痛。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的改善。结果显示:本组共有32例患者,痊愈24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临床疗效证实:小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疗效满意。
, http://www.100md.com
    详见《针灸临床杂志》2002年第18卷第5期第20页

    针刺结合TDP治疗胸肋挫伤

    宣汉县第二人民医院熊启超观察了针刺结合TDP治疗胸肋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支沟、内关、足三里、期门、膈俞穴,均为双穴。患者就诊在受伤24小时以内者,先进行冷处理,即在身体有效保暖情况下,用冰袋冷敷受伤部位,无冰袋条件者,可用冷湿毛巾敷受伤部位,有效防治渗出水肿,减轻瘀肿,为下一步治疗打好基础。患者选好体位,针刺上述俞穴,肿痛不可忍者,支沟、内关、期门用泻法,强刺激;足三里、膈俞用平补平泻;年老体弱、气虚血衰,患病时久者,足三里、膈俞用补法。余穴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针刺毕,用神灯TDP(自贡军乐电磁技术应用厂制造)照射受伤部位30分钟,温度以患者舒适为度,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除。好转:胸肋疼痛缓解,临床症状大部分消除。结果显示:本组100例患者,治愈96例,好转4例。临床疗效证实:本法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治疗胸肋挫伤,疗效满意。
, 百拇医药
    详见《针灸临床杂志》2002年第18卷第5期第29~30页

    超外展高举皮肤牵引治疗儿童肱骨上端骨折

    程友昌观察了超外展高举皮肤牵引治疗儿童肱骨上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患者取水平位仰卧于床上,用肥皂及清水将患儿伤肢洗刷干净,对抗牵引试行复位并保持伤肢外展高举位:从上臂骨折端以下用宽4~5cm胶布条粘贴于上肢掌背侧皮肤至手指尖远端8cm长,回折中点剪一小孔,用4cm×6cm扩张板粘贴,并钻一小孔将牵引绳穿过,然后从腕部以上用3寸绷带向近端缠绕固定数层。牵引绳放于床头滑轮上,将上肢置于外展高举90°~140°,前屈15°~30°,外旋10°~20°位置,做纵向皮肤牵引,牵引重量为2~4kg,对于粉碎性骨折经牵引后均能自行复位,横断或旋转移位术者将错位的断端逐步捺正听到骨擦音或骨擦感,趁势推挤使骨折复位,牵引下外展外旋是复位的关键,皮肤牵引完成后,嘱患者开始练习握拳、伸指功能,同时纵向牵拉上肢,以促进伤肢血液循环,矫正重迭移位,保持牵引时间最短21~28日,骨折均达临床愈合,解除皮肤牵引后指导患儿系统练习肩、肘功能活动。所采用的疗效标准如下:优:解剖复位者。良:对位2/3,对线良好者。差:对位1/3,对线良好者。本组共治疗了60例,其中优45例,良12例,差3例,优良率达95%。据此认为,用上述超外展高举皮肤牵引法治疗儿童肱骨上端骨折疗效满意。
, 百拇医药
    详见《中国骨伤》2002年15卷第5期第270页

    电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哈尔滨黑龙江省东风监狱医院闫和利等观察了电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如下:取秩边、阳陵泉、昆仑,腰椎棘突旁压痛点。腰部穴和昆仑穴用35号1.5寸毫针,秩边,阳陵泉穴用35号4寸毫针;腰部刺中腰神经后支,秩边穴刺中坐骨神经干,阳陵泉穴、昆仑穴刺中腓浅、深神经,产生酸麻胀及向下肢足趾强烈触电感即停止进针,将电麻机输出电位器调至“0”位,将两根导线接在刺入腰部穴,刺入秩边穴或阳陵泉穴或昆仑穴毫针的两个针柄上,然后打开电源开关,选好波型(用疏波),慢慢调高至所需输出电流量,当电流开到一定强度时,患者有麻刺和肌肉动感,以患者能安定耐受的强度为宜,通电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当达到预定时间后,先将输出电位器退回“0”位,然后关闭电源开关,取下导线,最后按一般起针方法将针取出;结果显示:本组共31例患者,经针3~15次以上治疗,痊愈27例,有效3例,无效1例。临床疗效证实:电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 百拇医药
    详见《针灸临床杂志》2002年第18卷第5期第39~40页

    治疗落枕可采用大面积拔罐

    郑州河南省中医院焦海英、张晓兵观察了大面积拔罐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均在排除颈椎骨质增生病变后,采用大面积拔罐法治疗,取大椎、肩髃、筋缩及患侧腋中线与第七肋相交点,四点连线所构成的四边形之内为拔罐部位,在其上采用闪火拔罐法,使拔罐处有一种紧吸感,甚至疼痛牵拉感,留罐15分钟。疗效标准:治愈: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压痛点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好转:颈项部疼痛减轻,颈部活动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结果显示:本组92例患者,经1次治疗,治愈87例,好转5例。临床疗效证实:大面积拔罐治疗落枕具有祛风通络的功效,疗效满意。

    详见《中国民间疗法》2002年第10卷第4期第31~32页

, 百拇医药     按摩加WS-周林频谱保健治疗仪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曾勤、曾荣等观察了按摩加WS-周林频谱保健治疗仪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对于病人的诊断标准是:无明显外伤史,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弯腰困难,持久弯腰时疼痛加剧,适当活动或经常变换体位后腰痛可减轻。腰部外观大多没有异常,有时可见生理性前曲变浅。单纯性腰肌劳损的压痛点常位于棘突两旁的竖脊肌处,或髂嵴后部或骶骨后面的竖棘肌附着点处。具体手法如下:理顺夹脊:俯卧位,医者用手掌推法从上至下分别推背部督脉及两侧夹脊、足太阳膀胱经,手法应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滚法舒筋:医者用滚法作用于患者背部及腰骶两侧肌肉,在滚动时,要求做到广泛深透。弹拨松筋:医者用两手拇指重叠,左右弹拨骶棘肌或其他肌肉。擦法:在患部涂适量活络油,左右或上下施以擦法,用力要深透。牵拉腰背肌:仰卧,屈髋屈膝,医者用双手按压患者膝前,使患者极度屈髋屈膝并左右环旋摇动。将WS-周林频谱保健治疗仪预热5分钟后再照射在腰部,温度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每次30~40分钟,隔日1次,7次为1疗程。疗效标准:治愈:腰痛及其伴随症状消失。显效:腰痛消失,功能恢复,随后偶有复发。好转:腰痛改善,但较常再复发。本组57例,治愈42例,显效13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
, 百拇医药
    详见《新中医》2002年34卷2期53页

    皮针加走罐治疗腰肌劳损

    杨安府等观察了皮针加走罐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具体治疗方法如下:走罐法:患者呈俯卧位,用凡士林均匀地涂于患部,然后取一玻璃火罐,用闪火法吸附于患部,沿足太阳膀胱经,在患部来回走罐,直至患部皮肤出现紫红色为止。皮针法:令患者取前屈位,暴露疼痛部位,取30号1.5寸毫针,在疼痛范围内,采用平刺,针刺方向垂直于脊柱,左右交错对刺,针尖在压痛点处,并且使针身位于表皮下清晰可见为度,针刺时要求患者无针刺疼痛感。如果疼痛范围较大,针刺距离上下间隔约2寸左右。然后嘱患者腰部先前屈后伸活动,后左右活动,由轻到重,可留针2~3小时,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所采用的疗效标准如下:痊愈:腰痛、局部压痛、肌痉挛消失,腰部活动恢复正常。显效:腰痛、局部压痛、肌痉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度明显进步。好转:腰痛、局部压痛、肌痉挛减轻,腰部活动度有进步。本组共治疗了32例,其中痊愈20例,显效8例,好转4例。据此认为,皮针加走罐治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消炎镇痛的作用,用该法治疗腰肌劳损疗效满意。
, 百拇医药
    详见《中国针灸》杂志2002年22卷第3期第201页

    中药内外合用治疗骨质增生症

    驻马店市中医院的刘建民等观察了中药内外合治骨质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其采用的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诊断标准。在治疗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本组阳和汤加味,其药物组成如下:熟地30g,炒杜仲15g,川断15g,鹿角胶9g(烊化),炒白芥子6g,麻黄3g,肉桂3g,炮姜3g,甘草3g。在治疗中随症加减:颈椎加葛根10g,威灵仙10g;腰膝加怀牛膝10g,木瓜10g;寒重加细辛6g,附子6g;痛重加醋玄胡10g,土元10g。上方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5剂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2~3个疗程停药观察。并用穴位贴敷法,用白芥子30g,醋玄胡30g,细辛10g,血竭10g,乳香10g,没药10g,共研细末,陈醋调膏贴敷患处,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一般贴2~4小时去药,亦可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决定贴敷时间,如贴后患处舒适,微痒可适当延长贴药时间,但以不损伤皮肤为宜,若贴后局部热辣烧灼感明显,可提前去药,防其烧伤,一般10日贴1次,疗程与内服药同步。对照组用骨刺消痛液(同仁堂生产),每次10ml,每日2次口服,疗程同本组。其采用的疗效标准如下: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关节肿胀、疼痛减轻,活动功能好转。无效:关节疼痛及肿胀无变化。其治疗结果如下:本组60例,治愈37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60例,治愈19例,好转2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0%;本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据此认为,上方补肾填精,强筋健骨,祛风寒湿,化痰逐瘀,中药内外合治骨质增生症疗效满意。
, 百拇医药
    详见《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年第18卷第6期第18页

    中药内外合用治疗颈椎病

    鄄城县中医院的刘保义等观察了中药内外合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在治疗时内服用自拟方,其药物组成如下:熟地、萸肉、山药、枸杞、巴戟天、骨碎补、穿山甲、全蝎、蜈蚣。具体用法为:穿山甲、全蝎、蜈蚣半量,余药等量,共为细末,过百目筛,制成水丸,每次6g,每日2次饭后服,15日为1疗程。外用中药自拟方,其药物组成如下:乳香、没药、川芎、红花、细辛、血竭、蛰虫、白芥子。具体用法为:白芥子120g,余药每味30g,共为细末,分为15包。用自制长15cm,宽10cm白布袋1个,将药物加适量白酒或陈醋,调成糊状,装入袋中压平,颈部用75%酒精消毒后外敷增生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2次,15日为1疗程。敷药后,局部可产生灼热感,以皮肤能耐受为度,若热力不够,可在药袋上面加热水袋。其采用的疗效标准如下:治愈: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显效:大部分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能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有效:部分症状缓解,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无效:治疗2个疗程,症状无缓解。其治疗结果如下:本组86例,经1~2疗程治疗,治愈48例,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9%。据此认为,中药内服补肾治本,外用化瘀治标,中药内外合用治疗颈椎病疗效满意。
, http://www.100md.com
    详见《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年第18卷第6期第16页

    接骨丹胶囊治疗骨折

    宝鸡解放军第三医院的李新田等介绍了接骨丹胶囊的制备方法并观察了其临床疗效。本病种为骨折,在治疗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本组用接骨丹胶囊,其药物组成如下:炙马钱子、川断、炒杜仲、毛姜、麻黄、没药、鹿茸、牛膝、乳香、三七等。接骨丹胶囊制备过程如下:取炙马前子、鹿茸、三七、乳香、没药研成细粉,其余药物水煎2次,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以上细粉混匀,低温干燥,再粉碎成细粉,分装于硬胶囊,即得。每粒重0.5g,相当于生药2.5g。具体用法为:每次3粒,每日2次口服。对年老体弱者可酌情减少剂量,用30~60日。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其治疗结果如下:新鲜骨折疗效:本组226例,患肢消肿6日,临床愈合45例,骨折愈合66例;对照组118例,患肢消肿15日,临床愈合61例,骨折愈合84例,延迟愈合2例,不愈合1例。据此认为,接骨丹胶囊具有较强的滋补肝肾、强筋壮骨、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炎等作用,用其治疗骨折疗效满意。
, http://www.100md.com
    详见《中成药》2002年第24卷第8期第638~639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南通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王旭东、喜新、邵良观察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诊断标准:均符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崔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41)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方法如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5%葡萄糖250ml静滴,日1次;胞二磷胆碱0.5g,加5%葡萄糖250ml静滴,日1次(糖尿病患者改用生理盐水);用尼莫地平每次20mg,日3次口服;西比灵每次5mg,每晚1次口服。本组并用活血化瘀通窍中药,药物组成:法半夏10g,炒白芍10g,茯苓10g,杜仲10g,桑寄生10g,生地10g,赤芍10g,川芎10g,天麻10g,桃仁6g,红花6g,丹参30g,鸡血藤30g,葛根15g。随症加减:伴头痛耳鸣者加白芷、老麝香;伴目眩者加钩藤、决明子、夏枯草;伴呕吐者加竹茹、旋覆花、代赭石;伴脘闷厌食者加白蔻仁、砂仁;心烦易怒者加黄芩、栀子。用法: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14日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疗效标准:显效:症状、体征7日内基本消失。有效:症状、体征7~14日内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结果显示:本组共有60例患者,显效4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也是60例患者,显效26例,有效3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本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证实:本方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及血府逐瘀汤合方,具有祛瘀通窍的功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详见《湖北中医杂志》2002年第24卷第4期第22~23页,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