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性事大全 > 性保健 > 性压抑
编号:10160837
可以对“产痛”说不吗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26日 新华网
    

    2003年3月第 期 总第 期 2003/3/

     自从人类一出现,分娩疼痛就已存在,对于许多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分娩是非常痛苦的,人类长久以来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在医学疼痛指数中,仅次于烧灼伤痛,位居第二位的产痛,是大部分女性一生中最疼痛的经历。但因为难于向外人启齿,常常压抑在心底,鲜为人知。如今,在现代医学的帮助下,一种"无痛分娩"技术可以让中国的准妈妈告别产痛的历史……

    特别声明:新华网“焦点网谈”栏目的文章均为独家专访,任何网站、报刊、电台、电视台未经新华网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 百拇医药
    联系电话:66068671

    66069781转8041

    传真:66069781转8039

    Email-jiaodian@xinhuanet.com

    新华网辽宁频道 策划:陈孟阳 报道:李珍玉 陈光明 编辑/制作:王超 徐如光 审发:焦点网谈栏目组

     相关报道
, 百拇医药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减轻分娩时的疼痛,采取念咒挂符等方法;1660年,韦克首次在分娩期间使用酒精以减轻分娩疼痛;1853年,英国的斯诺·约翰首先用氯仿做分娩镇痛,1857年38岁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接受氯仿分娩镇痛生产,使其得到认可和推广;1880年克里克威兹将笑气用于分娩镇痛,因效果明显后来风靡一时,但因个体差异大,逐渐成为辅助手段;1885年前苏联学者首次在教科书中阐述分娩镇痛;1901年德国人第一次将腰麻用于分娩;1906年在奥地利,吗啡用于产科分娩镇痛;1909年在德国,骶麻用于分娩;1920年低位硬膜外麻用于分娩;1933年英国的妇产科医生迪克·里德提倡"自然分娩法"或称"生理分娩法",反对使用药物,他指出分娩痛是恐惧、紧张、疼痛综合症,是可以靠产妇自身控制的;1939年杜冷丁在德国合成,次年用于分娩镇痛;20世纪50年代初,前苏联开创"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主要内容包括:孕期教育、锻炼助产动作、在各种产程给予指导、精神鼓励和支持。1979年欧洲勒维提出硬膜外麻醉是分娩镇痛的最有效方法;1988年首次报道将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技术用于分娩镇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得到越来越多医生和产妇的认可。目前这一技术成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也是最受欢迎的镇痛方法之一。到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的使用率已达到或超过50%。
, http://www.100md.com
    医护人员为刚出生的宝宝称体重

     中国妈妈生宝宝可以不疼了

    今年一月末,一则关于广州开展“可行走无痛分娩镇痛”的新闻,刊登在全国60多家报纸上。120多位产妇在没有疼痛的情况下自然分娩。“无痛分娩”成为新名词,受到许多人、特别是是准妈妈们的关注。她们多么希望,千百年来中国女性必须经历的痛苦,能在现代医学的帮助下永远成为历史.

    “真是太棒了,比我第一次忍着疼生孩子强多了!”回忆起“无痛分娩”的经历,35岁的美籍华人吴女士说:“医生一直都陪在我身边,每当我觉得疼的时候,他都会立刻给我用药,几秒钟马上就不疼了,一直到孩子出生。就像喂我喝水一样,随时随刻。我觉得特别放心。”
, 百拇医药
    “不痛,那种安静地等待与孩子见面的感觉真是一种幸福。”在北京空军总医院接受完“无痛分娩”喜得龙子的贾女士说,在入院之前,我对“无痛分娩”技术一无所知,医生决定让即将做母亲的我感受一下疼的滋味,再接受无痛分娩。在经历了第一次宫缩之后,我的心疼得都揪了起来。接下来,医生为我连接了“无痛分娩”的管子,在这之后到生产结束的6个小时里,我完全没有疼痛、在心情愉快、身体感觉舒适的情况下产下了宝宝。

    吴女士和贾女士所用的是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推广20余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些医院将“无痛分娩”正式列为研究课题,广东、上海、北京、四川、江苏、河北、湖北、福建等省市医院纷纷开始了人性化的分娩镇痛服务:开办孕妇学校,设置家庭式产房,产妇可以参与生产方式和过程的决策,丈夫或其他亲人全程陪伴,助产式一对一全程护理、生过孩子的志愿者“导乐”陪产,采用药物或非药物镇痛等,使产妇感受到更温暖的人文关怀。

    缪女士是江苏昆山市第一医院第一位选择硬膜外“无痛分娩”的女性,她说:“我非常幸运,能享受到无痛分娩技术,我是带着微笑看着自己的宝宝来到这个世界的。而且,两个小时后,我是自己走进病房的。我真的感谢医生,对于我们产妇,这是件大好事。”
, 百拇医药
    2000年以来,已有数千名中国女性选择了这种镇痛方法自然分娩,集中在大中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且知识女性和白领女性居多。

    

    医生为孕妇做产前检

    刚出生的宝贝在恒温箱里享受呵护
, 百拇医药
    为刚出生的宝贝做保健护理

    母子平安

     生育疼痛指数仅次于烧灼伤痛

    在医学疼痛指数中,产痛仅次于烧灼伤痛,排在第二位。产痛是大部分女性一生中经历的最疼痛的事,但因为难于向外人启齿,常常压抑在心底,鲜为人知。

    “生孩子的疼,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说能忍那是瞎掰,到时候罪还得你受。”提起生孩子的痛苦,十几年前的经历仍让童老师记忆犹新:“整个人要被孩子撑得撕裂了,腰就像被压断了。我想逃,但不可能逃,只能喊,一天一夜,我以为自己熬不到天亮呢。”
, 百拇医药
    常年从事助产士工作的王女士说:“分娩的疼痛是无法想象的。我以前看许多人疼得直喊,以为自己肯定能忍,结果真的受不了,那种疼不是能用理智控制得了的。”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产痛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痛而忽视,也有人把它称作“好痛”,认为疼痛对孩子有好处,可以增进母子感情。可是,大多数孕妇,特别是初产妇,对即将来临的产痛充满了恐惧。

    据中华医学会一份统计显示:对于分娩疼痛,约6%的初产妇感觉轻微疼痛,约50%的初产妇感觉明显疼痛,约44%的初产妇感觉疼痛难忍,甚至“痛不欲生”;有些产妇因此被激怒、疼得从产床上蹦下来,或者破口大骂,不仅对母子十分危险,而且也增加了医生与患者的矛盾。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显示,剧烈的产痛对母子都没有好处,可导致胎儿窘迫和酸碱平衡紊乱,会使产妇血压上升、子宫血流量逐渐减少,还可能引起宫缩异常甚至难产。
, http://www.100md.com
    因为惧怕疼痛,许多产妇主动放弃了自然分娩,而是选择了风险很大的剖腹产,成为中国剖腹产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李女士说:“剖腹产是我自己选择的,就是怕疼。因为医生没有办法帮你不疼。分娩前一天晚上,我听到外面狼嚎一样的喊叫,吓死我了,更坚定了我的决心,说什么也不自己生了。”

    据中华医学会一项统计,在主动要求剖腹产的产妇或家属中,58.1%是因为怕疼,而认为对自己有好处的仅有2.8%。

    北京和睦家医院的创办者李碧菁说:“我最开始想要创办和睦家医院,就是因为看到中国医院对产妇的关爱太少了,有些痛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那是完全不同的经历’,我希望借此推广美国‘产程关怀’的理念。”

     硬膜外无痛分娩得到世界最广泛应用
, http://www.100md.com
    “无痛分娩”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医学上也称分娩止痛或镇痛,通常是多种镇痛方法的统称,分为精神心理支持、非药物镇痛以及药物镇痛,有时也专指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

    北京和睦家医院麻醉师阴波博士说:“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也是大家最认可的方法就是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它是一种椎管内阻滞麻醉镇痛的方法。因为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它的效果最确实,医生可以控制。”

    医护人员对术后产妇进行细心问询

    硬膜外无痛分娩技术通过一根微细导管置入产妇背部腰椎硬脊膜外侧,随产程连续滴注微量止痛药物,先阻断最敏感感觉神经,但不阻断运动神经,在不痛的同时还可以下地走路,并且一直处于清醒状态。
, 百拇医药
    他说:“这种技术不是新的,20世纪60年代就用在手术止痛,只是后来才被用在自然分娩。剖腹产手术的麻醉也是一样的方法,只是无痛分娩麻醉的浓度和剂量都要小得多。剖腹产的使用浓度约为2%,剂量15-20毫升,‘无痛分娩'的使用浓度为0.1%-0.5%,剂量约2-10毫升。所以,单从麻醉的角度讲,‘无痛分娩'麻醉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比剖腹产麻醉的影响要小。”

    不过,这种麻醉分娩镇痛方法也是有风险的。从理论上来说,麻醉可能出现药物过敏、穿刺不当可能有损伤或头疼,使用药量存在个体差异,过量可能影响宫缩、下肢不能走动等,而且它有适应症,脊柱畸形、血小板过低、有严重心脏病等都不能使用。但对于专业麻醉师来说,避免这些意外是必须的职业要求。

    据一项统计,在使用这种镇痛方法的产妇中,85%感觉完全无痛,12%有不同程度的缓解,3%失败。

    在西方发达国家,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已成为一种常规医疗服务。通常情况下,产妇到医院生孩子,会有两位医生接待她,一位产科医生,一位麻醉师,还有全程陪护的助产士,他们共同帮助产妇平安生产,并最大限度地减轻产妇痛苦。
, 百拇医药
    “当然,无痛分娩也不是强迫的,”和睦家医院产科医生莫顿博士说,“无痛分娩是产妇的一种选择。当产妇疼痛需要帮助时,医生会建议她‘无痛分娩’,然后由产妇决定。目前,美国和加拿大使用无痛分娩的产妇为50%。”

    人们从发现、认识到接受这种新方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1979年,欧洲勒维最早提出硬膜外麻醉是分娩镇痛的最有效方法。1981年,美国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使用率为22%,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临床实践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技术安全性的信任,以及对医生操作的信心不断增加,1992年增长到51%。法国从1980年的10%增加到1996年的76%。

    莫顿医生说:“客观地讲,婴儿的安全与母亲的平安、痛苦少是有冲突、有矛盾的,医生的任务就是确保母子平安、并尽最大努力减轻痛苦。这个平衡点就要求医生既要有技术,又要有责任心。”

    1992年美国妇产学院分娩镇痛委员会提出:“分娩导致许多妇女剧烈的痛苦,而这种痛楚往往被人们视为‘正常的过程'而被忽略,产妇剧烈的痛苦理应引起人们对分娩镇痛的重视。关于分娩镇痛方法的选择,应尽可能避免对胎儿的影响并不影响产程。”
, 百拇医药
     中国分娩镇痛方兴未艾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精神性预防无痛分娩”被引进中国,90年代各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分娩镇痛,现在很多医院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宗旨,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正成为妇幼医院努力的方向。

    医护人员与产妇及家属结下深厚的感情
, http://www.100md.com
    目前在我国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精神心理支持、非药物镇痛以及药物镇痛三种形式。

    “产前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教育,”北京妇产医院范玲主任说,“产妇的疼痛首先来自对分娩知识不了解所产生的恐惧,所以要事先讲解从怀孕到分娩的整个过程,树立信心,消除恐惧。”

    丈夫及其他亲人陪产,助产士一对一陪产,以及有过生育经历的志愿者“导乐”陪产,是妇幼医院开展相对最多的服务项目。丈夫的全程陪护,使他亲眼目睹了妻子生产的全过程,体会到了妻子的辛苦,让产妇感到莫大的安慰和支持,而医务人员不再因下班而换人,让产妇觉得更有保障并受到尊重。

    笑气间断吸入,也是现在常用的一种麻醉镇痛方法,早在20世纪40年代,笑气镇痛曾风靡一时,它对50%的产妇有明显镇痛作用,但因个体差异大,少部分人无效。

    此外,目前我国妇幼医院常用的镇痛方法还有:呼吸配合、指压按摩、针灸、水针、韩氏镇痛仪、安定类药物镇静、肌肉注射度冷丁、宫颈旁阻滞麻醉、硬膜外阻滞镇痛、猪网膜下腔镇痛、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可行走硬膜外镇痛、骶管麻醉镇痛等。
, 百拇医药
    2000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在全国9家医院开展“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科研项目,减少不必要的医学干预,以多种方式进行分娩镇痛,支持自然分娩。在3400多例实验中,自然分娩转成剖宫产率临床对比减少了20%,仅此一项为国家节省医疗费500万元。

    目前,北京妇产医院的分娩镇痛已达100%,丈夫陪产达70%,并可参加剪脐带;北大医院已有1300多位产妇用硬膜外“无痛分娩”顺利地生下宝宝,占产妇总数的40%。

    但从总体而言,中国的分娩镇痛率不足1%,生产镇痛还属于特殊服务,不是常规措施,而且仅限于城市。医生一般不向产妇事先介绍镇痛措施,一些医生还抱着“产痛可以忍”的观念,不愿“娇惯”产妇。因此在绝大多数医疗机构,产妇可以选择的只有剖腹产和没有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分娩。

     硬膜外无痛分娩在中国备受争议:违背自然规律?还是人文关怀?
, 百拇医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一些医务工作者就开始研究和尝试麻醉镇痛用于无痛分娩的方法,但时至今日,真正开展这项服务的寥寥无几,据了解,广州、上海等城市的一些医院大部分已经半路夭折。这项无痛分娩的新技术在中国遇到了很大分歧。

    首先,在医学界存在很大争议。中华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项小英说:“国际卫生组织不主张一切麻醉技术用于自然分娩,包括硬膜外无痛分娩。因为生产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麻醉本身有风险,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学干预,回归自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一位妇产科主任说,经过世界20多年临床实践,这种无痛分娩方法确实可以安全有效地减少产妇的痛苦,是用现代医学技术支持自然分娩。其实质是一种人文关怀,这是医疗护理理念进步的体现。

    此外,在世界医学界,的确存在一些争议。如这种技术是否会增加剖腹产率、是否会影响母乳喂养、是否会引起并发症等,但截至目前,没有定论。
, 百拇医药
    “观念是主要问题”,北大医院医生曲元说:“人们一开始不太容易接受麻醉,但很多人怕疼会选择剖腹产。”

    在我国,长期以来社会及医务人员对于产痛大都习以为常,认为本该如此,产科有句名言“产痛是不会死人的”,至今仍有不少医生在做侧切保护的时候不打麻药。所以通常不会想到应该找办法减轻产妇痛苦。

    此外,我国麻醉师不足也是原因之一。辽宁鞍山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谢贵珠介绍说:“1992年,医院将‘简易骶骨麻醉注药用于分娩期镇痛’作为科研课题,并最早得到中华医学会的承认,但因为产科不常设麻醉师,需要临时借用,没有坚持下来。当然,还有医生抱怨产妇太多,忙不过来。去年末,全国产妇扎堆生孩子,所有产科医生都在加班,有的一个月值了10个夜班。

    更多老百姓还是更关心无痛分娩的安全性。网络编辑王小姐说:“谁都想自己生孩子可以不疼。但无痛分娩在中国还是个新技术,大家对它心里没底,所以希望听一听医生的说法。我觉得现在应该是让大家客观地了解它,而不是简单的说好或不好。”

    社会学者戴文说:“医学是对人整个生命过程的关照和保护,它应该是积极的,是为了更加健康更加愉快地生活,以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中国社科院婚姻家庭及性学研究所李银河说:“女性在人类自身生产中承担了大多数责任,她们在分娩过程中的感受、权利和幸福应当得到医生及全社会的关注。为产妇减轻痛苦,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是一种生育文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