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内 科 >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编号:10161559
尼克酸缺乏病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尼克酸缺乏病又叫烟酸缺乏病(nicotinic acid deficiency),也称糙皮病。临床上以皮肤、胃肠道、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本病的发生与尼克酸的摄入、吸收减少及代谢障碍有关,尤其在以玉米等谷类为主食,又缺乏适当付食品地区,有时可以地方性疾病表现。本病同时可有色氨酸和其他维生素的缺乏。在消化道吸收障碍和慢性消耗性疾病中,例如类癌综合征等也可见到。

    尼克酸或尼克酰胺又名烟酸或烟酰胺,尼克酸是二个辅酶即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I、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辅酶Ⅱ、NADP)的前体。尼克酸被组织吸收后,组成细胞内重要的辅酶NAD和NADP,二者参与体内很多氧化还原反应,包括葡萄糖酵解、丙酮酸盐代谢、戊糖的生物合成和脂肪、氨基酸、蛋白质及嘌吟的代谢。

    尼克酸和尼克酰胺由小肠吸收。正常情况下饮食中大约1.5%色氨酸被转化为尼克酸,其反应如图131所示。
, http://www.100md.com
    在孕妇和口服避孕药者此转化率可提高,可达普通人的3倍。上述转化率受一些激素和营养素的调节,吡哆醇(VitB6)和核黄素(VitB2)的缺乏会降低色氨酸向尼克酸的转化,而影响此代谢途径。尼克酸存在于所有细胞中,仅小量能储存在体内。体内尼克酸吸收的能力大约每天3~4克,其代谢产物,特别是N-甲基烟酰胺(NWN)和2-吡啶在尿液中被排泄。成年男性尼克酸的每日需要量为15~19mg,成年女性为13~15mg。色氨酸来源于动物的蛋白质,如肉、牛奶和鸡蛋等;蔬菜蛋白也提供色氨酸,但其含量比动物蛋白低。其他食物中含量如表10-15所示:

    表10-15 各种食物中尼克酸当量的含量

    食物

    尼克酸mg/1000Kcals

    色氨酸mg/1000Kcals

    尼克酸当量/1000Kcals
, 百拇医药
    牛奶

    1.21

    673

    12.4

    人奶

    2.46

    443

    9.84

    牛肉

    2.47

    1280

    46.0

    鸡蛋
, http://www.100md.com
    0.60

    1150

    10.8

    咸肉

    1.15

    61

    2.17

    面粉

    2.48

    297

    7.43

    去壳谷类

    1.83
, 百拇医药
    70

    3.00

    谷类

    4.97

    106

    6.74

    【发病机制】

    尼克酸缺乏病或糙皮病常见原因如下:①摄入过少:主要见于以玉米为主食者,这是因为玉米所含尼克酸大部分是结合型,未经分解释放不能为机体利用;另外玉米蛋白质缺乏色氨酸;②酒精中毒;③胃肠道疾患包括各种原因的长期腹泻、幽门梗阻、慢性肠梗阻、肠结核等;④药物:指可干扰尼克酸代谢的药物,常见的为服用大量异烟肼,后者可以干扰吡多醇作用,而吡哆醇则是色氨酸通过尿胺酸、烟酰胺代谢途径中的重要辅酶;某些抗癌药物,特别是6-巯基嘌呤长期服用也可导致本病;⑤先天性遗传性Hartnup′s病可以因为小肠和肾小管输送色氨酸和几种其他氨基酸的缺陷而导致;⑥类癌综合征由于大量色氨酸转变为5-羟色胺,不能作为合成尼克酸的前体。
, http://www.100md.com
    【临床表现】

    尼克酸缺乏患者在早期阶段临床表现可不明显,往往有食欲减退、倦怠乏力、体重下降、腹痛不适、消化不良、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非特异性病征。当病情进展时,可以出现较典型症状表现为夏秋季日光照射时发作,有时也可因辐射及皮肤物理性损伤而诱发。

    (一)皮肤 皮炎为本病最典型症状,常在肢体暴露部位对称出现,以手背、足背、腕、前臂、手指、踝部等最多,其次则为肢体受摩擦处。急性者皮损初起时颜色绯红发痒,甚似晒斑,但与周围皮肤有一清晰界线,边缘略高起,中心部病损较著;其后肤色迅速转变为红褐色,有明显浮肿,可伴有疱疹及表皮破裂,形成渗出创面,易诱发继发性感染。病情好转时浮肿及红色可渐退,痊愈时有大块脱皮,其后出现新生的粉红色皮肤增厚;也可变薄呈萎缩状,边缘有色素沉着。

    慢性病例浮肿较轻或不显著,但色素沉着更深,在易受磨损处如肘、指节、膝等部位的皮肤往往增厚,呈角化过度,肤色棕黑,与其周围不同,并有干燥、脱屑现象。另一表现为小腿前部及外侧有鱼鳞样皮肤变化,甚似其他慢性营养不良表现,病变部位常有色素沉着。
, http://www.100md.com
    (二)消化系统 以舌炎及腹泻最为显著。

    1.舌炎 早期舌尖及边缘充血发红,并有蕈状乳头增大。其后全舌、口腔粘膜、咽部及食道均可呈红肿,上皮脱落,并有表浅溃疡,引起舌痛及进食下咽困难,唾液分泌增多。患病较久时舌乳头萎缩、全舌光滑干燥似牛肉样,常伴核黄素缺乏的口角炎。

    2.腹泻 早期多患便秘,其后因消化腺体、绒毛的萎缩及肠炎的发生常有腹泻,大便呈水样或糊状,量多而有恶臭,也可带血,如病变接近肛门可出现里急后重。腹泻往往严重和难治,可合并吸收障碍。

    (三)神经精神系统 早期神经精神症状较轻,可有头昏、眼花、烦躁、焦虑、抑郁、健忘、失眠及感觉异常等表现,但之后可进展到神经错乱、定向障碍、癫痫发作、紧张性精神分裂症、幻觉、意识模糊、谵妄,甚至导致死亡。周围神经炎的症状如四肢麻木、烧灼感、腓肠肌压痛及反射异常等均可出现。有时有亚急性脊髓后侧柱联合变性症状,可能与其他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但本病与脚气病有所不同,本病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后者以周围神经为主。
, 百拇医药
    其他症状女性可有阴道炎及月经失调、闭经;男性排尿时有烧灼感,有时性欲减退。

    本病常与脚气病、核黄素缺乏病及其他营养缺乏病同时存在。

    【实验检查】

    (一)尼克酸的尿代谢产物测定 尼克酸的在尿中代谢产物为N-甲基烟酰胺(NMN),其在尿中的水平过低为诊断尼克酸缺乏的重要证据。正常成人如果24小时尿NWN的排泄低于0.8mg/d可确诊为尼克酸缺乏,低于24mg/d作为低下状况。

    (二)红细胞NAD的浓度 红细胞中吡啶核苷酸NAD浓度可作为尼克酸减少的敏感指标。红细胞NAD和NADP比值<1.0者大多提示有尼克酸缺乏症。

    (三)贫血 程度依病情轻重而有不同,重者红细胞计数可在2.00×1012/L以下。贫血类型可以是低色素小细胞型;也可是正常细胞型或高色素大细胞型,后者可能与叶酸缺乏有关。
, http://www.100md.com
    (四)胃酸 常低下,约半数患者在组胺刺激后胃酸仍缺乏。

    (五)小便检查 有时可发现蛋白及管型,并可有血卟啉尿。

    (六)胃肠道X线检查 可发现小肠功能及粘膜形态的改变,与其他营养缺乏症引起的胃肠道异常表现者类似。

    【治疗说明】

    增加膳食中此营养素的含量,为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根据我国实验研究表明,玉米粉中加0.6%的碳酸氢钠经烹煮后,结合型的尼克酸可转化为游离型而易为人体利用。在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推行此措施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

    如本病已发生,可采用下列治疗措施:

    (一)饮食 进食含尼克酸和色氨酸丰富的食物。
, 百拇医药
    (二)尼克酸治疗 常用50~250mg尼克酸或尼克酰胺,分次口服,通常治疗反应甚显著,患者在开始治疗的几天中症状就可有明显的改善,然后给维持量,同时注意饮食中的补充。治疗糙皮病的剂量范围也适用于Hartnup′s病和类癌综合征的尼克酸缺乏。

    (三)对症治疗 有口腔炎者应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漱口,避免继发感染,并给予软而易消化食物,症状明显者可予维生素B2口服。腹泻剧烈时可予止泻剂,如有感染应同时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有皮炎者应避免日光照射,并作局部处理,及精神症状者的对症治疗。

    (四)原发或相伴疾病的治疗 亦颇重要,并需注意其他营养缺乏情况,特别是其他B族维生素缺乏症,应同时予以治疗。附:尼克酸过剩和毒性

    大剂量的尼克酸被用来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偶然用于其他用途。当剂量≥3~6g/d,会出现毒性表现,引起组胺的释放,外周血管扩张和面部潮红(在治疗一些日子后潮红往往不再发生,或在烟酸剂量前先服一片阿斯匹林常可改善潮红)、皮肤干燥、瘙痒、色素沉着增加、胃肠功能紊乱,也可加重哮喘发作,引起血清尿酸和空腹血糖升高,大剂量也能引起肝脏的毒性反应,包括胆汁郁积性黄疸。

    有些迹象证明,缓释烟酸胶囊可能比结晶烟酸更具毒性。,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