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内 科 > 感染与传染病学
编号:10162228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腹泻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为感染性腹泻或食物中毒的病原之一,近年来发现在免疫缺陷者中偶可引起全身感染,包括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急性胆囊炎、关节炎及眼炎。

    【病因】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呈单或双链状,具2~7根鞭毛,电镜见表面有伞样结构,代表O抗原。本菌繁殖在30~37℃麦康凯或SS培养基上,产生微隆起的光滑菌落。根据其O抗原的差异及H抗原群,目前已分成40个血清型。

    【流行特征】

    此菌已自许多国家的急性腹泻病人和健康人粪便中分离出来,包括墨西哥、巴西、刚果、日本、印度、英国、美国、加拿大、古巴、德国、意大利等。在河水、海水、鱼类、狗和猫粪便中存在。水源污染后可发生水型传播。第一次类志贺毗邻单胞菌腹泻于1973年发生在日本大阪,由水源传播,先后共978人发病。此后其他国家报道有流行或散发发病,以夏季及温暖季节发病为多,与环境污染有关。

    【发病机制】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产生肠毒素,为一种霍乱样毒素,作用于肠壁,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使小肠分泌增加,引起腹泻。

    【临床表现】

    可由无热轻度腹泻至高热重型腹泻,伴腹痛、头痛。粪便呈稀水样,每日3~10次,可带粘液及脓。病程2~3d。

    表现食物中毒症状者以腹痛、呕吐及腹泻为主,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类似,多数有发热。

    在日本大阪发生的一次流行性类志贺毗邻单胞菌肠炎中的症状为腹泻(88%)、腹痛(82%)、发热(38℃,22%)、头痛(13%),粪便大多为水样便,或呈粘液便。

    此外,少数报道有引起重型胃肠炎、急性结肠炎或霍乱样腹泻者。

    【治疗说明】

    轻症不治自愈。腹泻次数多且伴失水者,可予口服或静脉补液。本菌产生β-内酰胺酶,故对氨苄西林耐药。口服庆大霉素、氯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等有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