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儿科
编号:10163242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周围血中粒性细胞数量变化取决于骨髓粒细胞的生成、释放至血液以及粒细胞的破坏失衡。

    粒细胞增多的原因:①骨髓中储存的粒细胞释放入血液增多,或边缘池的粒细胞转移至血循环中;②血液中的粒细胞寿命延长,移行至组织中的粒细胞减少;③粒系定向干细胞自复制增加,从原始粒细胞至晚幼粒细胞增殖期缩短。

    急性一时性粒细胞增高可见于剧烈运动、感情激动、恐惧或注射肾上腺素后,这是由于边缘池内的粒细胞进入血循环中。在应用糖皮质醇类激素如强的松等导致的粒细胞增多,可于用药后4~24小时出现,由于部分骨髓中储存的粒细胞释放至血循环和边缘池中的粒细胞进入血循环所致。由于感染所致的粒细胞增多,是由于骨髓中储存的粒细胞大量释放至血循环。

    慢性粒细胞增多可能由于持续的刺激作用,骨髓产生粒细胞增多;也可由于对GM-CSF的抑制因子增加所致。可见于长期应用糖皮质醇、慢性感染或长期精神抑郁。

    小儿时期中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全身细菌感染,尤以球菌感染时,不但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核左移。儿童时期对感染等的反应较成人强,尤其是婴儿周围血中很易出现不成熟的粒细胞。若白细胞增到50×109/L(50000/mm3)以上,并有核左移,称为类白血病反应,需与婴儿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鉴别。后者白细胞碱性磷酸酶降低,而类白血病反应升高。

    风湿热、全身起病的类风湿病,都可出现明显的粒细胞增多。某些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昏迷、氮质血症、肝功能衰竭等亦可见粒细胞增多。

    慢性溶血性贫血、出血、输血反应、脾切除后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疾病可合并粒细胞增多。,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