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儿科
编号:10163509
粘连性肠梗阻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肠袢间、肠袢与其他脏器、腹膜间有粘连或索带压迫而导致的肠腔不通,是小儿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约占各种类型肠梗阻总数的20%~30%。

    【病因】

    粘连和索带的形成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粘连及索带包括胎便性腹膜炎后遗粘连、肠旋转不良索带、美克尔憩室残留索条等。后天性包括手术后遗粘连、肿瘤浸润性、结核性粘连及腹膜炎后遗粘连,在此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即可产生梗阻。粘连可由以下因素引起。

    1.损伤 腹膜肠壁受机械性刺激如手术创伤、温湿度变化,手术中使用化学药品等的刺激均可引起粘连。

    2.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炎症性粘连,如慢性结核性腹膜炎,炎症过程中同时产生粘连,急性化脓性局限或弥漫性腹膜炎后遗粘连。
, 百拇医药
    3.异物刺激性粘连 如腹腔内出血、胆汁、胎粪及其他药物、肿瘤刺激引起的粘连。

    【临床表现】

    ①腹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腹痛的产生主要由于肠管阻塞近端肠腔扩大和肠壁强烈收缩所致。绞窄性肠梗阻发病初期腹痛非常急剧,个别病儿可早期出现休克。腹痛同时伴有呕吐,开始是因为腹膜与肠系膜的神经受刺激反射引起,继而则因肠道梗阻,肠内容物逆流而致反复呕吐,高位梗阻出现呕吐早,为绿水,低位出现呕吐较晚,内含粪便。②腹胀:高位梗阻仅上腹胀,低位腹胀较明显。可见肠型及肠蠕动波,听诊肠鸣音亢进呈金属音或气过水音。③不排便:梗阻最初可排出积聚在梗阻远端的大便,以后则不再排便排气。因呕吐频繁、损失大量消化液、加之发烧不能进食,病儿逐渐出现脱水酸中毒。绞窄性肠梗阻一开始脱水症状就较严重。

    少数病儿腹腔内粘连广泛,肠管长期受粘连约束,临床上可出现慢性部分性单纯性肠梗阻。经常反复发生腹痛、呕吐,有时出现腹胀,1~3天后自愈。发作时腹部可见宽大肠型及蠕动波。偶而也会突然出现完全性肠梗阻,即慢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急性发作。
, 百拇医药
    实验室检查:一般白细胞轻度增高,有中性核左移现象,若有肠坏死时,白细胞可以很高。血生化表现为低张性脱水。

    【病理变化】

    粘连形成的病理变化是一致的。初期均由于保护性炎症反应,大量纤维蛋白元渗出,变成纤维蛋白后沉积在腹膜及肠浆膜上,形成松软的广泛肠袢间纤维蛋白性粘连。此种粘连物质呈浆糊状,可以轻轻分开,不损伤肠浆膜,一般多数不引起梗阻。轻伤时在炎症消退后,此种纤维蛋白膜大部分被吸收,受伤严重,纤维蛋白膜吸收不全逐渐生成胶原纤维而形成纤维性膜式粘连。经过肠管的蠕动,使剩余的纤维性粘连膜被牵拉破裂而遗留下索带式粘连,就成了以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发病基础。总之腹腔内粘连的产生、吸收与个体因素有关,个体差异性很大,但粘连的发生仍与损伤的程度、异物的多少、物理刺激的强度、腹腔内应用抗生素药物的浓度、细菌的毒力数目、局部血液循环等情况有关,刺激愈强,产生的粘连愈多,全身营养不良、低蛋白,吸收修复越长,甚至不能吸收而形成永久性后遗粘连。
, 百拇医药
    在粘连存在的基础上,任何原因引起肠管蠕动亢进、寒冷、高烧、暴饮暴食等均可诱发急性肠梗阻的发作。梗阻近端肠袢膨胀,肠腔内充满气体与液体,梗阻点以下的肠袢空瘪缩小而无气体。若局部肠管血循环受到障碍时很快出现肠管坏死,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及中毒性休克。少数也可在梗阻近端或坏死处穿孔。

    【诊断说明】

    1.凡病史为阵发性腹绞痛与反复呕吐、吐物为黄绿色液体,甚至为粪汁样,摸到肠型及听到高亢肠鸣音,即可诊断为肠梗阻。若有腹腔内感染、外伤及手术史等,应考虑为粘连性肠梗阻。

    2.腹部X线透视及平片 可见小肠充气有张力及液平面。结肠不充气,钡灌肠见结肠瘪缩无气,即可确诊为完全性机械性小肠梗阻。

    3.腹腔穿刺 抽出血性腹水多为绞窄性肠梗阻。

    【治疗说明】
, http://www.100md.com
    粘连性肠梗阻病儿手术后腹腔内粘连会更增加,再发生肠梗阻的机会随手术次数的增加而加多,故应先行非手术疗法。

    1.非手术疗法 凡诊断为广泛粘连性、慢性部分性、单纯性肠梗阻多采用非手术疗法,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有全身中毒症状与局部压痛紧张或腹水的出现,立即进行手术。

    (1)禁食:胃肠减压,从鼻孔插入十二指肠引流管、持续抽吸胃肠分泌液及吞入的气体,以减低梗阻近端肠管内压力,使受压、曲折的肠管随蠕动而自然缓解,恢复至本次发作以前的粘连状态。

    (2)输液:矫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输血、改善一般情况。

    (3)抗生素疗法:消除因肠梗阻而使肠管内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中毒。

    (4)中医疗法:祖国医学称肠梗阻为肠结。治以通里攻下、利水消胀法,常用大承气汤加减。处方举例:大黄9g、厚朴6g、芒硝6g、枳实9g、莱菔子15g、桃仁9g、赤芍15g,如肠腔内渗液多者,加用甘遂末。每次0.5~1g冲服。
, 百拇医药
    (5)灌肠疗法:可用1%盐水灌肠,也可用上述中药第二煎作保留灌肠以达到刺激肠蠕动的作用。

    (6)保守观察:可自胃管灌入钡糊,观察其下行后肠梗阻近端肠管的形态、分布、活动程度。鉴别是完全性还是部分性肠梗阻,并可进一步观察梗阻远端的部位,有利于必要时选择手术切口之参考。

    2.手术疗法 保守观察治疗的病人如有以下指征即应中转手术:①中毒症状加重、脉搏、呼吸加快、体温上升、脱水不能纠正或不稳定。②腹胀加重、腹肌出现紧张、压痛,在保守观察中有进展。③腹腔穿刺,腹腔渗出液镜检有脓细胞或红细胞。④服钡后,钡剂不能下行,或长期固定一处不变。手术具体方式根据当时病儿具体情况及病理变化决定,可作单纯粘连分离,肠切除吻合或外置造瘘,Ⅱ期吻合术。

    【预后说明】

    预后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密切关系,一般单纯性肠梗阻病人在矫正脱水酸中毒后,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绞窄性肠梗阻则取决于坏死肠管的范围。一般抢救及时均可挽回生命。如果后遗超短肠(小肠剩余不足40cm)预后较差。, http://www.100md.com